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灵魂的召唤
——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杨艳琴的教育故事
2019-01-11吴夕龙邓文圣
本刊特约通讯员 吴夕龙 邓文圣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中的这段话不知被同行们引用过多少次,而每次引用注定有每次引用的目的与收获。
特殊班队会
杨艳琴,现任职盐城市腾飞路小学党总支第一支部书记。勇是她在潘黄小学任教时的一个高年级的学生。有一天,在上课的时候,她发现勇的眼神有点呆滞,头发乱乱的,从勇的表情她看出,勇的心早已不在课堂上。课后,通过了解才知道,勇的妈妈出了车祸。作为一名班主任,一种压抑的情感让她那天的午饭也没吃安稳,她很早地来到办公室,趴在桌上,迅速地写下了《站起来吧,林勇》这首诗,在诗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反复出现了“站起来吧,林勇”这句话,这句话感动着她,并且她也想把这份感动传递给班上的全体学生。于是,在她把这首诗写好后,她立即把这首诗抄写在黑板上,让早到的学生大声朗读,为的是下午给林勇一个意外的感动,当其他学生知道了林勇的情况,朗诵黑板上诗歌的热情更高了。她又匆忙从家中捧来一盆绢花,还准备了一支蜡烛。当教室里所有的桌子都摆放好,当离学校很远的林勇从家里来到学校的时候,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队会开始了。蜡烛点起来了,烛光摇曳,教室里回响着全班同学“站起来吧,林勇”的声声呼唤,教室里流淌着所有的老师同学对林勇的爱意。激动的泪水溢出了勇的眼眶。从此,勇孤寂的心门终于向同学和老师敞开,她又看到了勇的笑脸!
这多少有点像影片中的情节,但年轻的她,却让这样的故事成为事实。她相信,她做了一件别人从来也没有做过的事,这件事,不仅感动了她的学生,也感动了她自己——这件事,流进了她的学生的作文,也流进了她的记忆。参加全市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和区实验小学教师应聘,她都选取了这个事例作为作文的素材,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2005 年秋学期,是杨老师教学生涯中首次执教一年级,也是她实现教学生涯中任教一个大循环梦想的第一步。开学第一天的主题队会,重点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身子有没有坐正,胸口有没有离桌子一拳,手有没有捧好书,腿是不是还盘在凳子上,手把手教过去,一个个看过去。小鹏握铅笔的姿势跟握毛笔一样,小手把五指捏得紧紧的,就是握不稳手中那支铅笔。小东把手举了两次——“小东,你要说什么?”“老师,我要喝水!”“下课到老师办公室去喝。”哪知,接下来的声音此起彼伏:“老师,我也要喝水。”“我也要喝水。”三五只小手举了起来。“下课后一起到老师办公室去喝,我们继续上课,行吗?”总算平息了喝水风波……
忙忙碌碌的一天。杨老师不再觉得一年级的孩子太小,太不懂事,他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着对老师的爱和尊重,他们以自己幼嫩而敏感的心灵感受着教师对他们的关心与呵护。同时,杨老师也深深体会到低年级教师的辛劳。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每一位教师的辛勤劳动;每一所学校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这是杨老师之前在享受学生激情飞扬的文字、享受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享受学生个性鲜明的发言时所不曾体会到的。
灵动的词作
杨老师是个喜欢用笔涂抹心情的人,每当自己有什么作品发表,她就把它拿来与学生分享;学生有什么作品发表,也喜欢把它拿来与她分享,与大家分享。后来,她就把学生发表的文章或是日记中写得好的文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教室的墙壁就成了学生交流思想的精神家园。因此她想,教师跟小学生相处,随时要葆有一颗童心——成人不屑的事情,往往就是学生喜欢的事情,有时,教师看学生的姿势,必须是俯下身子,平视学生。
学生的日记已写了厚厚的一本,有一天晨会课,在朗读完一位优秀学生的日记以后,她对学生们说:“你们读过的诗词有很多了,为什么不能试着写写小诗,或仿造宋词的格式写写词呢?”几天以后,在批改日记的时候,她发现了班长卞莹卿写的一首词《虞美人·写字》,是这样写的:
“写字比赛何时了,比赛知多少。写字标兵应犹在,只是名字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ABCD 纸上流!”
