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让幼儿自主游戏更精彩
2019-01-11王群江苏省镇江宜兴市徐舍镇鲸塘幼儿园
文/王群 江苏省镇江宜兴市徐舍镇鲸塘幼儿园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原理之一,更是其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指引着幼教工作者充分认识生活对教育的价值。《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游戏与幼儿生活密不可分,回归生活的游戏更能满足幼儿的发展和需要。下面,笔者从小班几则游戏案例出发,谈一谈基于生活的自主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
一、真实生活环境是自主游戏主题生发的源泉
背景:春去秋来,每天晨间、饭后在田间村落的园外幼儿园菜地里散步已成为孩子们生活的一个环节,也是他们最喜欢的日常活动。孩子们在这里感受季节的变化,体会丰收的喜悦。
实录:一天,教师带着孩子们来到园外散步,看见菜地里圆溜溜、白花花的大萝卜,孩子们兴奋地叫着。轩轩蹲下来,瞪大眼睛撅着小嘴对萝卜说悄悄话:“萝卜萝卜,你长大了!我要把你拔起来!”跳跳听见了,指着身边的萝卜说:“这个萝卜最大!先拔它吧!”诺诺跑过来,旁边几个孩子也围了过来,在诺诺的带领下,几个人不约而同地边笑边唱:“拔萝卜!拔萝卜!哎哟哎哟拔不动……”歌声刚落,小马最先说道:“我是小老鼠!”跳跳抢着说:“我是小黄狗!”诺诺笑着说:“我是老奶奶!”……角色很快被分配完了,轩轩小脑袋耷拉了下来,表情沮丧。教师抚摸着他的脑袋问道:“轩轩怎么啦?”只听他轻声说道:“我也想当小老鼠!”小马走过来拉住轩轩的小手:“轩轩!我们一起当小老鼠吧!”轩轩立刻露出了笑脸。《拔萝卜》的表演就此开始啦!表演结束,一个偌大的萝卜也被顺利拔出来了,几个人你争我抢抬着大萝卜回到幼儿园。诺诺说:“老师,明天我还要来拔大萝卜!”“我也要来!”“我也要来!”轩轩也兴奋地说:“老师,我也要来。明天让我也抬一下大萝卜!”……
教师的思考:适宜的游戏环境是开展表演游戏的基础,是引发孩子自主表演的良好契机。生活中的自然环境是最丰富、最鲜活、最灵动的游戏场景。菜地里的大萝卜一下子让孩子们联想到“拔萝卜”,他们完全沉浸在富有浓浓生活气息的自然游戏环境中,孩子们是主动的学习者,他们不需要观众,如此生动自主的表演就是他们最快乐的游戏。《指南》指出:“注重幼儿实践活动,组织教育活动应根据不同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周围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作为观察者、支持者的教师,感受孩子游戏快乐的同时,也体会到意犹未尽的孩子们要玩得更开心,还需要解决环境优化、角色分配、材料支持等方面问题,这些问题还是要抛给孩子们去解决。
二、真实生活情境是自主游戏情节发展的来源
实录:“娃娃家”里,“妈妈”贝贝两只手捏起脸盆里毛巾的两角,在盆上方晃来晃去,还不时用小嘴吹几下。一边的“爸爸”宸宸瞪大眼睛好奇地问:“你在干什么呢?”贝贝说:“你看水太烫了,会烫到‘娃娃’的,这样水会冷得快一点。”“噢!”宸宸恍然大悟地点头回应。贝贝又不由自主地加了一句:“我妈妈就是这样做的。”一会儿,贝贝开始帮“娃娃”脱衣服了,裙子太紧了,就喊身边的宸宸:“‘爸爸’,快来帮个忙。”两个人你拉我扯,终于把裙子脱了下来。“爸爸”在一边两手抱着“娃娃”,“妈妈”一手端着盆,一手拿着毛巾,有模有样地在“娃娃”小屁屁上擦来擦去。洗好后,贝贝小心翼翼地把“娃娃”平放在小床上,一边用小手示意一边轻声地说:“‘娃娃’要睡觉了,嘘!”“娃娃家”里突然就安静了!只见贝贝一边嘀咕一边四下寻找着什么:“小毛毯呢?天太冷了,被子太薄会感冒啊!”找了一圈,贝贝的眼神停留在一旁的教师身上,教师及时伸出援手,把身上的围巾递给了她。贝贝欣喜地露出笑脸,连声说“谢谢!”她给“娃娃”轻轻盖上小毛毯,宸宸一起帮忙,并对着“娃娃”说:“‘娃娃’快闭上眼睛吧!”“我的小宝宝快要睡觉,我的小宝宝快要睡觉……”动听的歌声从贝贝口中传出来,宸宸也跟着唱了起来。“娃娃家”旁的烨烨顺势往地上一躺说:“真好听,我也要睡觉了。”
