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紫千红总是春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解读

2019-01-11◇刘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鸳鸯春风苏轼

◇刘 冰

“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中国传统审美情趣有“诗画同源”之说,苏东坡评王维诗画,就说他“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三首诗都是写景的绝句。一首唐诗,两首宋诗。一首五绝,两首七绝。一首写初夏,两首写春季。一首是题画诗,两首是作者亲历的即景诗。

古诗的学习,基本步骤是:诵读—字句—篇章。这个步骤基本反映在课后练习题中——背诵、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古人读诗多在诵读上下功夫, 通过诵读中抑扬顿挫的平仄声调,来体会诗韵优美与意境悠远。现在我们不这么强调,平仄、押韵基本不讲了,正确的“诵读”也就做不到了——只是“朗读”或“有感情地朗读”。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直接进入字句与篇章的理解。

杜甫的《绝句》用了4 个形容词、2 个动词,剩下的14 个字都是名词。诗中名词有:“迟日”“江山”“春风”“花草”“泥”“沙”“燕子”“鸳鸯”。“诗是有声画”, 这个20 字构成的画面中出现了8 个名词,也就是8 种形象符号。用诗歌评论惯用的说法,可以称得上“意象”密集,小小的篇幅中放进了这么多“东西”。教学时,先要引导学生看得见,重点要做的是解析诗人是怎么“放”的——怎么“放”得这么巧妙。

春日迟迟,春天白昼渐长,故称“迟日”。在诗中,“迟日”不是泛指,而是特指“春天的白昼”。“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意思浅显——春日景明,江山锦绣。春风骀荡,草木飘香。在画面布局上,这是大景,是远景,也是背景。春光明媚,山水亮丽,绿草鲜花,暖风徐徐,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香味。这一联出现了2 个形容词,第一句“丽”字,第二句“香”字:前者是视觉上的,远山近水,一派明丽;后者是嗅觉上的,春风拂面,沁人心脾。在此,我们不妨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不论是实景还是画面, 人的观赏习惯一般是顺着从大到小、从远而近的次序,如同银幕镜头的广角缓缓切换成对焦——“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我们的视线中出现了两组生物——燕子与鸳鸯。细看之,燕子衔泥飞翔,鸳鸯卧沙而眠。在画面布局上,这是小景,是近景,也是前景。这样,诗中景物在我们的视野里,已经通过远近、前后、大小的安排呈现出有序的布置与安顿。当然,“诗是有声画”,诗中的画面不只是静态的。

这首诗的动静关系如何?如果浅显地看,“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主要写静态,“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主要写动态——没错,诗中的2个动词都在后一联。但细细琢磨下就会发现,前一联中“春风”“花香”也有动态,后一联中的“鸳鸯”卧沙而眠也有静态。可见,前一联是“静中有动”,后一联是“动中有静”,前后两联合在一起又是“静中有动”。后一联中的“燕子忙”“鸳鸯睡”动静对比,既是生物的特点,也是季节的特点。诗中的动静关系可以分出若干层次。再则,前一联出现的2 个形容词是“丽”与“香”,是视觉和嗅觉上的,而后一联出现的形容词是“融”与“暖”,这2个是触觉上的。也就是说,诗中运用的这4 个形容词,已经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上对春天的景物进行了描写,诗句也由此充分调动了读者的感官 (习作也是如此, 需要充分地调动我们的感官)。另外,诗中的前后联照应也值得注意:“泥融”“沙暖”对应“迟日”“春风”,日照长,气温升,泥融沙暖。教学时要稍加点拨。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什么是题画诗?顾名思义,题在画上的诗歌。中国传统山水画多在留白处题诗,或画家本人,或他人——“画之不足,题以发之”,诗画互补,相得益彰,成为中国山水画重要的传统章法。苏轼的这首诗就是题在画家惠崇创作的《春江晚景》这幅山水画上的。现在,惠崇的原画已经失传,我们只能通过苏轼的这首诗来想象他画了什么,即由诗句带入画面的联想。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全诗出现的名词有“竹”“桃花”“江”“水”“鸭”“蒌蒿”“芦芽”“河豚”等,除了“河豚”系作者的想象之物,其他都出现在画面上。这些名词的对应物(名物)在画面上布局如何呢? 也就是说景物的远近、大小关系反映在画中笔墨浓淡的关系如何呢? 我想这些都是容易解释的。值得注意的,一是画家的“视点”(也就是画面选取的角度)——江边,“视点”确定了构图中的远近、大小关系,也由此突出了画面的“焦点”落在鸭子上,所以前人也称诗中的画面为“戏鸭图”。二是色彩的想象,惠崇的原画是水墨画(不是水彩画),苏轼看到的画面也只有水墨浓淡的关系,但是反映在诗句上则不然,也就是说不论原来的画作还是苏轼的诗带给观者或者读者的感受都是有“颜色”的——翠的竹林,艳的桃花,蓝的江水,黄的蒌蒿,白的芦芽,还有杂色的鸭子……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教学时,要发挥朗读想象的作用,由文字想象画面,由画面吟咏文字。三是感情,作者想到了鲜美的河豚……这个稍后一并来讲。

