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千年文物开口说话,90后美女“笑果”累累

2019-01-10清晨

好日子 2019年11期
关键词:陶俑玄奘九宫格

清晨

逗趣陶俑成网红

2018年8月12日,一组九宫格“陶俑插画”悄然现身某知名网站的“百里暮烟”微博。定睛看,这些陶俑不古不今,诙谐幽默,像穿越而来,让人忍俊不禁,每一个都像能开口说话,显得活灵活现,特别有趣。

而创作这组插画的博主“百里暮烟”,是浙江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的美术老师王骢颖。“百里”是春秋秦国的复姓,“暮烟”指傍晚的晚霞,这个网名意味着暮烟垂直而上,幽幽飘然百里,古韵古味,流芳千年。怀古之心,跃然眼前。

大家一扒拉,发现这组走红网络的九宫格插画原型,全部来自南京博物院。粉丝们将原物与插画一对比,惊觉风格迥异。这些在地底沉睡多年的陶俑,即便幸而得见天日,即使它们形态各异、表情丰富,仍是满身满脸的风尘仆仆以及岁月蹉跎的沧桑感,如果它们就是这样放在博物馆里,在幽暗的光线下,它们或许能透露出历史的光芒,但终归是有些沉闷,甚至古老得丝毫体现不出一丁点的活力。

但当它们遇到这种“表情+文字”的插画形式,就顿时跃然纸上和网上,在人们有趣的聊天对话中,它们变得活灵活现,显得新颖有趣,也拥有了更多富有生机的内涵!

这样的二次创作,让文物们神采奕奕的同时,每一个还被插画师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生活故事,显得紧跟时代步伐还很接地气。而这样一来,文物在人们的心中也不再是遥远不可及的东西,而就像“活”在我们身边一样。

正值央视《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收官之际,这组陶俑插画引发网友们热烈点赞和转发,而“百里暮烟”的微博也一下火了。

大家发现这个微博里还有更多有意思的文物插画!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两只陶卧羊,成了“天然呆”和“讽刺脸”的代表,它们呆呆傻傻的样子,好像很无辜:我们也不想这样的!一张西汉时期的人面纹羊角纽铜钟,更是被喜爱动漫的网友狂赞,称其酷似“越狱兔”。大家尽情翻阅,惊喜地发现历史离自己这么近,又这么有趣,接地气。

以画为媒趣话多

王骢颖,这个着一袭青衫、笑靥如花的90后女孩从小就爱画画,尤其偏爱漫画。她从小看到什么都爱画下来,她似乎对绘画有极其浓厚的兴趣。

家里的每面墙壁,都被她画上了各种各样的卡通图案,可是父母却觉得,喜欢画画的孩子多了去了,他们并没有把王骢颖热爱画画当作一件特别大的事情。小孩子嘛,都喜欢涂鸦,画画,纯属一种智力的娱乐。

父母认为画画是不务正业,渐渐地有些担心这会影响她的学业,所以一直主张她将心思放在读书上,甚至有时候警告她,玩物丧志。直到王骢颖上高中的一天,美术老师好几次郑重地告诉她的父母,她很有绘画天赋,是难得的人才,王骢颖才被允许系统地学习绘画。

在大学,王骢颖除了完成学业,课外时间她不像其她女孩那么喜欢穿衣打扮,或者成群结队的去联谊、看电影、逛商城。她除了泡图书馆,业余时间都用来发展自己的爱好。

她跟着网上的各路“大神”们学插画,只要她发现中意的绘画“大神”,就给他们不断留言,直到他们回复为止。她不仅揣摩“大神”们的构图用意和运笔方法,还时常将自己的习作传给“大神”们求指点。渐渐地,她和许多“大神”成了好友,得到了多方鼓励和帮助,在插画路上,越走越顺。

王骢颖在云南旅游時,也没有闲着,她在大理博物馆做义工时,那些形态各异的文物忽然打动了王骢颖。她觉得,这些古老的文物,似乎每一件都在述说着远去的久远的故事,可是时过境迁,现代人竟无法再解读出它们的语言了。

