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政课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教学的“五课联动”机制构建*
——以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为研究视角
2019-01-11丁桂馨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丁桂馨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1世纪的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正成为挑战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此时代背景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国家绿色发展能力成为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培养大学生“三观”的思想阵地,强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涵养大学生的生态人格,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生态文明建设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庞大理论体系。思政课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依据,由于其理论上高度凝练的特征,无法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完整体现在教材体系中。这是该主题教学内容在教材结构中隐性存在的客观原因。但教学者可以在不改变教材大纲结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教材资源,从整体性视域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教育有机融入五门课程,做到精炼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使其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彼此呼应、衔接,形成一个内在逻辑严密的“五课联动”教学体系。既为该主题的教学内容提供严谨系统和具体丰富的知识体系,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也在教学方法上寻求突破,为该主题教学实效性的提升提供教学策略的参考,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一 结合各门教材的大纲体系,全面融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确立各门课程讲授内容的知识范畴,在教学内容层面实现“五课联动”
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是4+1 模式。除“形势与政策”外,其余4 门课程都有固定的教材,且在2018年全部完成了最新版本的修订。因此,高校思政课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教学的“五课联动”机制构建研究也应建立在该版本教材的基础上。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应着重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深邃的生态思想有机融入教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专门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始人基本思想、训练大学生哲学思维的课程,应着重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生态文明范式的认识论、实践方法论透彻阐释。具体而言,应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人类文明发展对自然依赖的思想融入第一章“物质统一性”;将《自然辩证法》关于包括人在内的自然万物彼此作用、皆统一服从于自然规律的辩证唯物自然观融入第一章“事物的联系与发展”;将《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关于人类实践的主体性展现与自然世界本体性支撑的辩证关系融入第二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将马克思“劳动”概念所蕴涵生产力的生态维度融入第三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将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的生态批判融入第四章“生产剩余价值”的论述中;将马克思新陈代谢理论的生态指向与制度批判、未来生态实践构想的社会方案,以及当代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西方发达国家污染产业转移、生态问题转嫁、生态技术垄断、生态历史责任推卸[1]等行径的批判,融入第五章“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以揭示资本主义既无诚心、也无能力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客观现实;将马克思辩证科技观所揭示的科技发展与生态问题解决内在逻辑关联的思想融入第六章“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将马克思恩格斯终其一身所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思想放入第七章“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通过以上章节的具体阐释,可以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所蕴含的对人类文明发展具有永恒启示价值的生态思想全面融入教学过程。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应着重将党的生态文明思想发展史有机融入教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应以党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立场根本遵循的视角出发,阐发建国以来党的生态文明思想与建设实践的内涵演进,从而将党生态文明思想萌芽、形成、丰富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呈现出来。具体而言,需将毛泽东的生态文明思想融入第四章;将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第五章;将江泽民、胡锦涛的生态文明思想分别融入第六章和第七章;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第八章;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式”战略路径的内涵融入第十章;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要求与现实举措融入第十一章;将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融入第十三章;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融入第十四章。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应着重将近代以来我国生态环境史实有机融入教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应本着激发大学生生态忧患意识的视角出发,着重讲透近现代中国的生态环境史实。这是引导大学生形成强烈环境危机意识的史学基础。具体而言,应将列强军事入侵、资源掠夺造成近代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史料融入第一章;将左宗棠戍边西北时的生态建设举措融入第二章;将日本实施三光政策、采用细菌战和化学战造成的生态恶果、抗战时期大后方难民移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融入第六章;将新中国成立初期生态生产力低下、大跃进运动中毁林炼钢造成的生态失衡融入第九章;将改革开放初期,西方污染产业梯队转移的生态帝国主义史实融入第十章;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取得的成就、遇到的现实挑战融入第十一章。