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山里娃享受优质教育就是我的梦
——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兴隆县六道河中学校长贾利民
2019-01-11周洪松
本刊记者 周洪松
他扎根深山,坚守基层乡村教育一线30 个春秋,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岁月献给了家乡教育事业。
他以一颗赤诚之心倾情教改十余载,让一所山村薄弱校实现华丽转身,一跃成为当地名校,成为全国课改访学基地,为广大农村偏远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可学可用的样本。
虽然在别人眼里他早已功成名就,但他依旧常怀教育梦想,不断奋力前行,立志带动更多同仁,让更多山里娃享受优质教育,走出大山开启幸福人生。
他,就是2019 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兴隆县六道河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贾利民。
30 载坚守,最美好年华献给家乡山区教育
群山环绕,潮河岸边,秋云片片,花香满园。
从走上教师岗位到如今,转眼过去30 年。30 年,弹指一挥;这30 年,是每一个人一生中最美好、最富活力与激情的光阴。贾利民把自己这段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全部献给了家乡的教育事业。
“吃过多少苦,就有多少甜。所有的付出,都不会被辜负。”夕阳下,贾利民看着美丽的校园感慨万千。
时光拉回到30年前。
当年高考,贾利民以数分之差落榜,家中穷,根本没有钱支持他复读。
“怎么办?今后的人生路怎么走?”成了摆在青年贾利民面前的一道难题。
此时,熟悉他的陡子峪中心校校长王才国踱步迈进了家门。
“咱学校急缺老师,你英语成绩不错,来初中代课中不?”
“中!”
从此,贾利民走上讲台,成为燕山深处陡子峪中学的一名英语代课教师。
“虽不是科班出身,但自己一定得加倍努力,对得起老师的期望,对得起自己的青春,争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贾利民暗暗立下誓言。
没想到,他这一干,就是30年。他这豁出去的一干,真就成了事儿!
当时,像所有农村学校一样,陡子峪中学的教学条件十分简陋,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和一本教材,是当时他给学生上课的写照。
没有录音机,学生发音不标准,学生成绩低下,甚至有的学生初中毕业后连26 个英文字母都背不全。
此情此景,没有难住下定决心要干出一番事业的贾利民。
他决定从微薄的工资里拿出钱自费购买教学器材,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条件。
当时,家里因为供他、弟弟和妹妹上学,已经欠下5 万多元外债,每月88 元的代课工资维持家里生计都是难事。尽管如此,他还是义无反顾。
两个月工资,他和家里商量后拿去买了一台录音机、一套英语听力磁带和一本英汉词典。
白天,他备课、上课、辅导学生;晚上,他批改作业,查阅资料,跟着录音机练发音,“晚上11点前从未睡过觉!”
三年,是一届初中的学习周期。
就在那一年初中毕业季,他教的第一届孩子(同时他也是班主任)参加中考,英语成绩闯进全县前三,还有两个孩子考上了中专。这在该校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即刻轰动了全乡,传遍了全县!
要知道,当时几乎所有农村孩子中考的第一选择是考上中师、中专,因为这样上学有补助,今后国家包分配,工作有保障,自己和家人在乡亲们心里有很大的面子。
“我像自己考上大学一样,第一时间冲进家里,趴在母亲怀里大哭了一场。”贾利民对当时情景记忆犹新。
就这样,30 年来,贾利民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学校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创新上。
由于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得到了广大家长的支持与信任,贾利民带过的11 届毕业班,其中有8 次中考成绩位列全县前三,5 次拿了全县第一。
2011 年,学校开始改扩建,已任校长的贾利民一边抓基建,一边抓课改。一个学期下来,他光听课就听了180节。
超负荷工作让他体重骤减20多斤。
同事们郑重其事地劝他:悠着点干吧,别累坏了身体。
但每次,他都笑着说:“我累并快乐着!”