一天,她早早地去了博物馆,打扫时,忽然冲着一件文物自言自语起来:“你们呆在这里寂寞不寂寞啊?”而那件文物一直“望着”她,那种感觉就像在对她说:“寂寞啊,每天都能看到你真好。”

王骢颖接着又说:“可是不久我就要回去了,不如把你画下来做纪念吧!”在这种“凭空”的对话中,王骢颖忽然有种异样的感觉,这些年代久远的文物,其实是有“灵气”,甚至有可能是有“思想”的。回到家,王骢颖凭着记忆对它们进行二次复原,算是作了一次有趣的绘画试验。

参加工作后,画画成了王骢颖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在工作日,她也会花两到三个小时进行练习,逢节假日,如果没有要紧事,她会上网研究不同类型的优秀画作,再进行临摹,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常常从早上一画就画到深夜,乐此不疲。

旅行是王骢颖放松解压的最好方式,不仅开阔了眼界,更能让她获得广泛的素材。对她而言,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学习。最初,她喜欢到世界各地游走,匈牙利、捷克、印度等地都曾留下她的足迹。

2018年暑假,王骢颖到南京博物院参观。她发现很多文物表情丰富,十分有趣,千百年前老祖宗们精湛的制作技艺让她折服。能不能把它们画出来,让更多人产生共鸣呢?如果把它们安放在时下新潮的生活中,又会产生怎样戏剧性的“笑果”呢?

尤其当她看到“剁手俑”时情不自禁地笑了。她联想到了自己每逢“双十一”几乎疯狂的网购,她顺便“脑补”了一个画面,这个缺了两只手的“剁手俑”肯定懊悔乱花钱,“剁手”以警戒自己。于是,回家后,王骢颖画下这个陶俑,还配上“再买就剁手”几个字。

古物今画有新意

關于“剁手俑”的真实原因是,这种汉代到南北朝年间常见的随葬俑,其制作方法形成了这一独特现象。陶土烧造身体,木头雕刻手臂,经过2000多年地下环境的腐蚀,陶俑的木臂腐朽殆尽,从而给人以“剁手”的错觉。

发展到2019年,王骢颖共绘制了20多幅惟妙惟肖的文物表情包。创作的过程可不轻松,从构思、绘画到后期加工,一幅大概要花3天时间。

费时费力,但她甘之若饴,纵笔挥洒,层层晕染,灵光乍现的背后,是源于骨子里的民族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文物是国家的“金色名片”,当初在创造这些陶俑时,祖先们的诉求、情趣和我们当代人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迷失了对他们的正确解读之路,或许通过这些陶俑,能找到祖先们心中对于生命认知的真实答案。

“文物不应该仅仅供人参观、追溯,它们应该具有某种引领力量,让每个人都自发地关注历史并自觉传承民族文化。我们需要给文物们一个载体,让它们鲜活生动起来,用顺应时代的表现手法,开口‘说话,为自己、为历史代言。”王骢颖如是解释自己着迷于创作文物表睛包的初衷。

王骢颖的学生们看到这些有趣的表情包,很多人都对文物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文物们自带的那份不可抗拒、难以言表的美,让他们感到震撼,升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除了此次微博上爆红的九宫格陶俑插画,王骢颖不久前创作、发布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的《还原佛系男神,带你认识真实的玄奘》也受到网友热棒。

她在看完《玄奘西游记》后,对玄奘有了全新的认识,有了用漫画形式还原玄奘的冲动,“历史上的玄奘独自徒步旅行17年,是怎样的信念才能做到这样啊!”

如今,这位用文物讲述中国好故事的“表情包超女”,已经成为网上红人,不少同事和学生还向她提出拍合影、要签名呢!王骢颖表示,接下来她想尝试更多新的方式,创造出更多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漫画英雄人物,将来有一天把它们搬到荧屏上,以改变欧美日本漫画人物占据主流的现状。

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王骢颖目光灼灼道:“我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有趣的表情包,让更多人关注文物,关注文物背后的故事,它们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魅力。”

猜你喜欢

陶俑玄奘九宫格
太宗&玄奘:西游前后的帝与僧
玄奘的晚年很凄凉
我爱数独
我爱数独
陶俑
来自远古的使者—陶俑
哭泣的汉俑
数独:九宫格
数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