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班级小组合作式自主管理模式实践

2019-01-11高秀丽广东广州市花都区邝维煜纪念中学

教书育人 2019年23期
关键词:小组长组员班级

高秀丽 (广东广州市花都区邝维煜纪念中学)

一、问题的提出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涵盖三个维度、六个方面,其中社会责任感、学会学习、自主发展是六大素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应该承载的重要育人目标。随着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出台,如何将核心素养从理论层面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使学生核心素养真正提高,将是教育教学工作者面临和应该研究的课题。

当前,小组合作已经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都验证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常规组织形式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的有效性。笔者尝试在班级管理中引入小组合作,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班级小组合作式自主管理模式的实践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式之一,它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符合当前国家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1.合作小组的建设

(1)小组的组建原则。小组一般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组建,小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分组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别等各方面的差异,合理搭配。座位的排布一般是优秀生居中(通常是正副组长对坐),中等生和学困生同学在两边,这样优生与优生可以随时交流,优生与学困生也可以随时进行交流。按照以上原则,先选出组长,然后由组长挑选组员,最后由教师适当调整。对于一些没有组长愿意挑选的学生,班主任则要做好工作,合理安排。例如,我班上的小于同学,从初中开始厌学,对学习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初一、初二时每天回到学校,都不愿意进课室,家长和教师做了大量工作,初三才有所好转。到了高中,能够正常上学,但几乎每节课都睡觉。按照班级管理细则,上课睡觉会扣分,影响小组的总分,因此,没有一个组长和同学愿意选他做组员。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我动员了某个小组长,说明小于的情况,肯定他的进步,同时也指出小于的优点,虽然上课睡觉,但从不迟到、旷课,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而且与同学相处融洽,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经过多次做思想工作,该小组长终于还是接纳了他。另一方面,我与小于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通过“没人选,没人要”这件事,希望他好好反思,思考自身存在问题,以后该如何改进,改善自己在同学中的形象。后来,小于在该小组内与组员相处融洽,在校运会、文娱活动等各项活动中,小于积极参加,经常为小组赢得荣誉。

(2)小组的行政建设。小组组建后,需要选出一名组长、副组长和各学科科代表。组长是教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副组长侧重于纪律、卫生等方面的工作,并协助正组长的工作。科代表由组员担任,原则上每名小组成员至少担任一门学科的科代表,真正使组内“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都是主人翁。

(3)小组的文化建设。文化是体现小组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建设主要包括组名、组徽、组训、组规等。小组长要引领本组成员基于本组实际情况讨论、酝酿,响亮的组名、意蕴丰富的组徽、朗朗上口的组训、简约而清晰的组规,既能彰显小组的特色和魅力,又能提升组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另外,小组长还要带领全体组员根据班级目标和班级管理制度等,制定本小组的愿景和目标,包括学习(课堂、作业、考试)、常规(考勤、纪律、三操、仪容仪表、卫生)和班级活动等方面。

(4)小组的培训。合作小组建立后,由于学生普遍不习惯和不熟悉班级小组管理的方法,因此有必要对全体学生和小组长进行培训,尤其是小组长,年级和班级应该进行专门的培训,明确班级小组管理中,小组组员间如何进行分工与协作,如何组织组员进行各类活动(包括学习和班级活动),如何处理和协调出现的冲突等。班主任还应定期组织小组长进行总结和交流,提高小组长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

(5)小组的考核与评价。小组的组建和培训完成后,要使小组真正发挥合作和竞争作用,还应建立小组的考核和评价制度,既有奖励加分,也要有适当的惩罚扣分。制度的制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要尽量量化和可操作,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努力程度和综合表现等。为鼓励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应通过加分等鼓励学生培养和发展兴趣特长。

小组的考核结果每天记录、周末汇总,并进行公示,每周、每月、每学期分别评选出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并进行相应的表彰和奖励。

2.班级小组合作式自主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

在班级的日常管理和各项活动中,合理运用合作小组,把管理权下放给学生,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既减轻了班主任负担,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核心素养。

(1)循序渐进,收放有度。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不是一天就能培养起来的,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权力过于放开,可能会导致班级管理的混乱,因此权力的下放应该遵循“循序渐进,收放有度”的原则。在班级管理初期,班主任应该充当好参谋,培养一批得力的班委和小组长,给他们传授班级管理和小组管理的基本方法,各种活动如何组织开展,如何协调和处理各种事情等。遇到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和矛盾时班主任应及时“出手”。在班委、小组长等掌握了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班级各项工作慢慢逐渐走上正轨时,班主任则可以开始逐渐“放手”,把班级管理的权力逐渐交给学生,充分信任他们,不到必要时“不干预、不插手”,让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充分得到发展。

(2)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班级管理中各项常规、学习和活动采用小组的“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并实行小组捆绑式评价,让学生牢固树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观念。班主任和学生一起制定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科学习和各级各类活动的具体奖惩细则,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和评价,每周进行表扬或批评,形成组间的竞争氛围。

(3)良性激励,补给动力。为使小组的合作、组间的竞争能够持续下去,必须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不断地补给动力。具体的做法是:每周进行统计,评选出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并在班会课上给予表扬。每两周根据小组的总分排名,进行座位调整,根据小组得分高低依次挑选座位区。每月评选一次明星学习小组和明星个人,在班会课上给予表彰,并在班级的小组宣传栏中大力宣传。

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刚开始时积极性很高,非常在乎小组的分数,甚至“不择手段”“分分必争”,执行一段时间后,学生的热情会慢慢降下来,甚至有的小组由于长期处于劣势,屡屡排名靠后,失去了竞争的动力,这时班主任要及时调整,包括调整组员(微调)、调整奖励的方式等,让各小组保持长期的竞争热情。

笔者在班级管理中尝试引入小组合作,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价值,“唤醒、点燃、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内在自觉性,使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成为主角和主人,使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合作交往能力、责任感等得到充分的发展。总之,核心素养视角下,班主任应该转变教育理念,充分挖掘和利用班级的教育内涵,关注人、教育人、成就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小组长组员班级
分餐小组长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小组落幕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