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与方法分析
2019-01-10曹洪超刘峥
曹洪超 刘峥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而水生态文明又因为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而与其他自然环境因素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加强对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与方法分析对城市建设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和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方法两方面进行分析,希望促进水生态文明的进一步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文明城市评价指标;方法分析
水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五位一体建设拥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探讨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与方法分析,展开探讨能够促进城市文明建设,进而满足市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宜居度。本文将从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和水生态文明城市方法分析两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促进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一、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
从实行中的《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标准》可以看出,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标准中包括引领城市全局建设的管理理念,城市现行贯彻实行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城市应该做到多元化建设水生态文明,其着眼点不能仅仅放在水资源的利用和净化,而是应该以自然整体性、发展性的眼光投向自然整体,从而做到以水生态文明建设带动五位一体文明建设。在进行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中,除了前文所提到的《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标准》外,还可以参考《地下水质量标准》等与水资源相关的行政文件来进行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的具体衡量在进行衡量标准设定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现状。
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方法分析
从自然环境整体性出发进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正如前文所述,水属于自然环境中的重要元素,与其他自然元素具有息息相关的整体性,自然环境整体性,即气候、地形、水文等五种元素息息相关。因此,在进行水生态文明建设时不能将水元素进行割裂,而是需要将水元素置于整体自然环境中进行改善,这样不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水环境建设,还能够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先锋,带领五位一体建设深入进行。从治理原理来看,气候地形水文等五种要素互相联系,以地形和水文为例,地下地形影响地下水流向;而不良地形也会造成地上水源污染进一步加重,这也就是说,在进行水资源污染整治时,相关部门首先要对其所在的地形进行整体性勘探,从而提升对当地地形的了解程度,利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来进行现有情报分析,制定出综合治理计划,并在此计划之中以提升水生态文明环境建设为核心,带动五位一体建设。
例如,相关部门在提升地下水环境时,可以针对地下径流的落差问题进行有序监控和合理粗网拦截地下水中不洁物。地下径流的落差来源于地下隔水层的高深度不同,相关部门就可以利用地下隔水层的明显高差来进行地下隔水层分割,并在每个分割点上设置水质监测器,并保证每个水质监测器都能够平稳运行,确定每个水质监测器的相关数据传输到控制总台,当水质监测器检测出该点水质的变化范围超过一般可控范围时,相关单位就应该派遣专人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是否出现工厂排放废弃物水等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并立刻对引起地下水水质变化的因素进行控制,以此提升水环境质量。
三、从市民生活方面出发进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市民生活与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息息相关,使命生活影响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因此,从市民生活方面出发进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从市民生活方面进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主要是提升市民的节约水资源意识和保护水环境意识,相关部门应该倡导市民用使用无磷清洁产品、多次循环利用水资源等形式来进行水资源保护;市民自身也应当提升自己的节水意识和节水能力,不断地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出属于自己的力量;市民也应当对违规利用水资源、未经许可排放污水的行为进行举报,相关部门也应当积极处理市民的举报信息,及时给出反馈意见,从而提升市民的主人翁精神,让市民在城市事务中获得参与感和自豪感。
四、从行政手段层面出发进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在行政手段层面出发进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主要是需要城市建设部门对城市内部的下水道设施进行合理排查和维修,保障下水道设施能够充分起到正常的排水和促进地下水循环的作用,防止出现下水道渗漏对土壤造成一定的危害,进而影响地下水质量。市政部门首先要对城市内部的下水道设施进行异地等排查,对年久失修和质量较差的下水道设施予以更换或者修补。当然,行政手段也不仅仅局限于此,相关市政部门也应该加强对水环境的监督和整治,对非法用水、排水的行为予以惩处,采取一定措施对城市水源密集地进行合理管控,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水源密集地。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对水源密集处和水源要塞进行实时水质控制,当水源水质出现明显质量下降问题时,则要对水源进行一定治理,防止因为时间延长而产生更严重的后果,进而影响城市市民的正常用水。
结语:
相信从自然环境整体性出发、从市民生活方面出发和行政手段层面出发三方面进行水生态文明建设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相信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设也能够促进城市文明五位一体方向迈进,从而提升城市宜居城市指数,打造生态文明城市,提升市民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孔兰, 蒋任飞, 杨磊.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以东莞市为例[J].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18(2).
[2]蔡文婷, 汪大为, 张涛, et al. 苏南地区典型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践成效总结——以常熟市为例[C]// 2018(第六届)中国水生态大会. 0.
[3]张晓强. 临沂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成效分析[J]. 山东水利, 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