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外阅读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2019-01-11严金秀甘肃武威市民勤县第四中学
严金秀 (甘肃武威市民勤县第四中学)
长期以来,对课外阅读未能给予足够重视,加之高中学习时间紧,课外读物种类多、良莠不齐,学生课外阅读自觉性不够,阅读习惯不良等,都影响课外阅读活动的有序展开。推进课外阅读指导,教师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领学生从课外阅读中获得滋养与熏陶,提升阅读意识,培养良好阅读习惯。为此,着重从以下三方面提出建议。
一、以饥饿感为诱发动机,满足学生阅读诉求
课外阅读指导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主动去阅读,自觉去读书。通常,阅读活动的实现,动机激发是首要任务。对于高中生课外阅读,教师要强化饥饿感的激发,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致,自主参与到阅读体验中。饥饿感是阅读的动因,是建立在阅读诉求基础上的。只有增强学生的阅读需求,并通过引入不同的阅读指导活动来满足学生的阅读愿望,才能指向课外阅读。学生有了阅读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开展阅读。对于课外阅读指导,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让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对提升自我文学水平的重要性。通过介绍《哈姆雷特》,在班级中开展角色扮演学习活动,让学生认识人物关系,体会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增强对小说的阅读热情。再如,阅读《白鹿原》,可以利用精彩视频片段赏析,展现小说的人物特色,促使学生自觉阅读。可以说,教师利用学生的阅读饥饿感,适时推荐和提醒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发掘材料,让学生的课外阅读目标更加明确。
二、以营养观来推荐课外读物,明晰阅读取向
在课外阅读读物推荐上,营养观就是要为学生推荐适宜的读物,解决学生课外读物选择问题。通常,课外读物具有广泛性,但在高中阶段,如何科学、合理地向学生推荐读物就是重要难题。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应该读什么?阅读取向的明确,要与阅读需求、阅读目标相结合,教师在指导课外阅读时,要关注学生阅读目标,明确从哪些课外读物中学得什么,获得哪些有益的启发。发现和推介优秀的课外读物,与课标强调的“文质兼美”要求相一致,要突出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有效延伸,帮助学生拓宽阅读视野。根据高中阶段课外自读文学名著及要求,教师要结合课外阅读实际,从“量”与“质”上把握。一方面,结合学校藏书,开放图书馆,鼓励学生走进图书馆,去了解丰富的读物资源,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去品读,通过完善和制定合理的借阅制度,提高学校藏书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段,制定课外阅读指导计划,包括课外书目的推荐,名著、原典等书籍,指导学生去阅读,体会名著阅读的乐趣。当然,在阅读兴趣引领上,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阅读选择权,但也要对学生的读物选择进行适当干预。如流行性读物,学生喜欢的热度高,但缺失严肃性。对于经典作品,教师要多推荐,从名著故事引读上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另外,在课外阅读中,鼓励学生写评注或读后感。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感悟,对优秀的精彩片段、写法进行摘录抄写。开展名著阅读交流,实现学生对人物、故事、语言等多样化审视,从文学作品评鉴中交流阅读思维。
三、以生成性为旨归,引领学生阅读能力提升
课外阅读要着眼阅读素养的发展,要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如阅读方法的学习、阅读思维的培养等。生成性要贯穿于课外阅读的整个过程。在课外阅读中,不能单纯依赖教师,而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从自我阅读中去思考、去讨论,去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课外阅读需要阅读,在读的过程中体会文学内涵,建构知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除了教师给予点拨外,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从阅读中发展阅读素能,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新课标强调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课外阅读就是感知文学语言的有效途径。在阅读鉴赏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把握、分析、厘清、领会、揣摩、评价”等方法,从文学语言、写作思维等方面来感知课外阅读的旨趣。如在阅读《活着》时,小说着重强调“生命中其实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但对于该小说的品鉴,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余华的其他作品,从阅读中认识作者、理解作品,感知阅读的意义。同时,课外阅读要强调对学生阅读思维的激发,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分析,从阅读思辨中培养独到见解。另外,教师要结合学生制定的阅读计划,从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中明确阅读目标、细化读物、优化阅读进度,开展阅读交流,提升课外阅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