教学过程中有一点值得注意:为了教材体系的完整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后半部分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有重叠;为了节约课时,避免内容重复,《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应坚持从党的生态文明思想发展史的视角取舍教学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则应坚持以阐释我国生态环境史为衡量标准组织教学内容,形成各有侧重的有机整体。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应着重将传统生态智慧以及当代生态公益内涵和生态法治建设有机融入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从生态文明建设文化软支撑与法治硬约束有机结合的视域出发,将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范式的道德修养与法治观念确立为教学目标。具体而言,应将中华传统文化君子人格内向超越的精神内涵融入第一章,以消解物质主义对大学生心智的侵蚀,引导大学生树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成功观、幸福观,形成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人生观;应将我国“天人合一”传统整体主义生命观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呵护融入第三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将我国“尽物性”传统生态伦理观的丰富内涵融入第五章第二节“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伦理文化。其所蕴含丰富而深刻的生态伦理道德,是构成中华文明先进基质的重要基石。这是保持中华文明五千年延绵不绝的深厚智慧,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之一。通过将中华文化超越时代局限、值得今人珍视的这些生态智慧融入教材道德部分的教学,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生态文化自信,为我国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提供深厚的文化价值理念支撑。此外,应将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和环境公益活动的理论与实践要求、绿色消费的内涵精神融入教材第五章第三、第四节;将我国新时代全面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系统举措融入第六章。
(五)形势与政策应着重将生态文明建设最新国内外动态有机融入教学
形式与政策课应以专题讲授的形式,从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视角,结合现实案例,将发达国家的生态科技创新动态和环境保护新实践、我国颁布实施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战略新举措讲解到位,使大学生深入了解当今世界舞台各国绿色发展能力竞争的现实态势,体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艰巨性、开创性,深刻领会党推进生态文明历史生成的实践魄力。
二 结合各门课程讲授内容的侧重点,运用与之匹配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策略层面实现“五课联动”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教育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直接影响该主题教育能否达成预期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学者必须从教师(阐释者)和学生(接受者)二者共有的视域来审视教学实践。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认知能力、知识结构、思维特点、学习习惯、职业关切的基础上,教学者应从教材、学生、社会多重视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策略层面实现“五课联动”,以多维路径达成师生的视域融合。提升大学生对教学者讲授内容的理解、领悟与价值认同,从而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内化为信念,达成该主题教育的教学目标。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宜采用理论阐释与史料讲述相结合的方法,再现伟人的历史视域,拓展当代大学生的有限视域
思想理论的科学真理性是人类思维活动共有的价值诉求。让大学生充分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始人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性,为其科学的理论魅力而折服,从而将其内化为理想信念,以真知指引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实践必须坚守的目标。然而,由于时间间距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疏离感。同时,思政课教材作为授课依据,限于篇幅,无法对经典理论产生的相关背景做细致交代,使得伟人深邃而宏阔的历史视域无法被当代学生透彻地领悟。因此,教学者必须深刻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理论内核、将之准确融入教材各章节,阐释其生态思想的同时,也应深入挖掘马克思恩格斯所处时代的总体特征、社会环境以及人物生平、际遇,甚至心理活动。通过史料佐证,辅以丰富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图文并茂再现伟人生态思想理论创构的历史背景与个人特质。教学者以理性思辨的逻辑阐释和生动有趣的史料讲述相结合的方法,用浅显易懂的话语风格,将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元典文本的生态内涵阐释透彻,再现科学理论出场的内在发生逻辑。使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教学成为一个理论创构者的历史视域与阅读者的当下视域相互融合的开放性过程、文本(思想)现实意义创生的动态过程。使认知活动中,人理解的“视域就是运动性的和开放性的”[2]这一本质特征得以展现,激发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力,促其深刻领悟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所具有的时代穿透力与现实解释力。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宜采取理论学习与实际践行相结合的方法,于实践体验中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道德意识、法治观念的知行合一
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学习的同时,应强化与创新实践教学,“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感受到生态文明行为教育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观照自己的认知和行为,并有意识地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4],促其课堂学习所初步形成的生态文明道德意识与法治观念进一步得以强化、巩固、发展。
首先,教学者应充分利用校园实践资源。一方面,充分利用好校园环境资源。教学讯息的及时纪实性、身边感受性是提升实践教学吸引力的奥妙所在。教学者应组织、引导学生以生态文明范式的审美标准观察整个校园及周边,审视、识别和分析校园建设存在的生态问题。教学者对这些问题背后所折射出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做出深入透彻的阐释,鼓励学生思考符合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生态校园构建方案,并由小见大,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索我国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城市绿化与园林规划行业标准应坚持的原则与方法论创新。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校园的部门资源。由教学部牵头,与学生工作处开展跨部门协作,将体现生态道德与绿色消费的行为规范纳入大学生日管工作,信息反馈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同时将生态文明公益活动和法治宣传纳入各个学院志愿团工作考核范围。其次,应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与专业实践基地,引导学生以项目的形式,在寒暑假期间开展社会实践调研。开学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调研成果汇报与评价。这一实践教学思路的优势在于,无论生源来自城市还是乡村,只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与知识,都能在从小熟知的人文地理与社会环境中挖掘出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问题或主题。这一实践调研方式不仅保障学生调研的人身安全、降低学生调研的经济成本,而且能较好地保障实践调研的效度。此外,作为非专业课,思政课在缺乏专项实习经费与基地的情况下,授课老师应主动联系学生所在学院,依托学院专业实习的机会,适时推进生态文明实践教学的开展。
