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育人 特色立校
——山西省阳城县水村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践
2019-01-11张国斌
□ 张国斌
多年来,山西省阳城县水村小学秉承 “教学生六年,为学生一生”的办学理念,坚持以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为己任,大胆践行用心、用爱、用情 “三用”方针,把育人的切入点把握在 “细节”上,着眼核心素养培养,引导学生自我养成,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一、以 “文”化人,营造立体养成教育氛围
环境具有独特的教化功效,校园文化,让有形无形的文化自然流淌,做到目之所及都带有教育性,让学生入眼、入脑、入耳、入心。
(一)环境熏陶
工作中,坚持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让地面生出智慧,让墙壁开口说话,让花草陶冶情操”的环境育人理念,在教学区域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楼层悬挂了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和经典诗文,让大师的风范时刻感染学生;楼梯间的墙壁上悬挂着养成教育目标和行为习惯三字歌,让学生上下可见,熟读能诵,时刻启迪学生,逐步培养学生讲礼仪、讲纪律、讲卫生、讲安全等良好品行与习惯;午间、课后播放少儿歌曲、国学经典等内容,以其蓬勃的朝气感召学生奋发有为;学校正门对面橱窗栏内师生养成教育的 “三个十”,让师生举首可见,时刻警醒,规范言行;办公室墙面张贴着师德规范、办公守则,日日月月温馨提示着教师朝着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标准努力;教室墙壁以 《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为主,让学生铭记在心,规范言行;校园侧墙、学校大门两侧悬挂有养成教育标语条幅,让学生随时随处都在温馨提示下自觉检查和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二)榜样示范
为了激励学生好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学习有方向,赶超有目标,校园橱窗内每学年都展示出受各级表彰的教师模范、学生标兵、“礼仪星”“纪律星”“卫生星”“安全星”以及各项师生活动图片,成为学生比学赶超的榜样。
(三)口谣引导
生硬的制度约束只能让学生变得逆反,而口谣却是一种劝导性的软制度。为此,我们组织师生编写了有关学习习惯、礼仪习惯、纪律习惯、卫生习惯、安全习惯等方面的口谣,让学生朗朗上口,熟记在心,对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进行引导和强化,让学生在快乐的诵读中不断感知,逐步内化。
(四)点滴渗透
学生放学路队、餐厅打饭站队、乘坐公交车整队时,背诵古诗文、弟子规、三字经,处处彰显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凝重中不失活泼,活泼中不失典雅,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影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亮点。
(五)艺术滋养
浓郁的校园艺术氛围能滋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在近五年的摸索和实践中,学校确定了 “德艺双馨、智能并举”的培养目标,形成了“整体优化加特色,全面发展加特长”的办学风格。开设有书法、绘画、舞蹈、电子琴、口琴、竖笛、军乐队、花鼓、小记者等十余个兴趣小组,广泛培养学生的兴趣。着力让学生从小与艺术结缘,人人有特长相伴。学生们每天学习之余与艺术相随,审美、想象思维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培养。
(六)评价激励
评价制度对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起着重要的导向、监督和激励作用。在对学生进行常规宣传教育的同时,我们制定了 “自评—生评—师评”的评价制度,开展了 “四讲一赛”活动。班级每日进行常规检查,评出当天遵守常规做得好的学生,奖励一颗星。学校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评出全校的 “礼仪星”“纪律星”“卫生星”“安全星”等。经过长期的评价督导,学生在校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以 “行”导为,好习惯从细节抓起
一个好习惯,能让学生幸福一生。对学生终身负责,就应该注重起始教育。起始教育的关键是行为的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根据 《晋城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在校长领导下,我们确定了我校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年龄及心理生理特点,确立了我校养成教育 “四从” 训练方针。 即从 “早”、 从 “小”、 从“实”、从 “恒”,在不同年级分层次、有侧重地开展各类好习惯的培养。
(一)从一年级抓起,体现一个“早”字
好习惯越早培养越好,我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不断训练强化正确读写坐姿、写字 “三个一”要求、路队成列、文明用语、生活自理 (自己整理学习用具,自己洗脸梳头,自己整理房间)、按时完成作业等良好习惯,使学生在学校潜移默化中成长为有个性、会自理、知荣辱的好学生。