2018 年,学校承担的扶贫任务和综合楼基建工程,他都放在心上、扛在肩上。
他白天在学校抓教育教学工作,晚上和节假日进村入户走访贫困学生家庭,了解情况,宣传政策,帮助解决困难。
如此拼命干及不规律的作息,终于,贾利民累倒在工作岗位上。
2018 年11 月26 日晚 上,他突发脑出血,住进医院。
就在住院期间,躺在病床上,贾利民还经常电话联系询问本校扶贫任务的进展情况,还在琢磨着县教育局组织“孝善进校园”活动本校的开展情况。
当时,到医院看望他的教育局局长司海涛忍不住“骂”他:“把身体养好,别让家里人和我们担心!”
这,仅仅是贾利民30 年拼命工作的一个缩影。
10 年教改,一所山村薄弱校华丽转身成名校
30 年,贾利民一直在山区教育教学一线勤奋耕耘,收获颇丰。
但让他声名鹊起、百味杂陈、引以为豪的,还是10 年教改之路。
2009 年,顺应国家、省、市、县政策要求,兴隆县山村学校六道河中学与陡子峪中学合并。
一纸调令,原为陡子峪中学校长的贾利民被任命为合并后的六道河中学校长。
学校撤并,前途难料,大部分优秀生源外流,部分学习困难学生辍学。
一时间,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大乱,师生人心涣散。
“学校发展进入了瓶颈期,得急寻出路!要有亮剑精神!”
面对如此不利的现状,贾利民经过几多不眠之夜,深思熟虑之后,召集班子成员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
“学校不能这样下去!依托多年来的教育学思索和管理经验,我们现在必须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找准方向。家长最看中的是自己的好孩子要有好成绩,新课堂改革就是我们的‘药方’!”
10 月初,贾利民开始对学校教育教学进行大胆改革。教师设计基于高效课堂的导学案,每个班级实行分组讨论式学习。
但转变长期形成的固有教育理念、止转以往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惯性,何其难也!
质疑声随之而来。
一位老教师放言:“课改就是花架子,我宁可到学校掏厕所也不搞课改!”
诸多家长声讨学校:“你们这是在拿我们的孩子当‘小白鼠’!要是再搞,俺孩子就转学!”
甚至有人私下琢磨:“必须把这个贾利民整走!”
面对质疑和阻力,贾利民面对全体教师和县教育局领导说出了一句“狠话”:“课改要是失败了,不用你们说,我主动辞职!”
说这句话,贾利民是有底气的。
多年在教育教学实践上的“摸爬滚打”,多年对教育教学理念上的深入思索,让他对自己确定的目标有信心。
“一定要把课改进行到底!”
2019 年9 月5 日 上 午8 点50 分,九(3)班作文课开始了。42 名同学纵向分成三组上课。
“我们这节课讲‘于细微处见神韵——记叙文细节描写练习’,首先齐读学习目标。”
“1.能说出什么是细节描写。2.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塑造鲜活的人物,使文章增添色彩。3.养成观察习惯,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从而热爱生活。”
利用多媒体,徐思文老师在简单引领后依照精心设计的导学案进入教学环节。
忆海拾贝:分析《背影》中父亲给自己买桔子后一系列动作描写、《范进中举》中范进得知“喜讯”后诸般疯状……
分组讨论:讨论教师提供的五个名篇中的细节描写片段;
学以致用:尝试对其中一个场景进行细节补充描写;
小试牛刀:现场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动笔写出身边一位同学,再让全班同学猜猜他(她)是谁。
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地行进,在徐文思老师的点拨引导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笑声不断。
“这样的课我们都喜欢,带劲儿!”下课铃响起,高高帅帅的孙清哲同学还觉得意犹未尽。
如今,不论何时、无论在上什么课,六道河中学每个班的教室都是开放式,不关门。
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外地考察参观者可以随时随地进入教室听课,同学们都不会因此分神。
“课改当年,学校成绩县里倒数。第二年,全县第六;第三年第三;到2013 年,课改第一轮结束,我们学生的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已成全县第一!”话语间,贾利民从没有说实施课改期间的艰难和不易。
“贾校长对学校发展的务实与担当、敬业与执着,成就了我们现在的辉煌。”八(6)班班主任、英语学科组长贾秀芳老师发自内心的一番话,道出了全体师生对贾利民校长的钦佩之情。
