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熊布诺引发的三个话题

2019-01-11儿童文学硕士严利颖

娃娃乐园·绘本 2019年9期
关键词:圈套虚拟世界现实生活

儿童文学硕士 严利颖

《熊布诺的一百个朋友》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作为一本绘本,倒不能说它达到了多高的艺术水准,但它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契机,让你和孩子在共读之后,可以尝试深入探讨一些话题。

第一个话题:当孩子沉迷时他们到底在沉迷什么?

熊布诺捡到了一个手机,它被这个新鲜玩意儿彻底吸引了。打那之后,每天从清晨直到深夜,熊布诺都和手机形影不离。他除了盯着手机,对其他的事都漠不关心。到底是熊布诺出了问题还是手机有什么奇妙的魔力呢?可能都是。

家长在指责孩子沉迷手机无法自拔时,经常会提及一个词叫“自制力”。但实际上,自制力可能只是一部分原因,至于另一部分原因,建议你试着和孩子一起看BBC纪录片《智能手机:阴暗面》。你会发现之所以“抖音三分钟,人间一小时”,正是因为你掉入了设计师基于心理学“无底碗实验”设计的无限滚屏功能的圈套。向上滑动的小视频没有尽头,让我们难以有停顿的时间去思考,使我们觉得自己似乎并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另外还有“消息提示小红点”、点赞功能等诸多易让人沉迷的设计,不胜枚举。

智能手机的确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为手机服务的设计师在让我们尽享便利的同时,也为我们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圈套。所以从表面上看,是人在控制手机,但实际上可能是人在被手机控制。当孩子又要拿起手机时,不妨放下指责和说教,更具体地和孩子一起讨论某个手机圈套的设计,以及自己应对这个圈套的办法。有的放矢的引导永远比无目标的指责更加有效。

第二个话题:当家长焦虑时他们到底在焦虑什么?

20世纪80年代,电视机开始走进千家万户,无数孩子为了看电视和父母斗智斗勇。很快,当电脑日渐普及,孩子与父母之间又展开了上网拉锯战。现在,孩子和父母之间的矛盾焦点似乎又转移到了智能手机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发展,未来,孩子又会沉迷于什么,家长又该为什么而焦虑呢?也许,引起家长焦虑的并不是电视、电脑、手机本身,而是所有自己无法控制的、对孩子诱惑力极大的新兴事物。

有很多家长,刚教育孩子“越自律,越自由”,到自己身上就是“道理人人都懂,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刚呵责孩子“别玩手机”,转头就窝在沙发上沉溺于手机而无法自拔……这不禁会让孩子产生困惑:到底怎么做才是对的呢?家长一次又一次的言行不一只会消耗孩子的信任感,并进一步将孩子推向远方,使他们更加沉迷于虚拟世界。所以身为家长,首先要让自己摆脱手机瘾。在电影《仙境之桥》中,小女孩莱斯莉乐观、有趣、闪闪发光,刚出现就深深感染了小男孩杰西。为什么她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呢?一个小细节也许能说明问题:莱斯莉说自己家没有电视机,因为觉得电视有害,莱斯莉的父母选择和她一起摆脱了电视。现实生活中一直告诉孩子玩手机不好的你,是否也能做到和孩子一起拒绝过度使用手机呢?为人父母最大的意义可能就是,因为爱孩子而不断鞭策自己成长,努力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吧!

不过,当曾经让家长唯恐避之而不及的网络游戏发展成为一门专业运动——电子竞技时,我们不禁深思,也许无论电视、电脑也好,手机也好,它们既能成为洪水猛兽,也能成为良师益友,而这其中,家长自身的引导至关重要。所以要想孩子不沉迷于各种新兴事物,家长也可以选择接纳,学会与各种新兴事物理性共处。对待手机的使用,比起一个劲儿地限制,不妨主动带领孩子去寻找有趣的或者实用的App(手机应用软件);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一下手机到底能为生活带来多大的便利,比如看看手机到底能控制家里的哪些家电、能实现哪些功能等。比起玩游戏,说不定孩子更喜欢和你一起探索的过程。

第三个话题: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除了与手机有关,这个故事也和朋友有关。手机上的一百多个朋友和现实中的两个朋友,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朋友呢?

作为一名成年人,我其实并不认可熊布诺对待朋友的方式:有了新鲜玩意儿就不再搭理现实中的朋友,手机只是没电了,他又一下子否定了所有虚拟世界里的朋友。可是想想看,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就是这样的,他们对于是不是朋友往往更取决于当下的状态和感受。

不妨借阅读这本绘本的机会试着和孩子讨论一下朋友这个话题吧!比如,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的朋友像熊布诺那样在餐桌上埋头玩手机,你会不会觉得没有被尊重呢?又比如,在网络社交日益普及的当下,几乎每个人都有网上的朋友,如果可以借由远方朋友的眼睛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了解,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只是虚拟世界里会有一些不道德的行为,知道如何安全使用网络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也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阅读完《熊布诺的一百个朋友》之后,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关于友谊的延伸阅读。比如和孩子一起读一读“青蛙和蟾蜍”系列和“蹦蹦跳跳的故事”系列,这些都是为孩子讲述友谊的好作品。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一看动画片《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这部动画片不仅以非常形象的方式告诉孩子互联网的运作方式,还向孩子讲述了在互联网时代维护友谊的正确方式。相信这些作品在让孩子哈哈大笑的同时,也会对孩子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在故事的最后,手机被一只小狐狸捡走了,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小狐狸对手机会不会采取和熊布诺不同的处理方式呢?经历了以上三个话题的探讨,不妨试着和孩子一起设想接下来的故事吧!在你和孩子一起创作的新故事里,也许就投射了你们今后在现实生活中对待手机和朋友的态度。

猜你喜欢

圈套虚拟世界现实生活
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篮球
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纽带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虚拟世界大门正启
拥抱虚拟 珍惜现实
套圈就是圈套
一字之差产生的“圈套”
认识相交线
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