(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宜采取“两面提示”法,通过议题设置,于开放式探讨中,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党生态文明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生态文明思想教学之所以宜采用“两面提示法”,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环境现状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复杂问题。虽然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的共同挑战。但实践中,西方大国以自身的部分“绿化”为依据所形成话语优势,强烈地冲击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体系。思想理论的时代价值在其为现实问题提供解释框架、解决方案。而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伴随的生态环境恶化正成为拷问党的生态文明思想现实效度的问题。在此生态环境问题话语格局下,单纯正面阐释党的生态文明思想发展史,容易让大学生感受被洗脑的嫌疑,不易让学生彻底信服。
因此,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关于党的生态文明思想史的教育教学不能回避现实。教学者必须结合大学生能够感受到的中外生态环境客观现实,将萦绕在学生心头的疑惑直接坦然地设置为议题。通过“为什么欧美国家拥有碧水蓝天?”“为什么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中国水不够清,山不够绿,天不够蓝?”“为什么我国1972年就建立了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1983年将保护环境列为基本国策,环境保护制度起步这么早,却没达到预期效果?”等反映客观现实的问题提出,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通过正反两方面论点、论据的激烈讨论,于开放式探讨的过程中,激发大学生对党生态文明思想发展史有关现实问题的兴趣,进而在自主探究中寻找答案。
“两面提示”法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学者必须吃透当代环境问题本质。正视、直面我国生态环境的严峻态势、客观承认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建设成果的同时,教学者必须将近代以来国际环境问题成因的历史脉络、历史责任讲解透彻,将马克思关于生态问题的资本主义制度批判引入现实剖析,将西方发达国家气候国际合作中的自私推诿行为深刻地剖析到位,将社会主义国家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背景与赶超型发展战略现实选择的内在张力呈现出来。教学者于循循善诱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大学生看到西方发达国家拥有生态技术创新的先发优势时,更能深入地察觉发达国家局部“绿化”背后的生态帝国主义与生态技术垄断行径,领悟党实施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艰巨任务,从而全面深入地理解、把握党生态文明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内涵,并立志为国家生态科技创新事业而奋斗。
(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应巧妙运用说服策略,引导大学生从个人利益与社会担当的双重视角发现学习生态环境史实的当代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生态环境史的教学难度在于生态史实影响的隐蔽性,使得大学生难以发现学习的现实意义。而霍夫兰关于态度转变的心理学研究表明,说服效果的生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播内容的有益性。受众一般不会去关注以己无关的话题。有益性内容又可以通过运用“积极”诉求和“消极”诉求来刺激受众。[5]这一研究成果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教学的启示意义在于:教学实践中,教学者应充分运用说服策略,将生态史实与当代生态事件有机糅合,在阐述生态史实的历史影响时,由远及近,适度将当下类似的生态事件阐发,通过恐怖而真实的生态事件链,强化感性认识,引导大学生对发生在过去充满“遥远”感的生态史实与当下切身感受到的生态事件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形成深刻的生态危机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在未来的事业发展中,时刻绷紧生态安全这根“绳”。具体而言,第一章在阐释列强军事入侵所伴随的资源掠夺和环境破坏时,不仅要以准确的数据列举战争年代帝国主义生态掠夺的史实;更要结合当代新世情,将和平年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资源出口自主权、议价能力的打压等生态掠夺行为的新变种阐释清楚,引导学生形成自然生态领域的国家主权意识。第六章讲解日本侵华细菌战和化学战造成的生态恶果时,应结合当代核电站泄漏、化工厂爆炸等事件,将生态灾难的显性、隐性、滞后性恶果呈现,使学生形成强烈的生态人身安全意识,进而认同生态问题上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客观现实,反对一切形式的生态恐怖行为。讲解抗战时期大后方难民移垦、大跃进毁林炼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时,应结合当代国家退耕还林制度实践,引导学生形成按生态规律推进经济发展的科学精神。在第九、十章讲解新中国初期生态生产力低下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压力、改革开放初期西方污染产业梯队转移的史实时,将未来愈来愈激烈的生态科技领域国际竞争所蕴含的职业发展前景引入教学范畴,引导学生自觉地树立生态科技创新事业的职业理想。
总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应通过说服策略的应用,引导大学生从个人利益与社会担当的双重视角发现学习生态环境史实的意义。
(五)形势与政策课应通过多感官刺激教学法,以直接陈述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动态
形势与政策课由于课时少的特点,教学者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该主题教学的内容阐释到位。为此,教学者应充分运用高校图书馆数据库资源的有利条件,择优翻译关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成功经验的外文文献融入教学内容,打破空间局限,以中外比较的开阔视野,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利用丰富的网络媒体信息资源,做好教学所需视频、图像信息的搬运与挖掘。通过视频、图像、幻灯片、文字材料的有机组合,以直接陈述的方式,引导大学生视觉与听觉的多感官协同参与教学过程,快速掌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重大举措、国际生态建设的最新动态。
值得注意的是,五门课的教学策略选择是相对的。教学过程中,无论运用哪一种教学策略,教学者都顺应时代变迁,把握“互联网+”,打造“数字化”教学媒介[6],将课堂面对面讨论与课外网络平台讨论有机结合,将自主参与式教学方式始终贯穿整个五门课的教学过程,避免理论阐释的自说自话。教学者通过创建微信群、QQ 群,推送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优质公众号,将生态时事、生态热点问题设置为议题,引导学生的课外自主思考、讨论,并及时做出回应,将价值引领、理论剖析融入其中,于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达成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教育目标,使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范式的主体性思维能力得以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