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9-01-11徐燕文甘肃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

教书育人 2019年13期
关键词:家国史料情怀

徐燕文 (甘肃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

在素质教育实施的教学形势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作为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以及家国情怀的培养亦被视作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由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十分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挖掘以及较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实现,因此,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历史教学对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都作出了必要的要求。在此要求下,历史教学过程势必会变得更加有趣,而教学主体也变得更加明确。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领略历史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

既然明确认识到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才能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历史课程教学当中呢?

1.在教学中落实时空观念

众所周知,时空观念是历史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课程的学习期间,学生只有将这些事件放到其特有的时代背景与空间背景下,才能准确、客观地分析,真正理解这些事件本身所蕴含的重要意义。

如,在学习“辛亥革命”时,教师让学生就辛亥革命领导人孙中山的活动轨迹作出一系列的探究:孙中山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有何特点?他一生中都参与了哪些大事?结果如何?经过思索,学生不仅能够根据孙中山早年、中年以及晚年的活动轨迹将与之相关的历史要事紧密联系在一起,对孙中山及其所在时代背景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还能在评判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时有意识地将人或事放到其特定的思维环境中去考量,从而促进自身逻辑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与完善。

2.在教学中落实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历史学科对逻辑推理和史料论证有着极为严格的标准,它不仅是研究史料的重要方法,还是历史史料和史料论证在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体现。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分析历史现象或历史问题,又要让学生在“求真求实”的学习目标指引下,根据客观、全面的历史资料对历史史实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可见,历史解释不仅包括叙述者对历史史实的整理与描述,还包括叙述者的观点和态度等。因此,想要在教学中落实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素养的提升,教师务必要在学生熟练掌握史实的基础上,使之对历史事件或历史问题等进行准确、客观的评判。

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搜集一些与鸦片战争相关的史实,并就其搜集到的史料与他人在课堂进行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团队意识,在与他人合作中形成一种极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与此同时,通过对“鸦片战争”及其相关史实的了解与分享,教师不仅能够在课堂上有效落实“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使高中生在对历史事件的对比分析中去伪存真,对历史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使之善于用历史发展观来看待现实问题,解决问题。

3.在教学中落实家国情怀

徐蓝教授提出“历史课程对‘家国情怀’的培养目标:通过历史学习,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具有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是学生家国情怀得以培养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务必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正确的价值观念渗透到课堂中,如,在学习“辛亥革命”时,可以将孙中山的三次人生选择拿到课堂教学中,以确保学生能够在热闹的讨论中体会孙中山身上厚重的家国情怀。

在此过程中,以学生自主探究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线,引导学生在历史事件中进行探索与反思。使学生在强烈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影响下更加高效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升华自身对家国情怀的情感认知等。

总而言之,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成长与未来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猜你喜欢

家国史料情怀
吕振羽史料学理论与实践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美育史料·“八·一三专号”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史料二则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家国情怀(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