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德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培养分析

2019-01-11谢晓东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11期
关键词:德语跨文化交际

谢晓东

[摘           要]  在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环境下,我国对外交往越发频繁,跨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因此变得越发频繁和广泛,可是就目前我国跨文化教育现状来看,依然存在着较多问题,传统语言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忽视语言的实际运用,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尚未实现有效结合,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也较为薄弱。为了改善这一现象,就高校德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培养进行分析。

[关    键   词]  高校;德语教学;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112-02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之下,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也

变得越发频繁,德国就是其中之一。我国与德国在文化、经济以及科技等多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而语言的沟通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各高校也开设了德语课程,希望能够以此来更好地促进我国与德国之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但是,受传统教学理念所影响,各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德语教学的时候,没有结合实际需求来对学生进行文化背景普及与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自然无法得到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学生今后使用德语进行有效交际的具体表现,也是深化学生对语言知识理解的重要舉措,所以教师在展开德语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一、高校德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培养的意义

在现代交通工具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不同地区在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多方领域交流也开始变得越发频繁,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成为不同国家有效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条件,会直接影响各国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交流。德语教学本就是为了培养出能够使用德语进行有效交流的人才,可是单纯的德语基础知识教学明显无法实现这一目的,甚至还会在交流过程中出现文化背景障碍,毕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语言使用习惯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教师在进行跨文化交际培养的时候,也应该加强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这样才能有效克服不同文化背景引发的交际障碍,促进语言文化与时俱进,同时有效保障跨文化交际活动有序实施。总之,高校在德语教学过程中若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就能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时候感受到德国文化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以及行为规范等多方面的差异性,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认识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多样性,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高校德语教学中影响跨文化交际培养的要素

(一)语言交际文化因素

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语言的使用自然也需要遵守一定的文化规则,这也是高校德语教

学中跨文化交际培养的意义。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德语时,语言表达的基础主要是以词汇掌握为主,可是词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本身就会产生不一样的联想意义,以德语“HalsundBeinbruch”为例,如果用中文来对其进行直接翻译的话,我们可以将其翻译为“断脖子和腿”,可是其本身在德国是一个吉祥语,表达的意思是一切顺利。由此可见,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的语言表达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跨文化交际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语言交际文化这一因素,基于此进行语言文化培养。

(二)非语言交际文化因素

非语言交际文化其实也属于文化的一个部分,如肢体语言差异、习俗信仰差异等。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非语言表达方式也会存在差异,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相同的非语言表达形式有时候也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意思,而相同的含义有时候也很有可能具有不一样的非语言表达形式。为了更好地对其进行分析,笔者从以下几点进行了概述。

1.肢体语言差异

肢体语言有时候也可以将其称之为体态语言,其主要指的是人类借助于自身的手势动作、面部表情、身体姿态变化来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的一种方式,这也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同时也能够留给对方较大的想象空间。以目光接触为例,人们在进行社交活动的时候,会在目光接触的时候不自觉地流露出自己内心的情感,体现出自己对对方的好感抑或是反感。而手势语言作为一种表现力较强的肢体语言,其不仅丰富多样,而且也十分简单直观,可是在中德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两个国家的手势语言也是存在差异的,例如,中德双方使用手指来表示数字的时候存在较大的差异,大拇指与食指一起伸出,在我国表示的是“8”,可是在德国表示的就是“2”。所以说,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学生若不能及时对其进行把握和理解的话,就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为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若是不能对肢体语言信息进行有效处理,其造成的误解是较大的,作为外语学习人员,在学习以及使用外语的时候,也应该对德国常用的肢体语言进行了解,这样才能避免闹笑话。

2.思维方式以及习俗差异

在进行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时候,思维方式以及习俗差异也十分多样化,只有真正了解这些非语言交际因素才能有效克

服母语干扰,将两种语言进行自如地切换。例如,德国人的思维大多是从具体到整体、从小到大的;而我国却与其相反,所以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一定要很好地把握这一点,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加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与对话。此外,在习俗方面我国十分喜欢888、666、999等数字,因为其在我国表示吉利以及大

富大贵,德国就不存在这样的讲究。

三、高校德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培养措施

高校德语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培养,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对教材内容进行完善

教材作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德语教学活动有序实施的关键,在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之下,我国对德语教材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而要想实现跨文化交际培养的目的,德语教材的编写也应该基于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培养来进行创新。教材可以在新的大纲以及各项规定指标上来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投入更多的关注,首先一定要加强对语言以及文化的对比,在教材内容上选择一些与日常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之后再以此来进行延伸和拓展,像工作、饮食、校园生活、家庭等。在教材内容上也尽可能地体现出中国与德国的文化对比,这样学生就能准确把握两个国家的文化语言差异以及习惯差异。其次,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还应该将语言文化知识与具体的语境有效结合在一起,借助生动的语言情境来促进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把握和理解,这样学生就能对语言知识形成较为深刻的理解与印象。最后,教材之中还可以多融入一些德国国情相关知识,这样能够让学生对德国文化形成良好的了解,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得以提升。

(二)从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跨文化交际法

高校德语教学中要想实现跨文化意识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即语法翻译教学法,这一种教学方式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德语范文以及模仿范文进行写作的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教师需要进行系统的讲解与传授,而学生只能全面接受语法知识;而在对学生进行德语词汇教学的时候,教师经常會使用同义词与反义词对比,抑或是以例句示范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在德语教学课堂之上,教师也大多使用汉语来展开教学,而在这种教学方式之下,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是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的。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一方面在学生交流与活动中加强指导,另一方面激发学生跨文化意识,让学生能够尊重他国文化,这样就能为跨文化交际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进行德语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发展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例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你对德国人的看法”“对德国的印象”等,让学生在讨论中产生德语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对德国语言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最终真正有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结合

长时间以来,高校德语教学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其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传授上,经常会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而要想有效改善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创

新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

效结合在一起,这样就能从质与量这两个方面来对教学中的文化进行控制,同时有效借助于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德语教学内容的兴趣,最终真正实现高效德语教学。在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结合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将新的教学方

式与学生所学习的语言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语言交际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加强对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高校德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意识到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毕竟在上述分析中我们已经明确这也是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得以提升的关键。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对德国风俗习惯、生活习惯有一定的把握。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设出具体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跨文化交际,这样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能力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提升。除此之外,在高校德语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时长十分有限,可是学生课余时间十分丰富,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及时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教学,这样就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德语文学作品、时事评论、报纸杂志等资料,这样学生就能在阅读中掌握德国相关文化知识,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得以提升。

综上所述,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影响交际活动的除了语言本身之外,语言使用文化背景同样也会造成较为显著的影响,群众所处文化背景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自然

也就很容易产生误解与冲突。为此,在进行德语教学的时候,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基础语言知识教学,还需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会直接对学生实际语言使用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侯继红.德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内容的导入[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4):80-83.

[2]杭国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跨文化交际法德语教学[J].外语界,1994(4):52-56.

[3]李清华,李秋梅.大学德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甘肃科技,2010,26(11):171-173.

[4]罗琛.德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雪莲,2015(6):74-75.

[5]方帆.论本科德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科教文汇,2015(2):214-217.

[6]胡峰.德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具体目标及培养模式[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25(3):116-117.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德语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两块磁的交际
德国1/5小学生不会德语
德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Ways of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