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品格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2019-01-11金喜添白铂蔡志强杨喜君哈尔滨理工大学

教书育人 2019年36期
关键词:品格大学生体育

金喜添 白铂 蔡志强 杨喜君 (哈尔滨理工大学)

品格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国家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品格是一个人全面素质的体现,它不但可以对人有积极正面的影响,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对整个社会产生教育作用。从新中国建国以来,品格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部分,高等院校都十分重视品格教育,是高校一门重要的必修课。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带来的国家间文化的相互影响,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复杂的变化。近2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不良风气也慢慢地影响着年轻人,年轻人易受影响,对是非分辨能力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往往崇拜金钱与权力,高校的品格教育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却越来越差。家长迷恋于给孩子补课,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成了只会学习的机器,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长在温室的花朵,而他们的品格却不是家长关注的对象,便出现了众多学习好而品德差的群体,因此对大学生品格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 品格教育解析

教育的本质就是把自然的人培养为社会人的过程,教育是人与社会发生联系的活动,教育活动的逻辑基础是人。可教性是对人进行品格教育的条件,能动性是构成品格教育的前提。

品格一词涉及多种含义,是性格、道德责任、自身素质,是具有个人特征的准则,是一个人具体行为方式的指导。品格是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通过教育可以使个体的品格不断优化。良好的品格是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并通过实践活动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

品格教育是学校利用各种方法手段通过教师与学生相互活动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完善正确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过程。与德育不同,品格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 大学生品格教育现状及问题

品格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以及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加深,西方文化中自我实现、独立自主与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子女的溺爱使处于身心还不成熟的大学生容易迷失自我。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说一不二万众瞩目的小明星,父母的期待让他们的关注集中于学业上的成就和获得老师家长的认可。同时,西方文化中追求竞争、金钱至上、贫富悬殊、种族歧视、毒品也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际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知识技术的重要的,但人才的道德修养,价值观、世界观等软实力才是国家民族能够长期延续竞争力的重要基石。

人口数量、经济总量、物产资源可以是评价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标志之一,但绝不是评价国家强盛与否核心指标。衡量一个国家能够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是看这个国家国民的整体素质,道德水准。诚然,我们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军事、体育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可能正是由于我国各方面发展过快,忽视了传统教育中的品格教育,导致也出现了类似于西方发达国家一样的问题,青少年尤其大学生在道德领域出现了一系列危机,主要表现为暴力、偷窃、作弊等现象司空见惯,粗话连篇更是看成是时髦的表现。

三 大学生品格教育现状及问题

1 以课堂教育为主,忽视其他教育形式

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德育的主要模式是知识性教育、渗透性教育以及活动性教育。知识性教育是指高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式政策可对学生传递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的知识性内容;渗透性教育是指通过其它课程的教学内容潜移默化的旨在提升学生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教育;活动性教育是指通过党团、学生会等组织的有针对性的活动。不可否认,我国现有的品格教育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局势的变化,高校中品格教育的教育效果没有达到应有的预期。主要问题就是品格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目标过于理想化、学校与家庭品格教育脱节、教学方法陈旧落后。我国长期以来对大学生进行品格教育主要以思想品德的知识内容为主,评价方式也主要以考核知识内容为主。知识是行为的基础,传统的知识传授教学在青少年成长阶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教学方式到大学阶段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这样的教学方式阻碍了知识的更新和学生视野的开拓,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潜能的发挥。这样的教学方式严重依赖德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而大学生世界观基本形成,对这样的教授方式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品格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从日常教育到活动中让学生体会高尚的道德修养并内化为自身品格。辅导员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品格教育的重要主体,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但无法时刻关注到学生的一言一行,不能使品格教育对学生360 度无死角覆盖。因此单纯依靠专职教师讲授品格教育的知识和依靠辅导员开展活动进行教育在当前形势下已很难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另外,学生的品格养成是家庭、社会、学校共同作用的结果。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前提,家庭环境好氛围是学校有效进行品格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只有和家庭教育的配合下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效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家庭、学校、社会是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三个重要部分,他们共同形成对大学生起作用的系统工程。

2 重政治教育,轻道德教育

我国历来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对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对学生进行的品格教育基本很少,教育学生的大局观念,服从意识,很少涉及品格教育中道德修养等问题。在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中主要集中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囊括了主要的高校德育内容。这种德育教育的形式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能动作用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即便在教学活动中有一些课外活动,其目的也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我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古老民族,祖先留下的传统美德是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特别是儒家人文精神更是几千年来影响我们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素质与价值观念,是形成良好品质和文明修养的核心所在。在当今社会,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提高个人整体素质、提升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进行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因为网络发达,信息传播速度快,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一个群体。因此,在大学生品格出现问题的今天,我们应加强儒家思想文化的教育,不仅提高民族自信心培养高尚道德品德,而且要净化其心灵陶冶其情操,培养爱国爱党的价值观念,形成良好的社会公民意识和家庭观念,从而为我国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做出积极努力,为实现我国各个方面的进步贡献力量。

