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培养浅析
2019-01-11江苏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赵 卓 (江苏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更加突现。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及成长特点,对该课程来说,更重要的是结合教学任务,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才能深层次的体现该课程设置的意义。
一、适时整合课程任务,增强学生综合操作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各种基本操作,教材对操作的安排也是循序渐进的,例如鼠标的操作、键盘的操作,等等。对于类似顺序的教程安排,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然而单一的操作教学有时候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而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有些操作过于简单,会造成学习认真程度下降。同时,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些基本操作还需勤加练习,否则,学过的东西会遗忘,因此老师在教学中最好整合课程任务,进行相对综合的教学。另外,在每次课前,老师可以布置一个小的综合操作任务,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鼠标的操作教学时,老师可以融入键盘的操作教学任务。在课程开始前,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新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冬天,然后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关于冬天的图片,并从搜索到的图片中选择一副自己最喜欢的进行下载保存到新建的文件夹,并对图片重新命名为自己的名字。这个小小的任务,融合了鼠标、键盘操作,同时也涵盖了文字输入、文件夹建立、另存、粘贴、复制等操作。这种做法教师可以演示一遍再让学生进行操作,也可以让学生自行操作,随后进行讲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改进,虽然在难度上有所增加,但对于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却十分有效。另外,对于接触了一段时间信息技术的学生,每堂课课前通过这样几分钟的综合训练,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二、强化学科整合,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然而由于信息技术课时等因素,学生的练习时间相对比较少,单单依靠课堂教学,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应用能力提升缓慢且不够全面。另外,如果单纯教授信息技术,那么该课程的设置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信息技术要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或者让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管理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应用它,这样不仅有利于知识点的掌握与自主学习加强,更重要的是锻炼与提升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
例如在进行电子画报课程教学前,学生把最近一期关于《春游》的作文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成电子画报,配三幅春天的图片,版式没有被限制。学生先将作文通过文字录入,在对字体进行选择或者艺术化处理,并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文字的布局,然后进行图片选择,裁剪等操作。许多学生对一些操作还没接触过,学生请教父母或同学。老师再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并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问题,以及演示最快的制作方法。通过这样的学科整合,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大大地促进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
三、鼓励个性发挥,培养学生创造潜力
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强大的工具,在人们的生活工作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其最终目的是在应用的基础上让学生有所创新。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要适当地进行创新引导,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创造意识,为以后的成长打下基础。这方面,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奇特图形设计,或者建立一些基础图形让学生发挥想象任意组合,或者对物体从形状改变与颜色填充上打破常规,并阐述为什么这么做等。
例如苏教版教材涉及的LOGO 语言,就是一个很好地激发学生创造与创新的工具,该语言就是通过程序的编制,来生成图形的一种工具。老师可以开展一些主题图画程序编制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创作。例如以《我的宇宙》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认识与想象,通过LOGO 语言,绘制一幅宇宙图画。由于小学生对世界的认知以及童趣,绘画出的宇宙模样多种多样。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该语言,还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无形中促发了学生的创造意识,为创新创造打下基础。
老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与实现课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