曾几的《三衢道中》也是写景,写的是诗人一次旅途中的风景。“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我们很容易读出时间、地点、人物,分别是初夏、旅途、作者。说具体些,农历四五月之交,作者有一次远行。古人受交通工具所限,一次远行的行程,往往要持续数日甚而数月,旅途的辛苦劳累是现代人很难体会的。而作者此次出行的时节又是梅雨季节, 按往常的经验和心理预期,多半会遇上阴雨绵绵的天气,那旅途的颠簸劳顿是可想而知的。可出人意料的是,这几天一路下来连续晴天,当作者写下诗歌的这一天,他的行程已经顺利地到达三衢山——“小溪泛尽却山行”,先乘船泛溪,后登山步行。“却”,课文注释为“再,又”。“却”,说明行程很顺。读到这里,我们已然很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了,这种心情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可以感受一下——欣喜,欢畅。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题《三衢道中》,点出作者写的是三衢山的景色。那么,诗的前两句交代了时间、空间的背景——“日日晴”和“山行”,后两句该是景物的着墨点。“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这两句诗简洁明了如口语白话,换句话说,就是“来时之路,绿荫不减;黄鹂之鸣,时在耳边”。看来作者只是截取他在三衢山中的一个印象——幽静。浓浓绿荫,非常幽静。这是非常典型的“静中有动”“以动衬静”的笔法,也就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道理。教学时,可以拿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进行参照对读。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却”)体会下作者当时的心情,这不是又一层“以静衬动”的写法吗? 幽美的山景,欢快的心情,作者心中的欢欣畅快是不是愈发鲜明起来了? 全诗笔触清新轻快,不正是作者此行的心情写照吗?

“一切景语皆情语”, 好风景往往伴随好心情,反之亦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一诗透露出作者什么感情呢?传统诗文评论有个重要的传统是“知人论世”,知其人,论其世,就是在阅读作品时要把握作者当时的经历与思想。苏轼的诗是题在他好朋友惠崇和尚一幅《春江晚景》画上的。惠崇的画留给苏轼“春江水暖”“春意盎然”的观感印象,还让他想象到时令美味“河豚”。一可见画面生动,二可见友情真挚,三可见苏轼性情。何以见得? 因为惠崇是个画僧,在和尚的画作上暗示“口舌之欲”的美味原本是一种“犯忌”。而苏轼竟不避“讳”,说明他跟惠崇很熟。再则,以苏轼的文化素养与鉴赏水平, 惠崇的画能让其 “食指大动”,足见笔墨生动深得其心,而一本正经地去赞扬一个好朋友的作品也绝不是“乐天派”苏轼的性格。正是惠崇画技、东坡性情以及二人关系之好,才能让苏轼似戏似谑地这般下笔,其性其情,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同理,理解杜甫《绝句》的感情,我们也要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绝句》描写的景物是成都杜甫草堂的春色风光,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刚刚经过了一段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涯, 生活初步安顿下来。可以说,诗人刚刚经历的那段生涯一如度过了生命中一段漫长的严冬。冬天终于过去了,春天到了。这个“春天”,已经不仅仅是季节时令上的意义,还有生活和生命上的意义。教学时, 要联系杜甫当时的经历, 读出这一层“意义”。

猜你喜欢

鸳鸯春风苏轼
欢天喜地配鸳鸯
从善如流
春风将送你们归来
绣鸳鸯
苏轼“吞并六菜”
春风沉醉的夜晚
苏轼吟诗赴宴
春风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鸳鸯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