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师范生从生到师角色转换策略研究*

2019-01-11宋佳珍辛欢欢贾云贺许书博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教书育人 2019年36期
关键词:微格教师职业师范生

宋佳珍 辛欢欢 贾云贺 许书博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一 师范生角色转换困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教师专业知识积累

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可的教师专业知识标准,是美国学者科勒(Koehler)和米什拉(Mishra)于2005年提出的TPACK能力,其框架主要包括:三个核心要素——学科内容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和技术知识(TK);四个复合要素——学科教学知识(PC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师范生对于教育技术知识的掌握水平不断提高,然而相应地忽视了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学法知识的学习,各师范类高校对于师范生的课程安排比重也有失妥当,具体表现在:学生在日常教学练习中能够使用多种教学设备、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呈现教学内容,但教学中缺乏教授学科内容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的运用上显得生硬,不能灵活有效处理真实课堂上面临的问题;师范类高校在课程安排上,比重明显偏于学科教学知识课程,教育学理论课程偏少,基本为多专业的大班公共课、考查课,教学法课程开设比重大,但在课堂上注重教学方法理论的学习而相对忽视了学生们练习以至灵活运用的过程;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核心要素的缺乏,师范生在复合要素的理解上会产生疏漏,运用时也会僵硬。师范生的知识学习与高校的课程设置上都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状态。

(二)教学实践能力培养

教学实践能力主要分为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以及教学监控能力三个方面。针对这几种能力,高等师范院校对本科师范生的培养主要集中在课堂说课、微格教学和教学见习实习这三种形式的活动上。

近年来,为了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普通师范院校对师范生说课课程的安排比重在不断上升,课程的内容在不断地丰富,师范生能够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说课。但这种模式有着不能被忽视的缺陷,即师范生仍没有将理论的知识、说课的内容运用到教学实践过程中。与此同时,微格教学也显示出一些问题:师范生只注重课上的教学表现,忽视了日常的主动训练,使教学过程流于形式;微格教学理论知识与实际训练相脱节;教师没有及时地进行监督反馈。在真正的见习实习过程中,由于前两种活动的不尽如人意,师范生往往没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并且会尽量减少上台讲课的次数,加之学校的见习实习安排次数少,监管与考核制度不完善,就容易致使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缺失。

(三)科研创新能力提升

在由生到师转变的现阶段,对师范生创新能力的检验主要体现在科研立项和毕业论文两部分。

当前,师范生在科研立项过程中,主题的选定、参考文献的提供、信息的搜集以及创新意见的提出等方面均体现出对指导教师的依赖性过强,反映出其主动性的缺乏。除此之外,部分学生为了迎合社会对本科生的要求以及对考研加分项的过度“关注”,其科研创新目的性过高,功利性过强,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浮于表面,没有深入挖掘课题内涵,致使最终成果的实用价值不高,创新意义不大。部分高校对本科生科研创新的重视程度不够,师范生科研项目方面投资少、平台小,缺乏专业系统的研究指导以及良好的研究环境。

本科师范生毕业论文问题主要体现在:论文抄袭行为屡禁不止。本科生写作能力差、基础薄弱、知识结构不完整的弱点,导致论文的科研方法选用不当,搜集的信息偏离论文主题;更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高校论文指导教师负责指导的学生数量过多,导致精力分散,且部分指导教师自身科研创新能力存在不足,给学生提供的参考意见使用价值不大。

(四)教师职业认同感提升

在信息时代,社会对教师的专业性要求日益增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也在不断地被社会各界所看重,但与此同时,其经济收入没有获得显著增长,并且近年来教师虐童、受贿事件频发,对于教师职业的声望也有一定的影响,从而无形中给师范生的职业心理上添加一层外部压力。而当前教师资格考试认证制度的改革,让师范生看到了国家对高素质教师的需求与自身水平之间的差距,由此产生畏惧和躲避的心理。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差异,还体现在性别、家庭背景、高校课程设置与观念传递等不同的方面。

二 策略研究

1 应着力提升师范生TPACK知识能力.