让她惊喜的是,不管是否工整,该生能套用宋词的格式来表情达意。当时,正是六年级的孩子学习最紧张的时候,要参加奥数培训,要参加写字训练,还要定期完成规定的日记,几个人的事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做,学生苦不堪言。但她和数学老师达成共识:不能因为奥数培训而荒废了孩子其他学科的学习,其他技能的培养。因此,苦着,累着,总算熬过来了。也是这个写词的孩子,在江苏省数学竞赛中,取得了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绩;和他一批的孩子,在进入盐城中学以后,他们的学习能力,引起了中学教师的关注,他们写的字,赢得所有教师的赞赏。
能在学生的创造中享受教育的乐趣,能在学生的成功中享受快乐,这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事。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她所做的一切,也许不像高中教育、初中教育那样,能以明显的升学率来分辨成功与否,对于小学教师来讲,也许,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种无声的语言:用自己的笑容来温暖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启发孩子,用自己的行动来引领孩子。
教学过程中,杨老师经常与家长沟通,随时分享孩子校园生活的收获,2015 年9 月23 日,杨老师在群中这样写:本周,孩子入学才第四周,今天上午的一节语文课,我表扬的声音传递到每个孩子耳中,因为,每个孩子对自己的小星星都是那么在意,听得都那么认真,当时的我竟有一种圣洁感。请告诉孩子,我知道杨老师表扬你了。良好的习惯,是受益整个学习阶段的,受益终身的,在起步阶段,让我们一起下功夫强化习惯训练。另:如果有可能,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为孩子的成长做些笔记,将来孩子长大了,会感激你今天的努力。一起加油!
珍贵的短信
与往年一样,她在新年零点的钟声敲响之际,收到了许多亲朋好友的短信,每一封短信,都让她感到幸福而温暖。有同学霞的,有好友剑的,有同事兰的,还有学生月的。她把学生雅的短信,视为众多短信中最珍贵的一份礼物:
“祝您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事皆通,万事如意!小雅贺!”
她感动,是因为她的学生小雅现在她已经不教了;她感动,是因为她与学生小雅及家长之间曾发生过不愉快。而他们彼此,都曾用真诚消融着心中的那层薄冰。
小雅是她两年前任教的全校第一个小班——四(8)班的一个学生。接班前,学校领导就提醒她,这个班级的学生家长都很“民主”,你做任何事情都要小心谨慎。家长的“民主”她是见识过的——开学第一天,就有十几位家长来学校校长室上访,他们不满意学校频繁地换教师。她也知道,他们对前任教师王老师、尤老师、钮老师都非常满意,对她这位刚到二小工作一年的教师心存怀疑也是正常的。也是她,用真诚的语言说服了他们——“给我时间,让我们一起面临挑战!”
但是,事情偏偏就在她慎之又慎的时候发生了。那天早上,她正在与学生一起打扫,校长走到她跟前,和颜悦色地说:“你们班上的班长谁做了?”她说:“是梦”。(梦是同办公室一位同事的女儿)。“你们班是谁参加大队委员竞选了?”她说:“是梦!”校长又说:“昨晚上,小雅一家打电话给我,一家人的情绪都非常激动,他们说,如果老师就这样搞下去,那我们上小班还有什么意义?你要注意与前任老师之间沟通。”
说完这句话,校长就去忙其他的事了,但她作为一个做了多年班主任的老教师,觉得有点不能原谅自己!
小雅和小梦,她们的工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都很强。以她们的能力,完全能够胜任大队委员这项工作!
她想到自己忽略了几点:一是小雅曾是这个班的班长,班长职务刚刚被拿下——成人对于自己的职位升迁尚且比较重视,小孩子的承受能力毕竟有限。二是她真的没把这件事当回事——她把像小雅这样要求上进的孩子的自尊心伤害了,她把孩子认为很神圣的大事化小甚至化无。三是她忘记了教育公平这样的基本原则——是她的疏忽大意,伤害了孩子的心,伤害了家长的心。
她想,不能因为小雅的家长是她所任教的所有学生家长中第一个向领导打电话反映她的问题的家长,而从此对他们心怀怨恨;她不能对坐在班级学习的小雅怀有半点怨恨;她理解这位家长这种怨恨的情绪。
而她,开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体现她的教育公平:她让班长职务轮流担任,由大家公开推荐,很快,小雅又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上了班长;她在小雅日记本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对小雅的欣赏;有一次,班级要布置教室,她让学生把画好的画用镜框裱好带到教室,小雅带来的画最大最美,她请学校的木工爷爷把画挂在教室里,并且希望全班学生都能像小雅那样热爱班级,热爱班级的荣誉,她很郑重地让小雅站起来,说:“请你把老师的谢意,把全班同学的谢意带给你的爸爸妈妈,你愿意吗?”小雅大声地说:“我愿意!”当时,她真有一种要流泪的冲动。从此,小雅看她的眼神变得很温和,小雅的笑容也更加灿烂!她知道,小雅的心,又一次感受到这个集体的温暖,又一次与老师的心灵零距离。
那年的春节,她虽然离开了北校区,已不教四(8)班,她依然收到了小雅全家给她发来的短信——这是那个她倾注了许多心血的班级学生给她发来的唯一一条短信,诸多感慨,后来浓缩进她的教学随笔《回首寒假》之中。她用理解架设起她与学生和家长间友谊的桥梁,她用真诚弥补她曾经的过失,她用温情挽回一个教师在家长学生面前该有的尊严!
这以后,杨艳琴由教导主任指派到集团内的校区工作,无论在什么岗位她始终离不开课堂、离不开孩子们,且永葆淳朴,恰似她家乡小河旁的洋槐花,清新淡雅!
大爱无痕,无须回报,但天道酬勤,苍天不负,一大摞奖章证书是最好的证明,而学生家长的口碑是更好的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