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意象艺术观对城市“宜居性”和“名片化”的路径设计构建①
2019-01-11江苏开发大学城市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程 狄(江苏开发大学 城市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关于艺术对于城市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公共景观建筑的设计,例如美国的“凤凰城”,但城市文化和宜居性的人文精神不能只展现为公共景观雕塑、城市绿地、美术馆的数量为指标,城市艺术学对城市人文精神的影响最终看是否形成“名片化”。以法国巴黎为例,被誉为浪漫之都、艺术之都,一方面是法国人的内在精神本质展现的结果,最重要的是“艺术”与“城市名片”的催生作用。巴黎成为艺术家和多种艺术活动的聚集地,这种艺术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模式是值得现在国内众多城市寻找如何构建自身“城市名片”所借鉴。一批近几年创建的度假休闲小镇,譬如无锡太湖“拈花湾禅意小镇”,虽然在运营模式上依然存在不足,但依托自身文化特点,将艺术与宗教人文紧密联系,这种做法可以看做是一种尝试和试点。
曾几何时,作为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外显标志是其现代化程度的如何,具体表现为高楼大厦的宏伟和数量、城区对外扩张所占土地的多寡、城区内多环高架的搭建等。在感受现代化文明带来益处的同时,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文明所带来的负面情绪逐渐蔓延彰显,压力、紧张、拥挤等使得城市居民对古代田园生活的精神追求日益迫切,一批“禅意度假小镇”和“度假农家乐”的休闲模式出现,但这种表面上的减压运作模式本质上对城市文明的负面情绪的减少并没有起到实质上的作用,反而由于生活节奏的激烈反差会某种程度上刺激游玩群体对城市生活的更加反感,“假期综合症”的出现就是明显的一例。现今城市居所,依山傍水的区域房产成为多数人热衷的视点,特别在城市区域内,交通便捷的山区房产别墅更是热捧对象,这反映出人们对城市快节奏压抑的生活越来越希冀摆脱。
工业革命下的城市经济体与古代因“城”或“市”所建的经济体有本质上的差异,即打破了古代农业经济模式所形成的城市发展思路,古代城市虽然也出现过高度发展的时期,但其乡村文化或者农耕文化依旧在其中占有重要比例,人在城市能够感受到自然环境中田园文化的舒适感,而迈入工业时期的城市则是消除了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的舒适感,伴随着的是压力、紧张等负面情绪,正如美国学者刘易斯关于城市疾病的论断所言,“我们时代的文明正在人的控制,正在被文明自身过分丰富的创造力所淹没。”[1]凯文针对美国高速发展的城市规模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提出通过“意象化”的设计思想,树立城市居民对城市生活一种“宜居性”的生活理念,而不是单一考虑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水平。这本质上反映出艺术对城市发展新理念的带动作用。在具体实施方面则是以城市文化与乡村田园文化的相互关系为界定手段,城市的每一次规模发展,多会以牺牲乡村利益为代价,而现今所提倡的“城市化进程”、“城乡一体化”等,实质上两者是寄托与将城市、乡村两种文化体的结合,即文明与文化的一致健康可持续发展性。因此,如何利用艺术的“意象性”的塑造手法,去融合城乡两者文化,是目前城市艺术学所探讨的集中点。
城市居民文化涵养培养因子中的艺术元素孕育
在城市市民眼中的城市艺术多为公共展示样式,囊括了城市景观雕塑、地标性建筑物、大型休闲广场设计等,以深圳建设园林城市为例,深圳市在树立区域经济特区的基础上,为了一概以往“文化沙漠”的影响,在注重城市人文文化发展的同时,重视大力发展城市景观绿地,设计出一批符合市民审美需求的公共景观,做到将城市做为艺术设计的载体,彰显出其自身的文化魅力,艺术越来与参与到城市综合文化展现项目中。