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管理层应注重和TPACK 知识能力相对应的专业课程学时比重的平衡,突出不同专业各自优势与特色,将教育学理论课程“小班化”,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课程目标;教学法课程中理论学习与实际操练并重,给予师范生更大的发展空间;注重学科教学、教育理论和教学技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联系与融合,并以此作为师范生知识能力培养的评价标准。高校管理层也应意识到师范生从学生身份向教师身份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点需体现在课程设置中,以适应不同阶段师范生专业发展的不同水平。

师范生自身也需要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根据应达到的专业知识积累水平以及目前自身实际状况做出自我分析,总结自身优势与不足,突出学习重点,学会灵活运用TPACK所对应的知识进行课堂教学,以寻找并最终形成自身的专业优势。

2 本科师范生校内课程实践及校外实习见习需做出相应调整

课堂说课以及微格教学均离不开理论知识和自身实践,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整体与部分相结合,将整体理论知识目标拆分为阶段目标,理论学习与实际操练穿插进行,期间教师及时对师范生进行反馈与评价,阶段性教学结束后,再对师范生进行整体的总结性考核与评价;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需相应地提高教学艺术、教学策略等具有实践意义的课程内容的比重,以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此外,我国学者创新性地将说课与微格教学结合起来,说课内容即微格教学内容,微格教学成为说课后的教学训练,保证了师范生准备的教学过程的连续性,突出了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有利于师范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师范生见习实习的过程,是其真正进入学校教学工作中的过渡。高校需要给予师范生更多的指导,在准备过程中,帮助其制定计划、明确目标;入校后及时与见习实习班级教师交流,获得情况反馈;完善见习实习考核与评价制度,并将其与学业成绩挂钩,提升师范生对见习实习的重视程度。另外,目前许多师范院校本科生实习期在大四上半学年,师范生正面临考研与就业双重压力,对于实习则疲于应付,建议高校根据现状,通过增加各学年见习实习次数,适当减少大四上学年实习时间,对见习实习活动进行结构化的改革,以促进师范生逐步深入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体验入职后的工作状态。

3 将更多的关注投入到师范生科研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上

师范生需意识到,在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上应把提升自我价值放于重要位置,减少功利性,通过增强科研项目的实用价值和创新价值来显现自身专业素养。指导教师应明确,在科研立项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主要起引导和辅助作用,通过教师激励与指导,学生产生研究热情,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科研过程当中。创新步伐缓慢的部分高校也应加大对本科生科研创新经费的投入以及经费投入结构的合理安排。

在处理毕业论文的问题上,高校有责任根据本校论文抄袭率现状调整控制力度,并筛选具有先进创新理念、高水平创新能力以及高质量创新成果的论文指导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完成论文。师范生自身需要对本专业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完善知识体系,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上,逐步掌握并运用科学研究方法,了解更多教育领域问题,以此拓宽选题方向,强化内容中理论与实践深度,使论文体系逻辑化、层次化、立体化。

4 高校应将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作为师范生本科阶段一贯而终的日常培养工作

提升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首先应从师范类高校出发,建立循序渐进、紧密系统的课程体系,开展日常职业认同宣传工作,对各年级师范生进行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知识的渗透,进行职业性格测试以及职业兴趣测试,帮助师范生从入学就开始规划调整自身就业方向,最终为社会筛选出高素质的教师。本科师范生也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外界信息进行及时的分析与调整,面对日益多元的教师教育平台以及逐渐增高的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不断提升自我的职业认知和专业素养,成为一名优秀的“后备力量”。

三 结语

高校师范生由生到师的转变过程中,不仅需要师范生以及高校做出相应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各界对教师行业的信任与支持,需要国家政策进行不断地适应性调整。师范生的培养也并不是各方面进行的独立体系,教育实践能力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科研创新能力是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交互融合,而教师职业认同感则是在整个职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心理和情感因素。除这四大方面以外,还有很多本文没有涉及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师范生本科四年的专业发展中形成整体性的力量,在师范生主观能动性的自我发展和外部各方力量为培养专业素质教师所做的调整中,帮助其实现由生到师职业角色完美转换。

猜你喜欢

微格教师职业师范生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历史学师范生说课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The Research on Classroom Question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 Constructive Theory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微格教学法在体育院校速度滑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解读·教师职业核心能力
基于分布云和Logistic方法的微格录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