此外,从一年级开始分层次对学生进行预习习惯的渗透培养。一至六年级共同的要求是每课必预习,不同的要求是一年级口头预习,二年级尝试提出问题,提炼好词佳句预习,三、四年级开始学习记录预习笔记,五、六年级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和技巧,同时学会记课堂笔记,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探究能力。在分层次分阶段的训练中,学生到小学毕业,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也就基本形成,为中学阶段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从点滴抓起,凸显一个“小”字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从点滴小事抓起。从学习用品的摆放、坐立姿势、书写规范到升旗仪式、课间操、师生问好礼仪,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要求。要求师生共同开展好 “八个一”活动:每天一分钟的安全教育会 (内容自选一个),每天一篇读书摘记;每天一次个人、环境卫生清洁、每周一次国旗下演讲 (师生都讲);每周一个小练笔;每周一天的兴趣活动日;每学期一次读书演讲、经典诵读、故事大王竞赛和每学年一次的 “四讲一赛”行为习惯标兵评选活动。同时,将学生的行为目标细化,制定了 《水村小学学生在校一日常规要求》,老师做到了对每个孩子的教育细节:弯下腰和学生说话、每天给学生一个微笑、每天给学生一句鼓励的话,主动和学生问好。从细处着眼,从小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三)从薄弱处抓起,力求一个“实”字
养成教育从薄弱处抓起,才能显示一个学校的特色。在实施教育的一开始,我们在广泛宣传动员的同时分别发放了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养成教育调查问卷,经过认真分析梳理,针对我校40%的学生乘坐公交车和其他车辆上学、50%的学生上下学经过马路的实际,我们确定 “学生良好安全行为习惯的培养”为学校养成教育的总课题,围绕总课题,政教处又拟定了 “低年级良好日常安全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做到日常安全知识应知应会;“高年级安全自护自救能力的培养研究”,做到能够救护自己及他人。教导处以“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策略与方法研究”为主带动学生礼仪、生活等习惯的养成。同时,政教处把养成教育进课堂、进课程、进活动作为对教师的主要考核内容。集全校教师的共同智慧,通过校本教材编写组审定,组织编辑出版了养成教育校本教材 《平安伴我成长》,一至六年级学生人手一册。三年的养成教育实践中,我们牢牢抓住 《良好安全行为习惯的培养》这一主线,发挥课题引领作用,辐射礼仪、纪律、卫生、学习等行为习惯的培养,形成了特色加全面的良好习惯培养教育方略,把养成教育工作做得实实在在。
(四) 常抓不懈,坚持一个“恒”字
养成教育不同于一项活动和竞赛。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亦非一朝一夕,贵在一个 “恒”字。学生初步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经过星期天、节假日,很容易出现反弹,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和矫正,才能得以巩固。
为此,我们把每学期的第一个月作为养成教育重点月,开展每学期一次的动员会,坚持以讲礼仪、讲纪律、讲卫生、讲安全、赛学风为内容的 “四讲一赛”活动,把养成教育活动与重大节日、纪念日、艺术节、科技节以及升国旗等重大活动有机结合,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了强化,从而成为自身的必需。如今,走进水村小学,你可以看见校门口下车入校的不见了,校园内主动问好的多了,追跑撵打的少了;红领巾监督岗着装整洁彬彬有礼,地无纸屑、墙无灰尘、窗明几净,环境优雅;在课堂,教学有序,学生听讲入心入耳;在课间,上下楼梯轻声慢步有秩序;放学后,路队整齐,靠右行进,遵守交规;乘车点,列队候车,背诵经典,有序乘车;在餐厅,排队打饭,互帮互让,勤俭节约。各项活动井然有序,处处展现了养成教育的丰硕成果。
三、以 “度”考量,形成长效机制
养成教育是学校立校之本,这种教育的特质重心在 “养”。特色立校,不仅在于制度的 “刚”性,更在于其 “恒”。我校历任校长都以重视养成而闻名阳城教育,从不因校长变动而放松养成教育。建立有以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主抓,班子成员和课题研究组长、班主任、家长代表组成的养成教育领导组,大家分工明确、职责分明、相互协作、充满活力。为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我们组织一班人先后制定并不断完善了 《养成教育领导组职责》《教师师德师风规范》《师生一日生活常规》《教师工作量化考核办法》《教职工养成教育工作制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及考核细则》《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细则》以及 《家长学校工作制度》等22项职责、69项制度和8项考核评估细则。不论领导和教师工作变动与否,始终传承和创新,有效地保证了学校养成教育工作沿着制度化、规范化、永久化的轨道前行。
经过实践的检验,我校养成教育初见成效。教师提高了养成教育的认识,教书先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明显增强,教育学生更有耐心、更加细心了,点点滴滴把“爱”倾注在塑造学生身上。家长对养成教育的认识提高了,成龙(凤)先成人的意识明显增强了,参加家长学校培训和家长座谈会积极了,一次也不肯落下,点点滴滴把 “关怀”倾注在养成教育上。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得到了训练和强化,懂得礼仪谦让,懂得感恩师长,抓养成教育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多年来,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拥有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的办学水平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好评,总结成果,有三点经验:一是将养成教育纳入学校管理体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是立校之本。二是办学方向正确,理念先进,目标明确,特色引领,行为引导,反复训练,上下一致抓反复,反复抓,形成良好习惯,是学生成人成才之根。三是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家校配合,形成合力,是永葆养成教育花繁果硕的有效保障。
学校将继续坚持 “教学生六年,为学生一生”的办学理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过程管理,不断向先进学校学习,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工作,打造自己的品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