上文所提及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负面情绪,现今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认知,反映突出在城市内部区域功能专门化,如成立的新区划分为金融区,口号为“打造某某市的金融华尔街”、城市移民过程中新、老居民阶层时间的贫富差距、城市的非宜居性等等。艺术的力量在其中可以起到某种弱化的作用,即让烦躁的城市人文变的静、雅,其原因在于艺术可以使人感到自身文化品位的提高,心态和举止变得的优雅,拥有包容的心态。电影院、湿地广场、美术馆、博物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市民的人文涵养。同时,艺术在对外表现上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外在物质的呈现,都将“美感”“舒适感”注入其中,例如对旧城区的改造,采用艺术化的处理手法建成民俗老街、在城郊设立度假休闲小镇,缓解人们紧张的生活压力同时又可以对城郊的健康开发提供资源。因此,在解决城市过度偏重经济、规模发展的过程中,运用多种艺术活动模式来建立良好的城市人际关系,保护或重新塑造城市旧有文化历史遗存,可以起到比行政命令更行之有效的作用,逐渐从市民的精神层面,从整个城市的人文精神健康培养方面去改变一个城市的人文品位。此外,城市“名片化”的内涵构建也对艺术有一定的依赖。在城市“名片化”树立的模式化的过程中与以往相比出现变化。以往在城市往郊区发展,或者创办经济城市模式,会以“建立上海浦东”“深圳模式”“华西村试点”等为创建目标,盲目地效仿,丢失自己城市发展的文化特性。近几年,随着“名城”项目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发展决策层认识到,一个城市的“名片化”“知名度”不能片面依靠城市经济的发展,经济、文化、人文、物质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华西村模式”的破灭就是一个最明显的范例。没有艺术文化支撑的经济体,其存在和发展注定没有活力,好比同样是富人,为何会以“贵族”和“暴发户”相区别,这其中就是看经济体系中“文化”是否存在。
在探索城市现代化进程发展路径中,从艺术运用的视域中去探讨某些可运作的可能性,以及在当下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在“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快捷传输的今天,世界文化的相互影响以及在国外某些国家“后冷战时期后殖民文化”的文化政策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一带一路”经济、文化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树立自己的国家城市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自豪感,不盲从,打造本土文化品牌,利用自身文化的特殊性地域“后殖民文化”的影响,真正做到“本土性”和“世界性”的兼容。
表1 艺术与城市“名片化”的相互催化
从表1所示,艺术与一所城市本土文化的打造、城市的长远可持续健康发展、城市居住群体整体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是相互催生、促进。艺术对城市的各项硬件规划布局产生规范效应,充分发挥艺术设计“活力”“和而不同” 的特性,促进对城市个性化形象文化、城市品牌的整合形成,而当一座城市的“名片化”和独特定位确立后,反之对该城市的艺术发展又起到推动作用,经济、政治对艺术都产生扶植,为“文创艺术”或者纯艺术的发展提供孵化的温床,巴黎就是最成功的例子。
城市艺术学语境的塑造与城市人文定位的价值取向
传统研究学科在凭借城市这一研究主体的基础上,衍生出众多的新生跨界学科,例如城市生态学,关注“对城市社区组织形式的研究”[2]、城市艺术设计学,关注城市规划等学科与艺术的融合、交叉[3]等,可见,与城市相关的新生学科在不断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态势,城市艺术学在这样的学科研究需求背景下出现也是随意社会和学科的发展需要。
