浅析航天企业原创性和前沿性领域研发管理模式创新
2019-01-12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我国航天事业从起步阶段至今,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我们深知关乎国家经济命脉和科技发展的战略性高技术是要不来、换不来、买不来、等不来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建设航天强国”摆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安排的突出位置,对航天事业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航天企业面对新时代的重任,需要进一步加强原始创新,有效识别原创性和前沿性领域创新工作的特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完善研发管理模式,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创新研发活力,加快创新、创造的步伐,牵引、带动我国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原创性和前沿性领域研发管理的难点
航天领域的原创性、前沿性技术一般代表着专业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和未来最新方向,大多涉及跨专业、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具有技术难度大、研发周期长、投入要求高、应用转化难等特点,对研发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一方面,随着宇航型号发射任务量的逐年剧增,很多航天企业都面临着 “保成功”的巨大压力,迫使企业内部的人才队伍、经费投入、政策支持等优势资源向型号任务倾斜;另一方面,在市场的带动下更多的科研机构加大了在宇航领域的投入,上级机关和国家部门的创新支持渠道政策也正在向开放化转型,促使业内同行竞争态势逐年递增,国拨项目立项的难度加大。
在内、外环境的共同作用下,航天企业在研发管理中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一是不能及时、准确识别前沿技术方向,原始创新的内生动力不足。受制于传统的组织模式,航天企业长期以来更加关注技术工程化实现,对于基础研究、新技术发展的持续跟踪和敏感性不够,尤其缺乏对颠覆性技术、拦截性技术的研究力度和管控机制,极易造成可持续发展受限。同时,研发与型号队伍不延续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单位的基层研发技术岗位待遇明显低于型号产品设计岗位,晋升通道不畅,造成创新氛围不佳。
二是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缺乏协同创新机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应对原创性、前沿性技术领域多学科和专业融合攻关难点,航天企业自身无法在科学机理问题研究阶段投入大量资源,因此产学研合作模式已成为航天企业的共同选择。然而,尽管很多航天企业都与科研机构、高校之间建立了战略合作联盟关系,但在市场模式的制约下成果共享的利益分配机制问题日益凸显,这将对技术攻关的进度与程度造成直接影响,同时可能制约国拨项目申报的竞争力,对于研发周期长、成果见效慢的原始创新极为不利,最终导致技术攻关无法持续推动,因此对研发管理提出了多元化、机动化、差异化的转型要求。
三是技术攻关成果转化难,制约了接续创新的开展。前沿性技术突破后,由于传统的领域分工以及队伍不延续等体制制约,工程实现阶段不能凝聚内部共识,资源无人落实、无法落实,型号“两总”也不敢选用新技术、新产品,无法充分发挥航天企业“上天验证”的先天优势,导致新技术推广受限,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研发人员的工作热情,进一步滞缓了前沿性战略领域的拓展步伐。
二、原创性和前沿性领域研发管理实践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作为空间技术开发和航天器设计、研制的主要力量,多年来一直坚持运用系统工程的理念和模式进行科学管理,在信息获取与处理、微纳光电、能量转换、材料与机械、量子、导航、航天群智能、空间天文新兴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重大突破,在国际空间技术创新高地树立起脉冲星导航、空间太阳能电站两大标杆,形成对多学科交叉、多专业领域融合的系统级牵引和整体辐射带动,凝练形成以顶层牵引、组织支撑、深度挖潜、机制托底为主要内容的原创性、前沿性技术领域创新管理模式。
1.顶层牵引
研究院着眼全局,加强对原创性、前沿性技术创新项目和研究方向的顶层甄选,树立目标导向原则,按照“前瞻性、广泛性、牵引性”标准,从严、求实、精选研究方向。实施重点创新领域和方向滚动式策划,每年年初在梳理完成战略谋划、战略前沿技术等重点创新方向的基础上,采取责任到人、动态调度、统筹推动的方法,建立起创新孵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控机制。
2.组织支撑
研究院以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为龙头,所属数10家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为支撑,运用扁平化管理模式广泛凝聚起全院上下的创新合力,并与国内外近百家高校、科研机构、航天企业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搭建起集智攻关、协同创新的联盟。此外,研究院主动出击,促使国防科工局国防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系统发展研究中心等平台落户研究院,逐步构筑起原始创新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生态圈,如图1所示。
3.深度挖潜
在加强单位层面创新力度的同时,研究院积极响应李克强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立足内部深度挖潜,鼓励员工自主创新,并着重加强对自发性员工创新团体的引导、协助、帮扶,建立了研究院研发创新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平台,对各类民间创新协会进行全流程管控,加速对前沿性技术的捕获和跟踪,助推优质科研项目的科学孵化,有效发挥出民间创新组织“小、快、灵”的特点,实现了对多学科、多专业交叉领域原始创新的有力补充。例如,研究院首家民间创新组织——空间信息网络研究协会,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注册成员就突破60人,孕育产生了多个重点项目,获得近700万元的研发经费。
图1 构建原始创新生态圈
4.机制托底
