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犬吠日 少见多怪
2019-01-11○李婧
○李 婧
原 文
蜀(shǔ)犬吠(fèi)日,比人所见甚(shèn)稀;
吴牛喘(chuǎn)月,笑人畏惧(jù)过甚。
心多过虑(lǜ),何异杞(qǐ)人忧天;
事不量(liàng)力,不殊夸(kuā)父追日。
译 文
吠:狗叫。
吴: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
喘:喘气。
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杞县一带。
量:审度。
殊:不同。
蜀地(四川)因为山太高了,人们很少见到太阳,所以当地的狗看见太阳,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就对着太阳狂吠。“蜀犬吠日”就是比喻人见识太少,少见多怪。
吴地(江苏)的水牛非常怕热,看见月亮以为是太阳,便开始气喘吁吁了,“吴牛喘月”就是用来嘲笑世人恐惧得太过分了。
心里太过忧虑,和那个担心天要塌下来的杞人没有什么不一样。
做事不自量力,和夸父追逐太阳一样毫无差别。
杞人忧天的故事
“杞人忧天”是一则出自《列子·天瑞篇》的古代寓言。
传说古时候杞国有一个人,每天都担心天会掉下来,地会塌下去,他常常因此愁眉不展,愁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杞人的一位朋友见他这样忧虑,就跑来开导他说:“天不过是堆积在一起的气体罢了,天地之间到处充满了这种气体,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都与气体相通。你整天生活在天地的中间,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杞人听了这番话,更加惶恐不安,忙问:“如果天真的是由气体堆积起来的,那么日月星辰挂在气体的上面,难道不会坠落下来吗?”
朋友答道:“日月星辰也是由气体聚集而成的,只不过会发光罢了。即使掉下来,也绝不会砸伤人的。”
杞人沉思了一会,又问:“如果大地塌陷下去,那可怎么办?”朋友解释说:“大地也不过是土块罢了。这些泥土、石块到处都有,塞满了每一个角落。你可以在它上面随心所欲地奔跑、跳跃,为什么要担心它会塌陷下去呢?”
经过这么一番开导,杞人恍然大悟,这才放下心来,又快快乐乐地过日子了。这个寓言故事就是告诉我们不要庸人自扰,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太阳
“夸父追日”同“夸父逐日”,形容不自量力的举动。可是,这个神话故事的来源,恐怕不是这么简单呢!让我们来探究一下,夸父为什么会追赶太阳呢?
我国著名社会科学家、文学史家杨公骥认为:“只有重视时间和太阳竞走的人,才能走得快;越是走得快的人,才越感到腹中空虚,这样才能需要并接收更多的水(不妨将水当作知识的象征);也只有获得更多的水,才能和时间竞走,才能不致落后于时间。”
中国社会调查所人类学中心特约研究员萧兵认为:夸父逐日是为了给人类采撷火种,使大地获得光明与温暖。夸父是“盗火英雄”,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
《新华网》也有过下面的这种猜测:夸父逐日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长距离的部族迁徙,是一次很有胆略的探险。在远古时期,任何一个部族在一个地方定居了相当长时间,土地肥力都会下降或盐碱化,狩猎和捕鱼范围增大,获得的数量却减少,能获得的食物和其他物资只会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种选择,部族必须迁徙,移居到新的地方。夸父遇到这个问题时的决定是:向西,去太阳落下的地方。
但很遗憾,由于祖先们对地理的认知不全面,这次迁徙最终失败了。
一起说说吧
亲爱的同学们,刚刚我们了解了“蜀犬吠日”“吴牛喘月”的缘故,也学习了“杞人忧天”“夸父追日”两个成语故事,你觉得最奇葩的是哪一个呢?面对他们奇葩的想法,你想说点儿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