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规范化解题教学的实践探究

2019-01-11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9年31期
关键词:审题数学教师题目

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许 珂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但是在探析、研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又有诸多不同的途径与方法,这无形中也增强了数学学科独有的灵活性。然而数学研究问题的灵活性并不意味着在小学数学解题过程中就可以忽略解答题目的规范性,出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以及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考量,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将规范化解题意识根植在学生心中,帮助学生正确解题、规范解题,促使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有效提高。

一、规范审题过程,养成良好习惯

数学题目类型多种多样,无论对于哪一种类型的数学题目,保证审题的正确性以及信息提取的完整性都是正确解答题目的重要前提。在进行规范化数学解题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向学生说明认真审题的重要意义:审题之于数学问题解答的正确性就好比地基之于建筑,一旦审题出现错误,解题思路方法必然会随之出现偏差,从而导致答案错误。类似地,在审题过程中粗心大意、忽略题干中明示或暗示的各种条件,题目也一样得不到正确的解答。仅仅帮助学生树立认真审题的意识而不对学生的审题过程进行关注,对规范学生解题教学意义不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尽可能使用科学高效的审题方法进行数学题目的解答。在面对数学题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粗略浏览,对题目中出现的条件与问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接着仔细阅读题干,可以使用笔在关键字词、数据下划线或做上标记,提取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与要求学生解答的问题。对题目信息进行了基本准确并完整无遗漏的提取之后,整道题目中的重点部分自然而然就显露了出来,这就为学生下一步进行对题目的分析与解答提供了便利。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时,可以适当留出时间来帮助学生巩固审题技巧、提高审题能力。例如在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讲解课堂习题的过程中凸显审题环节。以教材中提供的关于创造纪录的非洲蛙的习题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或向学生进行提问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指出这道题目给出的条件与问题:已知条件有“非洲蛙跳跃3 次且跳远共计7.74m”,问题是“求出这只非洲蛙平均每次跳跃多远”。像这样,在审题过程中直接着重关注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题目的整体难度大大降低,这也为避免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低级错误创造了条件。

二、规范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

数学题目解答过程中,审题的下一个步骤是答题。在认真审题之后,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与未知问题基本明确,那么接下来就需要缕清题干中蕴含的逻辑,梳理已知条件之间以及已知条件与问题中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并结合之前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与计算,最终求出问题答案。例如在教学《小数乘小数》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依托教材中提供的习题帮助学生梳理解题思路。以教材中“已知地球直径、月球与地球之间距离与地球直径的关系,求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这一道题目为例,显然题目中提到了两个量,一是地球的直径,二是地球直径的30 倍是月球到地球之间的距离,即未知量。那么这道题目的逻辑关系就很明晰了,地球直径乘30 即月地之间的距离,题目答案也随之水落石出。其实在数学教学中类似的题目还有很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结合之前见过的题型,少走弯路,提高学生解题效率与数学学习能力。

三、规范答题格式,打下坚实基础

数学语言不同于语文或英语学科使用的文字语言,而是以符号与数字居多,也正因此,数学书写的规范性对数学题目的可读性影响很大。符号使用不当、数字书写模糊等非智力因素对数学题目答案的正确性甚至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给予重视,当然也要引导学生意识到答题格式正确、书写规范以及数学符号合理应用的重要意义。在书写规范之外,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答题逻辑通顺、条理清楚、证据明确、答案清晰的必要性。例如在讲解《圆的面积》一课时,教师需要促使学生认识到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对于答题过程的意义,以教材中求圆形环岛中除圆形花坛外草坪部分面积这一题目为例,显然不能够直接写出环岛的面积与花坛的面积并直接相减,尽管从逻辑上而言,这道题目中的确是要求求出这两个数据之差,但是其具体面积并未在题目中直接体现,而是由计算所得,那么它们的计算过程就理应在解题过程中得到体现,否则便缺乏说服力与逻辑性,突兀且无力。同时,对像这样在小学数学中相对复杂的题目,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将题目最终答案明确写出,避免尽管过程完整但缺少答案的情况出现。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兼顾宏观层面上对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数学知识的讲授与数学技巧的传递以及相对微观层面上对学生解题、思考等细节层面的关注,以保质保量地完成教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学意识的教学目标。同时,在引导学生规范解题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也需要把握好灵活性与严谨性之间的“度”,使二者达到平衡,在促使学生进行规范化解题的过程中避免数学教学刻板化、套路化,丰富学生对数学的个体感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水平与整体素质。

猜你喜欢

审题数学教师题目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三招”学会审题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