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长建设优质学校文化策略

2019-01-11吴成业浙江永嘉县瓯北第一小学

教书育人 2019年5期
关键词:优质校长校园

吴成业 (浙江永嘉县瓯北第一小学)

一、校长建设学校物质文化的策略

校长必须高瞻远瞩、整体规划、循序渐进地使校园物质文化更富人文气息。总体来说,一名专业校长,他应该谋求的优质学校硬件建设应凸显四园建设。

1.以“公园化”规范校园区建设

一个专业的校长,应该有着“公园意识”,也就是说,对待学校的每一处硬件建设,要像建设公园一样从各个角度来看皆成风景。无论你从任何一个地方、角度来看,学校都是美的、大气的,而不是只靠门面支撑着。所以,校长在设计学校硬件建设时,不仅要考虑硬件的布局、造价等,也要适当考虑学校的景观化、景致化,使师生一见到学校就产生愉悦的情感,这无疑将推动优质学校建设。

2.以“花园化”凸显绿化区建设

一所优质学校,其不仅仅在于学校硬件的大气、洋气、名气,还在于各角度审视显得淡妆相宜、皆成风景,使学校整体上犹如“花园”。如果校长在学校硬件建设中注意适时引入花园化建设理念,让四季花草点缀校园,使学校处处彰显绿色、时时感受绿意,那么大家就会产生一种愉悦、心仪的感觉;自然,这样的环境能营造一种高尚、时尚的校园文化氛围,无形中有益于优质学校文化建设。

3.以“家园化”升华生活区建设

生活区是广大校园人休息、生活的场所和区域,它的文化场景布置有别于教学区,这同其功能和作用不同有关。一个专业的校长,在学校硬件建设中,结合当地建筑风格、民族习性等,应注重给师生营造一个宾至如归的环境,给学生营造一种“家园”般的氛围,使学生感觉到学校的温馨、温暖、温情。

4.以“学园化”完善学习区建设

校长在进行学校文化建设设计时,注意给学生建造一种有利于学习的硬件设施,如学校餐厅不仅着眼于其本能功能,更要着眼于学生期末复习,使餐厅不但用于就餐,还可用于学习。此外,图书馆、花园等地方都要注意“学园化”设计,最大限度地发挥建筑物的辐射功能。

二、校长建设学校制度文化的策略

校长应寻求制度文化的支撑点,努力将学校的价值理念外化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从而建设好学校的制度文化。

1.管理制度的创新

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在教育实践中制订的各种“规章制度”。在优质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要从现代教育发展这一大局出发,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努力实践管理制度的创新,使管理制度逐渐变得人性化、科学化、人文化。管理制度建设,既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校长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2.学校规章的整合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在优质学校建设中,学校规章制度的整合,是学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校长对于学校规章的整合,是校长专业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优质学校文化的现实需求。对于学校规章制度的有效整合,能充分提升优质学校建设的速度、速率,加快学校文化建设的速度等。

3.执行制度的灵活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建立健全的学校制度能够营造良好的纪律和风气,推动学校管理的规范有序,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但校长在执行过程中,应当在遵守“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的前提下,客观分析管理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灵活执行制度,让学校制度彰显人文关怀。

4.教育方法的重建

一所优质学校,其特色不在于校园环境,而是在于其创新之处。因此,校长在专业化的进程中实时注意教育方法的重建,不仅关系到教育方法的有效性、可用性,也关系到学校文化的建设。教育方法的重建,给学校提供了一个自我否定、自我发展的破立机会,也关系到优质学校建设的如何建设之问题。

三、校长建设学校行为文化的策略

学校行为文化就是指学校教职员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学校精神风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学校精神、学校价值观的折射。

1.教师文化的建设

即使拥有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如果学校文化不更新,那么教育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教育。教师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学校文化重塑中,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文化呢?一是唤醒教师的人生幸福。校长在优质学校建设中,要立足于教师的人生幸福,使教师感受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二是优化教师的人际环境。校长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每一位教师都是优秀的,都会努力工作的。用这样的观念去审视每一位教师,那么其人际环境无疑会逐渐变得越来越和谐和睦。三是创造独特的合作氛围。校长应该为教师创造一种独特的合作氛围:教师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自在地宣扬自己的个人意见,这就是真正的合作。四是展现教师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是教师文化的最本质、最根本的内容,是校长专业化苦苦追寻的最终目的。教师只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自由与幸福的教师文化才能得到真正的诠释。

2.学生文化的建设

一所学校,其是否是优质学校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其学生文化。如果学生文化是低级的、庸俗的、腐朽的,那么学校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优质学校。学生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有着特殊意义,这也是检验校长专业化的一个重要尺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学生文化建设是学校内文化建设的主体,如何切实地激发学生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热情,是校长在专业化进程中必须予以解决的问题。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二者构成了学校文化的基石,从功能上为学校文化建设创设了完善、完备的优质学校建设的时空。

四、校长建设学校精神文化的策略

学校风气、学校传统以及学校教职员工的思维方式等,可以说是学校整体面貌的集中体现。

1.追寻熟悉与平常的学校常规文化

校长在优质学校建设中,要注意学校常规文化建设,把熟悉与平常的学校常规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石,从而使学校常规文化建设成为优质学校建设的主渠道、主阵地。那么,校长如何建设学校常规文化呢?一是改变师生价值观念。校长依据学校价值观,启发、引导全校师生员工时刻反省自身,领导层的决策就易于被师生员工所理解,他们就会自觉按照学校整体目标调整自己的行为,就可以形成教育合力,从而大大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效率。二是提升师生学校精神。校长应积极营造一种强大的“文化效应场”,使校园人行为适应学校精神的要求,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三是发展师生文化意识。校长通过学校良好形象的创建,发展师生的文化意识,间接地可以产生强烈的学校向心力,使师生切实感受到学校的社会效应和社会认同带来的巨大的“回报”。

2.追寻传统与古典的学校节日文化

学校节日,是指学校根据学校文化建设需要,设立的文化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等。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校节日,来源于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年龄,能真正引起学生的兴趣。校长要琢磨好这些节日与学生素质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潜在教育价值,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统一审视节日的有机统筹。将学校节日跟学校日常安排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发挥学校节日教育的价值。

3.追寻创新与时尚的学校网络文化

校园网络化的直接结果是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形成“交叉”,进而产生了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校园网络文化。校园网络文化是传统校园文化的虚拟、发展、延伸,校园网络文化具有社会化、个性化、知识化、实践化等教育功能。校园网络文化是优质学校建设的一个新阵地、新渠道,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在校长专业化和优质学校建设中的地位、作用、途径、方法、原则等,既是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校长专业化发展的现实呼吁。校长可利用校园网络技术,拓展学校文化建设空间;发挥校园网络优势,积极开展学校文化活动;建设数字化校园网络,深化提升学校文化模式。

学校文化的积淀,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校长持之以恒地开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建设,这样才能使学校的文化源源不断地流传下来。

猜你喜欢

优质校长校园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给力“九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