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贝的心思你来猜
——对幼儿“说谎”行为的探究

2019-01-11孙俊江苏省省级机关实验幼儿园

幼儿100 2019年15期
关键词:贴画玩具错误

文/孙俊 江苏省省级机关实验幼儿园

很多儿童心中都隐藏着放羊娃那种说谎的冲动,但由于每个幼儿所处的环境与家庭教育方式不同,因而他们的行为亦有所不同,其说谎的原因及种类也不同。很多家长不理解说谎行为其实只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而是认为孩子说谎就是错误的。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说谎时会去批评、责骂甚至是惩罚孩子。但他们没有想过孩子究竟为什么说谎。家长发现孩子说谎之后,首先应该弄清楚孩子说谎的原因,再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去引导幼儿。

一、说谎行为的不同类型

(一)无恶意的说谎行为

1.满足心理需求。

幼儿不能把想象的事物和现实的事物清楚地区分出来,有时会把想象的事物当成真实的。例如,当幼儿看见别的孩子买了一个新玩具,便幻想自己的父母也给自己买了新玩具,但是没经过深思熟虑,就将自己的幻想说出来。幼儿看到别的孩子受到老师奖励而被父母夸奖,自己也幻想那样,于是跟父母说自己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2.遗忘错误。

当幼儿犯错后,要及时引导幼儿认识错误。否则,当幼儿注意力被分散后,他可能就不记得自己是否已经认错了。例如,我在幼儿园实习时发生过这么一件事:午睡结束,一个孩子穿好衣服后向老师的办公桌走去,拿起桌上的一本书,但是我的手机就放在书上,那个孩子一拿,我的手机就掉在了地上。当时我正在叠被子,没太在意。后来听见另一个孩子说:“你把老师的手机摔环了。”于是我过去看,手机没坏,不过我新买的手机壳坏了。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带班老师。带班老师第二天让那个孩子来跟我说“对不起”。等到玩区域活动的时候,带班老师问我那个孩子有没有跟我说“对不起”,我说没有。于是带班老师去问那个孩子,孩子表示已经说过。老师便让孩子当面跟我说“对不起”。

(二)恶意的说谎行为

1.否认错误。

幼儿在犯错之后会因为想要开脱责任、逃避惩罚而否认错误,这一类的说谎往往是由于恐惧心理造成的。在吃午饭时,一个孩子因为挑食,把不喜欢吃的东西夹到桌子中间的大盘子里。教师看见了,就问孩子:“是谁夹的?”其他孩子表示是那个孩子夹的,但是那个孩子表示是别的孩子夹的。

2.取悦他人,满足虚荣心。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能够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所以有时他们会通过想象来满足自己被表扬的心理需求。一次,班里开展了评比好孩子的活动,凡是被评上的孩子都可以得到一枚小贴纸作为奖励。有一个孩子没有拿到贴纸,但回去后他对妈妈说自己被评上了好孩子,并要求妈妈兑现给他买奥特曼玩具的承诺。为了得到心仪已久的玩具,他说了谎。

3.歪曲事实。

有的幼儿为了达到自己不正当的目的,会故意说谎,不愿意承认错误,从而歪曲事实。我看到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孩子看到老师的贴画很漂亮,很想得到它,可是,他没有像别的小朋友那样,被老师表扬贴上了那个贴画。他便趁着老师不注意,把那个贴画拿走了。后来老师发现贴画不见了,并在那个孩子身上发现了,老师问孩子那个贴画是哪来的,孩子说是别人送给他的。

二、关于幼儿不同种类的说谎行为分析

(一)无恶意的说谎行为

1.容易将幻想与现实混淆。

这一类型的说谎行为我在幼儿园遇见过不少。比如幼儿看见别的孩子买了一个新玩具,便幻想父母也给自己买了新玩具,但是没经过深思熟虑,就将自己的幻想说出来。这样的行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说谎,是幼儿分不清现实与幻想,导致自己出现错误的行为。这种现象随着幼儿的长大而减少。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幼儿身上最常见的说谎行为,往往是因为他们的记忆不是很精确,回忆时往往歪曲事实,将幻想与现实混同,而且幼儿的理解能力不强,容易造成认知不足或者理解错误,从而使说出的话不符合真实的情况。这种谎话与意志品质并无关系。

2.注意力易被分散。

发生这件事的时间,正好是区域活动时间,幼儿可能是为了尽快玩游戏,幼儿的心智发展、认知发展都不是很成熟,没有办法“一心二用”,当时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游戏上,没有注意到老师在说什么,等到他停下手中的动作,才意识到老师在说什么。

