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优化策略研究
2019-01-1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闫志军朱如楠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闫志军 朱如楠
工业经济时代,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专业面很窄、强调专业对口的单一人才,即所谓“现成专家”,故而人才培养模式是设置口径很窄的专业,规定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过多的专业课程,忽视了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知识经济时代,高职院校将逐步从单纯保存、传递知识向现代化的“知识工厂”转变,即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灵活地运用知识。因此,如何搞好专业结构调整、建设,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学界对此多有关注,但现有研究主要涉及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设置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策略,针对专业调整的阻力因素、动力机制的研究非常有限。美国密西根大学前校长詹姆斯·杜德斯达认为,“机构的转变并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它包括一系列同时发生且又相互作用的因素。”所以,本研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了阻碍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优化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出构建动力机制的建议。
开展阻力因素调查,确定综合影响指数
构建阻力因素体系。首先,课题组同5所高职院校的15位专业设置负责人就该校专业调整进行了访谈,并梳理出20项可能性阻力因素。其次,借助李克特量表调查20项可能性因素的阻力程度。该问卷中的1—5分别表示没有阻力、阻力较小、阻力一般、阻力较大、阻力非常大,调查对象主要包括高职院校里参与专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管理者和理论研究者。经过后续的一系列科学化研究处理,课题组最终确定了校内8项因素(传统办学模式、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师资结构、课程体系、教学资源、教学设施设备、校企合作关系、生源供应状况),校外3项因素(政策多变性、就业市场需求波动、社会认可度)为确定性阻力因素,依次为f1,f2……f11。
确定阻力因素综合影响指数。课题组采用DEMATEL方法,明确各项阻力因素的类型性质及具体作用,抓住专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主要矛盾。首先,构建阻力因素直接影响矩阵。第一,用0—3表示11项确定性阻力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力,其中0表示没有影响,1表示影响不大,2表示影响较大,3表示影响极大。第二,对15位院校专业调整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对因素间的相互影响程度赋值。第三,综合比较所有专家的意见,确定每项中出现频次最高的数值为该因素的直接影响值,据此得到高职院校优化专业结构阻力因素直接影响矩阵X。其次,构建综合影响矩阵T。课题组对直接影响矩阵X进行标准化处理,即将矩阵中每一行分别求和,其中的最大值设为max;随后用矩阵中每项因素的直接影响值除以max,就可得到标准化影响矩阵G;再根据公式T=G(I-G)-1(I为单位阵),得到综合影响矩阵T。最后,计算因素综合影响指数。阻力因素的综合影响指数共包括4项指标,即影响度、被影响度、原因度和中心度。影响度是综合影响矩阵T中阻力因素所对应的各行影响值之和,和数越大,表明该因素的影响力越大;被影响度是阻力因素所对应的各列影响值之和,数值越大,其所受到的影响越大;原因度是影响度与被影响度相减,若得到差数为正值,则该因素为原因性因素,否则即为结果性因素;中心度是影响度与被影响度相加,和数越大,表明该因素在整个体系中越重要。
分析阻力因素调查结果
影响度分析。通过分析11项阻力因素的影响度发现,影响指数最大的为政策多变性因素,综合指数达到了1.571;其次是传统办学模式、就业市场需求波动和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这3个因素,综合指数都在0.90以上,这些因素对其他因素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紧随其后的是校企合作关系,影响指数为0.877;其他因素的影响指数都在0.6以下,依次为师资结构、课程体系、教学设施设备、教学资源、社会认可度和生源供应状况。因素影响度较大,意味着该因素对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也较大,在专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应重点注意这些因素所产生的作用。另外,在影响度较大的4个因素中,校内外维度各占50%,优化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不但需要关注校内因素,校外因素也不可忽视。
被影响度分析。从被影响度来看,综合指数最高的2个因素为社会认可度和教学资源,指数值都在0.90以上;其次是课程体系和传统办学模式,指数值在0.80以上;之后是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和教学设施设备这两个因素,指数值分别为0.754和0.716;其他5个因素的被影响度指数都低于0.70,依次是校企合作关系、师资结构、生源供应状况、就业市场需求波动和政策多变性。被影响度高的因素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专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这些因素产生不利影响,以降低或消除其阻力作用。
中心度分析。在中心度方面,综合指数最高的因素为传统办学模式,中心度值为1.769;其后是专业与产业契合度、政策多变性及校企合作关系,这3个因素的综合指数也较高,分别为1.672、1.616和1.568;其他因素的中心度都在1.40以下,按重要程度依次为课程体系、师资结构、教学资源、就业市场需求波动、社会认可度和教学设施设备,最低的为生源供应状况,其综合指数不到1.0。中心度较高的因素,意味着其在因素体系中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专业结构优化是否能够顺利推进,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具有决定性作用。