城市艺术学究竟是在解决城市中的何种问题,它的研究立足点是什么方向?是该学科与其他城市研究学科相区别的重点。相对于城市艺术设计学、生态学、经济学等学科,艺术学多侧重于对城市艺术项目的整合树立规划,因此较之相比更具有丰富性、系统性、指导性。例如覆盖艺术思想的总结、艺术的创新、艺术遗存的保护、艺术经济的发展等,可以说具有多项评价尺度和研究取向,是一切城市艺术项目的总纲,起到规范与引领作用,在“特大城市”模式建立的当下,对“城市艺术学”的诞生和发展是一个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具化到某一种艺术物化体,例如常见的城市公共景观、标志性建筑和雕塑、绿地广场等,其作用在于改善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艺术品位,“自由女神像”可以联想到美国纽约,“项王故里”可以联想到宿迁,这些城市的“名片化”文化与城市的品位已经划上等号。可见艺术的成就和典范性作品可以成为一个城市对外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历年世博会上各国的展览馆和文创产品的挣向出彩也说明这一问题。总而言之,城市艺术学的研究宗旨在于研究城市一切可以表达城市人文情趣文化的艺术项目,包含了主流艺术和非主流艺术[4],其研究价值的考察手法为观看一座城市的居民生活舒适度、艺术活动的兴盛程度、艺术家的生存状态等。此外,城市艺术能对城市人文精神打造、影响,其内在深层次原因在于“可持续生态性”。城市艺术生态化的管理体现在结合城市规划布局,针对区域文化的特点,如表2所示,发展符合地方区域居民审美的艺术项目模式,提高区域居民文化品位。
表2 城市艺术分区规划
通过城市三大区域的艺术发展,城市艺术学调动城市的“活力”,在促进城市艺术学对城市人群需求的本土人文文化生态观和价值观构建的同时,借助城市多项功能载体,反作用于“城市艺术学”的研究深化,使居民对城市发展 、经济发展、自然生态三者的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的关系保持尊重,培养“艺术式”的生活观念,引导进行生态化的消费理念,例如“无锡太湖拈花湾禅意小镇”“南京高淳椏溪村”为代表的一系列“慢城生活”方式的开发。一座城市艺术学体系的建立完善对城市的艺术、“宜居性”“幸福感”从外表的物化到精神层面的享受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城市艺术消费市场的健康有序又能为艺术家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生存空间,以当下偏远孤寂地区所建立的为数众多的画家写生基地为例,“宏村写生基地”起初为了营造自身的文化品牌,吸引外资,通过提供电影摆设场景、低价招纳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写生等手段确实一度成为皖南文化的城市名片,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是区域地方文化与艺术结合的最明显范例,成为众多偏远城镇乡村发展经济的常用手段,但现今宏村在经济发展后,开始片面追求经济效果,虽然仍旧打“艺术乡村”这张牌,但“此艺术非彼艺术”,而是一种“商业化”艺术的运作模式,放弃了艺术本身价值与地方文化结合的初衷,现今再看宏村,以往的艺术乡村气息逐渐淡去,变成商业区域,这一点在很多城市“艺术家村”的运行模式中见到。为了发展一块偏远城郊地区,起初划地用廉价的房租吸引艺术家去修建工作室,等艺术家群体在这一区域成熟,人文环境培养构建形成,又进行房地产开发,将画家村撤除,常笑言:艺术家村就是只老母鸡,哪里贫穷哪里去,然后杀鸡取卵。这种目光短浅的城市艺术运作模式是一种极不成熟的操作,我们现在一提及北京艺术,“798”“通州艺术家村”成为代表,这就是成功的范例,艺术成为城市“名片”的代表文化之一,艺术、城市居民审美、城市文化品位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近五年,众多城市所兴起的文化街区、文化创业园等运营模式皆可以参照此例,避免这些项目由于经营不善,功能变味庸俗化。
“意象”美学思想在城市发展设计中的元素设定和剖析
意象性经营是艺术的本质,城市艺术学也不例外,城市意象观是城市文化体系建构的基础性工程。具体的纲领性思想是在考察现有城市居民素质层次、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固有自身文化历史,通过一系列涉及人文情怀的硬件设施,让市民对所生活的周边环境产生一种人文情怀的带入感认知,产生城市文化感的认同。一座意象鲜明的城市本身就体现出居民与城市之间的和谐,城市成为居民群体集体意象倾诉的载体。