教师的思考:看似简单的一个游戏情节,却透露出贝贝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让“爸爸”一下子就折服了,“妈妈”对“娃娃”细致的爱表现得一览无余,她那动听的歌声还引起了别的孩子的共鸣。依托已有的生活经验,游戏中的“妈妈”特别能干,她和“爸爸”会合作、会创新,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是那么有模有样。这便是“游戏和生活独特价值”最美的体现吧。孩子们的自主游戏全都来源于自己的生活,游戏情节发展就如生活再现一般。孩子游戏的背后,教师是一名聆听者、欣赏者、助推者,相信孩子、支持孩子,他们的游戏才能更精彩。
三、真实生活经验是自主游戏新经验探索的基础
实录:今天是孩子们第一次玩“竹蜻蜓”,小家伙们拿到新玩具都按耐不住兴奋。小马说:“这是什么呀?”贝贝说:“这个怎么玩呢?”宸熙说:“老师,我看有点像一架小飞机”……“我知道!我知道!这叫竹蜻蜓!”奇奇激动地大声告诉大家:“我看见大班的哥哥玩过。”大家还在你看我我看你,琢磨怎么下手时,奇奇已经先有模有样地玩起来了。只见他侧着脑袋,小眼睛一眨不眨,睁得可圆了。他先用手指捏住竹筒上的转轴,再把拉线绕在竹筒的外面,接着把竹片装上去,握住线的另一端,吸了一口气又停顿一下,猛然一拉,竹片快速地转动——“啪”的一声就掉到了地上。这次“试飞”很显然没有成功,但一边的同伴们已经流露出羡慕的表情。奇奇的尝试失败了,可他一点儿也不气馁,边动手边说:“再来一次!”只见他格外小心翼翼地绕着线,稳稳地装上竹片,还用力地往下压了压。这次他不是一下子用力拉线,而是由慢到快地加速,只听“呼”的一声,竹片从同伴们面前飞了出去,飞得老高老高的!这下可把奇奇乐坏了,他高兴地在场地上又蹦又跳,仰着头激动地喊着:“飞起来喽,飞起来喽!”孩子们都被奇奇的成功感染了,也都激动地鼓起掌来,有的孩子还跟着奇奇一起边跳边喊着!围观奇奇的同伴又多了起来,有的在仔细观察,有的在自我摸索,有的在虚心请教,还有的叫奇奇代劳,他们相互研究着、讨论着、尝试着。钰儿的竹蜻蜓在奇奇的帮助下也飞起来了,看她的小脸激动得绯红;一旁观看的安然尝试了两次也飞了起来……能飞起来的竹蜻蜓越来越多。最后大多数孩子的“竹蜻蜓”都开启了“飞行”模式。奇奇和钰儿先玩起了比赛,看谁的竹蜻蜓飞得远,不一会儿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他们不再仅仅比谁的飞得高,还比谁转线快呢!只听见场地上掌声、赞叹声、欢呼声越来越多,一浪高过一浪。半个小时的游戏时间过得真快,孩子们都恋恋不舍地不想回教室,纷纷说道:“老师,明天再来玩竹蜻蜓,太好玩了。”
教师的思考:活动之前,我对小班孩子玩“竹蜻蜓”的信心并不大,因为首先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新玩具,他们还没有相关的生活经验;其次“竹蜻蜓”的玩法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有一定难度,如手部力量、手眼协调能力,拉线时速度的把握等,我预想没几个人会玩起来,打算经过简单地讲解和示范,给予孩子一些经验再让他们去探索。但奇奇以前见过大班小朋友玩,有了初步的生活经验,他信心满满地大胆展开了探索。在他的带领下,同伴们尝试和挑战的欲望被点燃,有的看他玩了几遍也学会了;有的反复尝试好多次还未放弃,直到竹蜻蜓能飞起来。整个过程每个孩子表现都非常积极,他们的探索能力、交往协作能力、动手能力及良好的情绪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发展。我看到,鼓励孩子在自主游戏中敢于尝试新经验的探索,还是要唤起孩子已有生活经验,多给予等待、信任,多让孩子自主尝试和探索。
回归生活,孩子在游戏中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期待与孩子们的共同生活能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萌生更多游戏的乐趣,追寻更多快乐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