原因度分析。在原因度方面,综合影响指数为正数的原因性因素共有5项,按其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政策多变性、就业市场需求波动、校企合作关系、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及传统办学模式;其他6项因素综合影响指数为负数,属于结果性因素,依次为师资结构、课程体系、教学设施设备、生源供应状况、教学资源与社会认可度。原因性因素在专业结构优化中具有主动性引导作用,而且结合影响度可以看出,原因性因素都具有较高的影响度,如果能够有效处理此类因素所产生的阻力,也会促进结果性因素阻力问题的解决。
高职院校构建专业结构优化动力机制的策略
通过分析以上阻力因素性质及作用,我们认为化解专业结构调整的阻力并产生积极作用,关键在于构建有效的动力机制。
推进学校、政府、企业、市场“四维一体”,同为专业结构优化动力机制主体。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优化的主体是学校,但推动结构优化的动力机制应以政府、学校、企业、市场等四方作为共同主体。在阻力因素体系中,政策多变性、传统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关系、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等因素无论在中心度还是原因度方面,都是综合影响指数较高的因素,而就业市场需求波动在原因度中指数值位居第二。这些因素对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优化所产生的阻力作用非常明显,如政策变化过快,会使高职院校专业发展无所适从;学校办学模式墨守成规,专业与产业契合度较低,容易导致专业建设难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校企之间如果关系不稳定,就业市场需求难以把握,专业发展就失去了方向。因此,只有让各方都参与进来,政府维持有利政策稳定性,学校转变传统模式实行开放办学,注重提高专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方向的一致性,校企双方构成长期实质性合作关系,及时与就业市场互通需求信息,校内校外多方主体形成一体化集中发力,共同作用于专业结构发展,才可能实现优化效果和改革目标。
注重化解资源型因素阻力,强化内生动力效用。事物发展是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进行的,但外因最终仍需通过内因才能产生作用。在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优化的11项阻力因素中,校内因素占有8席之多,其中的师资结构、课程体系、教学资源、教学设施设备和生源供应状况均属结果性因素,同时又都具有资源性质。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高职院校已经在这些方面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资源储备,但专业结构优化,需要淘汰旧专业,建设新专业,原有资源如果不适宜新专业需要,就可能成为阻力因素,对优化进程产生不利影响。而要解决这些资源性问题,仅凭高职院校自身之力难以实现,因为学校本身是资源输入型组织,需要外力支持才可维续发展,这也与结果性因素受制于其他因素的特性相吻合。因此,吸纳优质师资,更新课程体系,开发新教学资源,添置教学设施设备,补充生源供应,最大程度利用外部资源化解内源困境,才能为专业结构优化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加大专业群建设力度,以此为契机促进专业结构优化动力机制形成。高职院校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其专业结构优化应成为常态,但随着当前科技快速发展,社会变化日新月异,一些职业、岗位在不断被淘汰,同时也有一些新的岗位不断涌现,高职院校在专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如何兼顾产业针对性和自身稳定性,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尽快形成以专业群发展为核心的模式。专业群依托学校优势专业,以其为核心集中若干工程对象和技术领域相近的专业,形成一个专业集合。集合内各专业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学科基础或理论课程,在师资、教学及设施设备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可以节约教育经费投入,有利于其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专业群既注重学生通用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又因与企业产业联系紧密,能够使学生接触到最新的机械设备与技术工艺,因此可以提升其应对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和发展环境的能力。2004年教育部公布的高职专业目录的分类即是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各院校专业群的建设情况良莠不齐,建设效果不尽人意。因此,各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大专业群建设力度,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并以此为契机形成良性发展机制,为自身专业结构优化提供持续动力。
总之,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优化是一个持续存在的动态过程,上述阻力因素是在当前经济社会状况和学校生态条件下出现的。随着时间推移和内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部分原有因素可能会消失或发生质的变化,同时也会有新的阻力因素出现,但无论阻力因素如何变化,我们通过对其进行科学分析,明确每项因素类型、属性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构建动力机制,就可以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阻力,推动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