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德育的策略
2019-01-11何炳林广东罗定市廷锴纪念中学
何炳林 (广东罗定市廷锴纪念中学)
高中阶段就是学生心理逐渐成熟的时期,但也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加之,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社会上各种类型的矛盾及不良现象也越来越多,高中德育工作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德育工作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以及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必要性。因此,如何正确引导高中生,就成了高中德育教育者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此,就需要注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高中德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
一、整合传统文化中的优质德育资源
优秀传统文化是高中德育的重要资源。但是,很多教师却认为,班级德育活动无法提前规划,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因为他们不清楚学校方面下一步要做什么,会开展哪类德育活动。教师工作与学校课程规划的不统一,导致该层面的弊端不断凸显。无论是各班级班主任还是德育教师,并不需要专门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不确定性而烦恼。在班级里,在课堂上,教师就是学生的老大,教室就是教师的地盘。此时,教师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有计划地开展班级活动。在明确活动主题的基础上,挖掘德育资源规划好班级活动。在日常的教学中,增加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根据学生接受情况,专门组织专题讲座活动。例如:红色专题,改变以往一味灌输的教育方式,在各教学环节中积极渗透,将红色德育视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另外,各班级还可以借助学校提供的条件,进一步丰富渠道,确保德育资源的多样性,只有如此,学生才能感兴趣。同时,德育教师需顺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强对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学习与研讨。要重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总体走向等。并充分结合当代的和谐社会价值观体系,开展德育工作。
二、重视创新德育工作教育方式
不得不说,我国传统思想道德建设,已经深深植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之中,道德建设也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动力。因此,高中德育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德育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学科教学内必须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依据各学科特点,组织并开展丰富的文化教育活动。例如,在具体操作上,可进一步优化课堂组织形式,开展“爱我家园”等互动式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参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讲座。借助多媒体等设备,播放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影片,如《长城》《花木兰》等,协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此同时,注意结合学校的特色,创新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在德育工作中,积极寻求家长的支持,组成教育合力,提高德育工作效果。
三、校园活动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工作者要不忘初衷,在德育工作中,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来影响学生。在高中教育阶段,可组织以弘扬传统文化、培养高尚道德情操为主题的德育活动,使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使高中生对道德建设能有更深入的认识。与此同时,组织并开展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活动,整合各项传统资源,使学生能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必须注意,我们组织的有关德育的校园活动应主题鲜明,要采用活泼的形式,重视学生的感受,使高中生能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让学生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走进社会、认识社会。可以通过实地走访红色教育基地—重庆红岩魂广场、渣滓洞、白公馆,开展以“追随家乡红色足迹”为主题的“七一”纪念活动,重温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以及他们英勇无畏舍家为国的崇高精神,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复兴的使命感。
综上所述,青少年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及感染,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本研究旨在探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德育工作的对策,培养有创新、敢于担当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