在城市构成元素按照某种标准简化、将其中重新重新组织形成“群体意象”的过程中,元素的选择是重中之重。城市意象性表征确定的过程必须具有“可塑性”和“可持续性”。“可塑性”为城市确实存在能够被居民群体说感知的“意象”文化元素,具有能够达到“宜居”“名片”的要求,并且这种“意象”的外化是具有独特性;“可持续性”是指“意象”的元素是可以随着人群审美意识的提高和改变,能够增加,不是一成不变的状态,各种意象元素形成相互紧密联系的整体,同时又具有各自项目的文化特色,成为体系结构化态势。[5]简言之,即城市的实用性规划、城市的外显特征、城市历史文化的独特性三者需要认知,并且寻找到平衡点和管联的节点。基于三者基础所形成的城市意象文化,具有不可复制性,也就是当下城市化进程途径中的关键,如何构建不同文化底蕴的城市意象体。
具体常见的外显元素或者硬件项目,国内外学者达成共识,为五要素,路径、边界、区域、标志物、节点。城市人文精神的意象性总结与归纳则依附于这五种基础而形成的多种设计元素,成为一座城市本土文化的特定专属文化符号,例如城市的标志物。通过一个标志物能够联想到城市的历史情怀和带入感,这就起到城市文化意象的作用,但具体在实施中需要注意的是标志物的设定并不是以现代化的标准去衡量,即建筑物的高、大,我们常看到有城市鼓吹自己城市修建的高楼或者硬件,称为“亚洲第几”“中国第几”,这或许只能反映出城市的经济水准,但不能作为一个城市人文精神意象存在的标志物。例如古罗马的“母狼哺婴”,凭借古城的残垣断壁,形成了罗马古文化的精神载体,所以巨大的城市标志在修建的时候,应该在考虑到展现城市经济实力的同时,尚且需要能够向城市居民灌输城市人文历史的精神,产生一种共有意象性的共鸣,这种共鸣可以是历史人文性,也可以是政治上需求的表述,例如南京“孙中山像”与“民国文化”的契合。以法国和美国为借鉴。法国巴黎的标志物为多样化的集合意象体,如埃菲尔铁搭、巴黎圣母院、凯旋门等,并且通过建筑的材质和造型产生对更早期文化的联象。这种模式对历史深厚城市如何设计标志物有启迪作用,为如何设计在一种文化意象的语境下去整合多种项目载体的路径提供参考。与此反差的是新生城市标志物的选择和营造方式,以美国纽约为代表,这一类型城市的典型特征就是现代化浓厚,城市到处可见现代感的大楼和高速道路,城市区域在扩大化。这种城市依靠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营造与历史文化古城相区别的另一类意象城市文化——现代商业化元素,即标志物带有商业性和历史性的双重特征。
当我们提及“意象”,常伴有传统艺术韵味的感觉,仿佛这一词应对应的是乡村田园般的景色和生活模式,是一种写意般的生活情怀,具有感悟,贴近自然的韵味,与城市紧张的生活是截然相对的艺术情怀,“城市意象”的建立与工业化、商业化的城市建设形成不了相互联系。但通过对成功的历史名城文化建设案例的考察和分析,发现其实也不尽然,城市作为不同层次、职业群体的集合地,城市固有的生存环境和文化环境潜移默化的会影响人们的思想活动和精神感受,最终形成一种对自身城市文化传统的集体意识,在此基础上的“意象化”成为城市多数人群体的整体意象体验,表现为对过去宗教或历史的某种元素回忆。当这种回忆意象化,成为一座城市的公众意象,以多种样式为载体,呈现或者影响城市居民,与城市的时代性发展融为一体,依靠“意象”将城市的传统重新定义赋予新的生命活力,从而改变“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唯经济杠杆衡量的现状,营造城市的“宜居性”和“名片化”。
结 论
城市艺术学的构建无论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还是对现实操作的指导性,即实用性来说都具有价值性。艺术学科的分类与整合在当今,伴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发展机遇,现今可以被视为续“工业革命”后的又一次重大革命——“信息革命”,众多信息的迅速传播为艺术研究的多语境,多视域的开展提供众多的“智库”材料。“城市艺术学”的出现和研究深入,在对艺术学学科类别丰富的同时,为城市“宜居性”和“名片化”的具体实施举措提供了理论纲领上的依据与支撑。中国的艺术种类与环境息息相关,古代田园生活催生了山水画,宗教的精神寄托出现了宗教题材绘画,那么现今城市作为生活的主体承载,当代艺术的表现重点已经转移视点,关注于与城市相关的对象。通过对城市艺术学研究体系的构建、完善,结合意象美学的相关观点,从实用性角度审视城市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与城市艺术学的相互作用,是当下艺术学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