(二)恶意的说谎行为

1.开脱责任,害怕被批评。

这是幼儿害怕被老师批评而说的谎,幼儿会否认错误,严重一点会嫁祸给别人,这种现象成人也有一定的责任,如果幼儿知道说了实话后得到的是批评和责怪,幼儿自然不会说实话。但是如果幼儿知道说实话之后得到的是老师、家长善意的教导和耐心的说教,孩子就不会说谎话,而会把事实相告。

2.为得到成人表扬或满足虚荣心。

这个幼儿为了达到目的,得到自己心仪的玩具,对父母说了谎。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得到父母的奖励,造成幼儿这种行为的始作俑者是家长。家长为了促进和鼓励幼儿去表现,去获得奖励,而单纯地采用物质手段,对幼儿说“只要你……,我就给你买……”,这样做有时候是可以让孩子有更好的表现。但如果孩子没有获得好的表现或者奖励呢?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为了得到心仪的玩具,孩子选择说谎,这是成人间接造成的。为了避免这种说谎行为,父母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为了省一点教育孩子的时间,而采取物质手段,这样只会“赔了夫人又折兵”。幼儿没有从老师那儿获得奖励,反而因为说谎从父母那获得心仪的物品,只会让孩子觉得,要得到自己心爱的玩具,不用拼尽全力去争取表现,不用去得到老师的奖励,只要说一个谎话,就会心想事成,这样会养成孩子的坏习惯。孩子为了达到某种愿望或者掩饰错误而说的谎话,这种说谎行为多出现在5岁以上的幼儿身上。为了得到大人的赞赏和奖励,还有可能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导致幼儿出现说谎行为。换言之,这种说谎行为多受大人的影响。

3.为达到不正当目的夸大、歪曲事实。

那个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贴画而说谎的孩子,他这样的行为已经较为严重了。孩子的说谎行为已经变成一种有意识的,只为满足自己的说谎行为。他为了得到自己心爱的东西,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会歪曲事实,会夸大事实。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辩解,是“反应快”,是“聪明”,这样不会被老师责罚、批评。其实并不是这样,这种说谎行为不能像为了害怕而说谎的情况那样,只是给予提醒,给予正确的教导,对于这种情况的处理要稍重一些。

三、应对、解决方法

(一)针对无恶意的谎言

1.要多注意区别幼儿说谎的缘由。

在幼儿犯错时,不应该只知道指责幼儿,要引导幼儿说出说谎的缘由。

2.引导幼儿经常说出自己的意愿。

要与家长沟通,引导幼儿勇敢表达自己的意愿,即使是暂时看来“不合理”的意愿。

3.帮助幼儿理解事物或事件的真相。

幼儿有的时候分不清现实还是想象,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帮助幼儿区分真实发生的事件和想象出来的事件。

4.不可一味批评幼儿的说谎行为。

教师和家长要善于分析幼儿说谎的原因,区别对待有意与无意的说谎行为。

5.及时处理幼儿说谎的行为。

对无恶意谎言要及时疏导,让幼儿了解真相,知晓道理。

(二)针对恶意的说谎行为

1.引导幼儿犯错了要及时承认。

要告诉幼儿,每个人都会犯错的。让幼儿明白犯错时应该及时承认错误,从而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2.引导良好的行为,强调诚实的重要性。

父母才是孩子们最强大的榜样,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了让孩子将来成为一个诚实不说谎的人,父母要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诚实有信的人,更要创造一个让孩子敢说真话的环境。这样才使孩子和大人之间没有谎言,只有“诚”。

3.家长不应该采取物质手段让孩子争取好的表现。

孩子选择说谎来得到自己心仪的物品或达到目的,久而久之会成为习惯。孩子获得某种荣誉时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但不可以让孩子以为“奖励”是“表现好”“得奖”才会有机会得到的。

4.面对幼儿的说谎行为,奖惩要适度。

在发现了幼儿的说谎行为后,要给予幼儿一些适当的惩罚。若幼儿及时承认了错误,也可以给予幼儿一些口头鼓励,适当地表扬幼儿。

5.家园合作。

教师和家长是最好的合作伙伴,都是为了孩子能够更好地成长。所以,在面对幼儿说谎的现象时,家长与教师要多沟通。教师也要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幼儿的说谎行为。

综上所述,为了让孩子将来成为一个诚实的人,父母要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诚实的人,更要创造一个让孩子敢说真话的环境,这样才使孩子和大人之间没有谎言,只有“诚”。家长和教师面对幼儿的说谎行为,要辩证看待,不能盲目地认为说谎就一定是错误的。因为家长与教师的态度对幼儿的说谎行为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所以家长与教师一定要共同携手合作,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够更加快乐、健康地成长。

猜你喜欢

贴画玩具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贴画送给好爷爷
布贴画欣赏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有趣树叶贴画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不犯同样错误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可爱的错误等

幼儿100的其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