3 重知识的,轻实践

大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过程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任何一件事情,要想印象深刻,单纯的记忆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的,要想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加深印象。大学生要想形成良好的品格,要以活动为载体,道德修养的形成和信念的巩固离不开实践活动,品格教育必须要加强品格实践,把品格教育渗透实践的过程中。

目前世界发展速度之快是前人无法想象的,我国在近20年的时间里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的发展使传统的品格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旧的道德体系受到质疑与摒弃,新的市场经济社会道德体系还未完全建立,这就造成了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局面,使大学生在面对新的情况时无所适从,出现了道德失范的状态。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他们通过艰辛刻苦的努力跨过独木桥进入大学,但是学业上的成就并不代表品格上的高尚,他们更应该通过品格教育,尤其是实践活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但是我国的品格教育主要以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师在课堂上认真地讲,学生在台下却不认真地听,考核过程流于形式。重知识教育而忽略实践教学依旧是困扰我们品格教育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教学内容的陈旧性难移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望,严重影响到品格教育的实效性,进而影响到大学生品格行为。

四 我国传统文化及国外品格教育的启示

我国传统品格的教育以礼、义、仁、智、信为核心,传统教育中品格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传统教育的首要目标,传统教育注重使被教育者树立责任感与使命担当,传统的品格教育铸造中华民族的基因,其形成的核心品格引领了几千年,这也是传统文化中我们需要继承的发扬的。

国外在品格教育中也有着丰富的经验。美国结合自身的文化特色,最大化地利用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促进大学生的品格。美国社会与体育文化紧密联系,通过体育竞赛与体育活动促进大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与美国大学成熟的教育与体育系统相比,我国还缺乏校际互通与系统的监管机制。我们近些年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体育教育改革,但成果不明显。大学体育还是一小部分“爱好者”的游戏,大部分学校对体育运动并不感兴趣,这其中既有学业与升学压力、社会经济制度差异的关系,也有我们的制度与体制的关系。

我们大学校园的体育文化建设与美国大学相比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我们的大学更加注重学生知识的传授,学生就业指标的考核。而对学生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体育校园文化建设并不够重视,或者说并没有提高一定的高度。我们大学校园缺乏特色,缺乏完善的制度。文化是国家富强的核心动力,体育文化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关键指标,体育文化是引领体育强国建设的航灯。我们在坚持文化自信的同时,加大文化建设,挖掘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学习美国等西方国家先进的体育文化元素,树立新时代校园体育文化观,在体育标志性人物、体育建筑、体育场馆、体育特殊事件上融入民族文化,从而推动我国校园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

浓厚的体育文化充实着美国高校校园文化,体育与学校的形象、社会地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育是渗透在大学精神、品格教育中的。美国通过体育塑造学生的品格和人格。美国大学结合良好的体育氛围,潜移默化式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毅品质以及敢于竞争对抗的完美性格。学校结合美国浓厚的体育氛围,充分发挥体育文化的德育功能,和谐地把体育文化与品格教育密切联系在一起,两者互相渗透,为学校的教育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拓展了教育途径。这是一种隐性教育,让学生在感受体育文化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塑造平格。美国大学找准了“情感”这个切入点,在体育文化与品格教育的结合中,引导了学生的情感,在参与中激发学生的热情。在我国高校校园文化中,体育文化的影响力不够强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体育文化体系不完善,体育精神的渗透力不强。基于对美国大学成功的经验的学习与反思,我国高校应加强体育文化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培育,丰富高校德育的研究,为我国高校德育的创新提供新思路。其次,我国对大学体育文化的认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很不足,我国应培养大学体育文化的学校特色和国家特色,这将有利于提高对大学体育文化的认识;最后我国应利用体育文化的低成本优势对我国大学生进行品格教育,改进并丰富我国高校品格教育的做法,这对于切实提高我国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美国大学利用强大的体育文化辐射力,不仅对整个学校,社区,甚至对整个州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校的大学精神以及品牌效应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学校体育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功能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学校体育文化由于其渗透力强、载体多样化,对学生品格的培育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在校际比赛中,运动员及球迷彰显出的人格魅力和团队精神,会影响到本校学生及社区公民。美国人重视对孩子体育运动的培养,可以说从娃娃抓起,而且肯把大把时间和银子花在体育上。当中国孩子孩子背唐诗的时候,美国孩子已经开始在球场上疯跑了。我国高校应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与环境,通过环境的熏陶,塑造学生的人格。我们应借鉴美国大学体育文化对高校的德育的借鉴作用,促进当代大学生全民素质的培养。

五 结语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进行品格教育是破解社会道德危机、增强集体荣誉观、爱国主义精神的迫切需要。在物质富足的今天,精神的空虚也成为我们国家成为发达国家所面对的重要课题。进行品格教育有助于我国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大学生将是国家的未来,只有他们有理想、有担当,国家才会有前途,民族才会有希望。加强大学生品格教育将有助于思想品德的建设,有助于培养青年人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

猜你喜欢

品格大学生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我们的“体育梦”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