研究院以“CAST创新基金”为依托,每年拿出1000 多万元产学研合作经费和境外联合创新经费,专项支撑原创性、前沿性研发项目,不断健全倾向原创新、前沿性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针对战略研究、系统研发、前沿技术等不同业务特点,定制个性化考核指标,并设立常态化奖励基金,重奖有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如2017年1月研究院专门发布院长特别奖励基金50万元,对创新人员进行奖励。此外,研究院还完善了各单位积极争取军委科技委、科技部、自然基金委等国家项目支持的管理力度。
三、加强原创性和前沿性领域研发管理的探索
“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航天企业新时代的重要使命,而空间技术领域的原创性、前沿性技术创新项目不仅代表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更是支撑我国早日迈入航天强国之列的基石,这就要求我们不断与时俱进,持续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为我国空间技术在前瞻性、基础性、原创性领域实现全面“弯道超车”注入强大动力。
1.加强顶层规划论证和过程管控
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对标《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的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三步走”目标,把加强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的技术探索与研究作为攻坚的重点,提升原创性、前沿性领域研发项目滚动式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设置阶段目标,形成倒逼压力;从源头把控项目筛选,对标国际一流,建立基于应用和效果的方向评价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价体系,聘请院士、领域专家、用户顶层把关;加强军委科技委、科技部、自然基金等相关渠道支持政策的研究和宣贯力度,组建跨专业、多领域的管理队伍,实现对课题申请、项目争取等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助力新技术获得更多扶持。
2.创新自主投入机制,科学规避风险
逐年增加自主创新投入,提升专门用于支持基础与前沿探索研究方向的创新投入份额,为创新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结合竞争态势和用户需求,对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拦截性专业项目保持持续关注,并分步骤进行项目投入,既可以对领域和技术发展起到有效支撑,也可以规避因研发项目自身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在择优、开题、立项、阶段验收等各环节设置相应比例的孵化经费,并将项目完成效果与经费拨付额度挂钩,设置重大创新成果的团队、个人奖励机制,充分调动承研单位和个人的创新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协同创新
将协同理念渗透到内涵发展、综合改革的各个环节,加强企业所属各分系统、各专业领域的横向协作,在管理体制方面加强共同治理,在人才培养方面落实合力育人,在科学研究方面推动协同创新,在新项目、新方向择优上促进交叉集成;通过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成果利益分享等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国内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持续深化国际化合作与交流,通过成立海外联合研发中心、国际办学等方法,为持续创新引入源头活水。此外,还可以积极探索高层次人才“双聘制”、项目博士后制和短期工作合同等创新特区政策,实现高端创新人才“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为协同创新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同时,还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共享、利益分配机制建设,为协同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
4.加强创新全过程管理
采用基于流程与数据双向驱动的信息化手段进行创新项目管理,建立原创性项目研发管理信息化平台,并以平台为依托组织责任单位定期填报节点完成情况,以及上传证明材料,经主管部门确认、批准后进行内部通报;定期开展创新项目阶段性检查,邀请第三方领域专家按照评价要素进行打分,并提出后续工作建议,打分结果在信息平台公布;建立重大共性问题收集与攻关机制,通过平台了解各创新项目的共性需求和难点,为单位顶层统筹资源提供决策支持,通过持续改进最终实现对创新项目全过程、全要素的实时动态管理与控制,并且能够做到强化责任,落实到人,进一步明晰各级管理职责。此外,还可以创新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为支撑,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新模式,实现科技成果快捷查询、创新方向机动提示、创新项目团队灵活招募、创新“金点子”线上搜集,以充分激发员工个体的创新、创造活力。
5.加强创新成果转化
定期召开新技术推广活动,邀请上级机关、用户、科技委领导、型号“两总”等技术创新相关岗位人员到场,听取学术交流,推广技术推动项目及产品包装,加强转化应用,持续加快滚动创新的步伐;加强科技成果信息汇总,定期发布科技成果目录,建立面向企业、政府、高校等不同用户的技术服务站网络,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企业的有效对接,通过研发合作、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作价投资等多种形式,实现创新成果市场价值化;引导有条件的单位建立健全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构建多种形式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明确统筹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和知识产权管理职责,并建立职务创新成果披露和管理机制,实行技术经理人市场化聘用制度,多措并举加强研发市场化运营能力;实施科技专家服务基层行动,组织各领域专家、技能人才和高层次创新专家深入国家科技创新园区、知名公司和企业等一线,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科技攻关、成果推广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动,探索为用户提供订单式研发服务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