“新课堂改革打开了我的思维方式,促进了我个人的正向发展。”如今已经在省城上大学的郑鑫媛至今对当年上初中时的收获依旧感念颇深。
从2013 年至今,六道河中学学生的中考成绩,每年稳居全县第一。
一辈子常怀梦想,立志让更多山里娃享受优质教育
课改改变了六道河中学的学生,他们敢讲、敢问、敢想,阳光而自信。
课改给贾利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认可,各项荣誉纷至沓来:三次登上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先后被授予“中国青少年喜爱的乡村英语教师”“全国十佳现代校长”“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全国首届乡村教育家”“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等多项殊荣,还得到了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副总理刘延东以及国务委员、公安部长赵克志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赞誉。
如今,每到周一早晨,在县城公交站,身穿六道河中学校服的学生等车去上学,成了当地民众“见怪不怪”的一道风景。
远离县城、燕山脚下的六道河中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孩子们周一返校,周末回家。
不同于合校初期时的优质生源外流,现在该校已经成为当地家长最想让自己孩子就读的“名校”。
“今年初一新生,学校所涵盖六道河乡和陡子峪乡的孩子‘小升初’150 人,但新生总数达到415 人。这已经不是乡村孩子‘回流’,而是附近乡镇甚至是县城适龄学生的‘倒流’。”虽然因为给孩子们腾宿舍,原本教师两人一间宿舍挤成了八人一间,但今年8 月份新入职的李颖老师还是很自豪。
“创业难,守业更难。”
贾利民校长深知,一所学校崛起、一方教育振兴,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让教师有所发展、有所收获、有所成长,这也是办好学校的根本所在。
“要让每一名老师迅速成长,有获得感和幸福感。”贾利民在悉心关照学校教师生活基础上,勇于给骨干老师压担子、善于给年轻教师出路子、乐于给专业课教师提高专业素养想点子。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是省城优质校,贾利民通过多方联系,与该校建立帮扶关系。每年,六道河中学的教师可以到该校“跟岗学习”,开阔教师眼界的同时给本校带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了自身专业素质。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南开中学等国内名校,也先后成为了六道河中学的合作学校。
近年来,六道河中学共有42 名教师在全国课堂大赛上荣获特等奖和一等奖,还有100 多人次应邀到全国各地做示范课、讲座交流。
“教师素质提高了,不仅让他们有职业成就感,更重要的是给学校发展带来了后劲儿。”贾利民欣慰地说。
2011 年从西南大学本科毕业后来校工作的徐文思老师,如今已经成长为学校教学骨干。她对贾利民校长对包括自己的众多青年教师的提携和帮助之情念念不忘。
“刚来学校,贾校长就让我担任班主任。当时,每周一他都会给全校新上任的班主任进行专题培训,‘如何提高班级管理成效’‘怎样开展心理辅导’‘与学生家长沟通技巧’等都让我们受益匪浅。”
在实施新课堂改革取得实效的基础上,六道河中学经过几年探索与实践,已经逐步构建起了文化管理、智慧德育、六道课堂、课程超市、动力评价、自助培训等“六大工程”的智慧素养教育模式,走出了以“智慧素养教育”为主体,以“中华传统教育、课堂改革”为两翼的内涵发展之路,形成了管理和顺、德育和美、课堂和乐、课程和悦、评价和畅、培训和融的六道“和”文化。其中,《智慧素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荣获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实践项目。
如今,走进六道河中学,人们不难发现学生们洋溢在脸上的幸福表情,每名学生都自信而谦逊,阳光而快乐。
“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通过自己努力,带动更多同仁,让更多山里孩子能享受到优质教育,并因此得到一个上升通道,开启幸福人生之旅。”贾利民说出了埋在心底的话。
时近中秋,山风送爽。
在新铺就塑胶跑道上进行课间锻炼的孩子们,按班级排成整齐的方队,他们喊出的嘹亮口号在苍翠的群山间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