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养老空间环境设计
2019-01-11赵子文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
赵子文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
1养老建筑的发展与空间环境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导致了整个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老年人成为了我们社会中不容忽视的群体。目前主要的养老模式有居家养老和养老院养老两种。但是现阶段养老院良莠不齐,花费相对来说也比较高;居家养老是更符合大多数家庭的一种模式,好处就是老人生活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下更加适应,自由度更大,但问题就是缺少必要的看护和应急处理措施。但是不论是哪一种模式,其养老建筑都存在一些问题。
2环境行为学指导空间环境设计
环境行为学研究的是环境和人的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它既关注人的心理感受也重视客观的物质环境。它探究环境和行为之间的联系和决定要素,以此为依据进行设计,以求提升环境品质,提高环境使用者的体验感。尤其是养老空间这种使用人群固定且特殊的空间,更需要在仔细研究老年人的行为,了解老年人的心理之后,设计出真正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养老空间。
3养老空间环境相关的环境行为学研究
3.1 行为约束理论
所谓“行为约束”,即存在某些妨碍或者干扰自己想做的事情,可能这种妨碍或者干扰是客观存在的,也可能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不自由的感觉,或者是从认知角度把这种情境解释为超出了自己的控制,即“失去控制感”。
对于老年人来说,行为约束来自于老人本身和空间设施两方面。首先,老人本身上了年纪,身体运动机能衰退,某些行为受到影响。当由于生理问题产生的行为约束得不到帮助会影响到老人的心理健康,他们会觉得自己越来越没用,逐渐排斥活动,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另外,无障碍设施的不完善对老年人来说形成了一种行为约束,即使有的老人想要外出活动也会因为环境的原因而力不从心。
3.2 唤醒理论
唤醒指在刺激作用下通过提高大脑的兴奋性,同时加强肌肉的紧张状态。柏莱恩的研究认为:当环境的不定性增加时,人的唤醒水平也随之提高,二者呈直线关系;然而人在环境中的快感度与环境的不定性却是呈倒U曲线关系。即完全确定无任何挑战的环境不能引起和唤醒人的兴趣;但人们也不愿意面临严重挑战或陷入茫然无措的境地。具有中等强度的环境是维持兴趣、诱发探索动机的最佳环境,其环境有复杂性、新奇性、意外性、不和谐性等特点,人们更偏爱这样的环境。
3.3 环境负荷理论
环境负荷理论提出,可以用向个人传递的信息量对环境加以描述,而把这一概念称为环境负荷。高负荷的环境就是传递大量感觉信息的环境;低负荷的环境就是刺激信息量较少的环境。在所有其他条件都相等的环境中,高负荷环境比低负荷环境具有更强的唤醒作用。而环境信息会从强度、新奇性和复杂性三个方面影响环境负荷。强度即感觉刺激的绝对值;新奇性指对所接收到的环境信息的熟悉程度;复杂性也会引起与新奇性一样的效果,环境包含的不同信息越多,认知过程就需要付出越多的努力。
而当今的城市环境中的环境信息的强度过高,噪音,拥挤,雾霾等等,老年人对环境的刺激更敏感,对环境负荷的承受能力也更脆弱,太强的环境负荷会引起老人的焦虑和不安感。尽量减少养老空间里的不良环境负荷,合理控制或者增加对老年人有益的一些环境负荷,例如用舒缓的音乐代替嘈杂的城市噪音,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负荷空间,是空间设计的重点。
3.4 空间认知理论
空间认知是有关空间关系的视觉信息的加工过程,由一系列心理变化组成,个人通过此过程获取日常空间环境中有关位置和现象属性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编码、储存、回忆和解码。空间认知涉及一系列空间问题的解决,如行进中测定位置、察觉道路系统、找路、选择指路信息、定向等。空间认知主要是由路径、标志、节点、区域、边界等要素构成。但由于老年人的记忆力因年龄增大而衰退,对环境认知的能力也随之衰弱,在养老空间中就更要重视标志、路径的设计,醒目的标志、清晰的路径更能被老年人认知,其他的设计手法,例如增加有特点的空间节点或者将大区域划分为多个小区域等也能对老年人的空间认知起到积极的作用。
4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养老空间环境设计建议
(1)无障碍设施:老人的活动空间全应考虑无障碍设计,包括扶手、坡道等。
(2)材料选择:尽量采用木材等使人感到亲切的材料,同时要注重材料的功能性,比如耐脏性、防滑性等。
(3)空间划分:活动区和休息区相互独立,动线简单清晰。避免全部均质化的空间,有意创造一些独特性的节点空间,增强老人对空间的识别性。
(4)色彩应用:在不同的空间运用不同的色彩,对老年人产生不同的环境刺激,也同时便于老年人识别不同的空间。
5结语
环境行为学作为一种心理学理论,却对建筑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设计物理空间的同时关注人心理的感受,这样的空间才会更具精神关怀,让人使用起来更加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