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导条约》被废,严重影响国际安全稳定
2019-01-10姚云竹
姚云竹
《中导条约》全称为《美利坚合众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消除其中程和短程导弹的条约》(INF Treaty),是美国和苏联于1987年签署的军控条约。该条约明确规定缔约双方要在条约生效后三年内,全部销毁射程为500千米至5500千米的陆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及其发射装置和保障设施。其后,美国销毁了“潘兴IA”短程导弹、“潘兴II”中程导弹和陆基“战斧”巡航导弹;苏联销毁了SS-12 、SS-23短程导弹以及SS-20、SS-4 和SS-5中程导弹。条约签署三年后,美苏共销毁2692枚中短程导弹,其中苏联1846枚,美国846枚。中导条约缓解了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的紧张对峙,降低了核军备竞赛压力,减少了核冲突风险,因此一直被誉为冷战时期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核裁军条约。但是,这样一个重要的条约,终究还是在2019年被美国抛弃。作为回应,俄罗斯也宣布中止履行条约义务。
美国为何退出《中导条约》
特朗普政府做出退约决定所公开宣称的理由是,俄罗斯违反了条约的有关规定,试验了条约禁止的陆基巡航导弹。但究其深层原因,主要还是四个:一是地缘戰略形势变化使中国成为美国眼中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美国希望摆脱传统裁军条约的束缚,在大国竞争的全球格局中有更多军事选择。二是通过研发和部署陆基中短程打击能力,回应新加入的北约盟友对俄罗斯的战略安全关切,要求美传统西欧盟友增加防务投入,同时迫使亚太盟国与美国前沿部署更紧密地“一体化”,形成对潜在敌手的有力军事遏制。三是强化中短程打击能力优势。陆基能力将放大美国海空系统的优势,不仅可压制潜在对手的所谓“拒止/反介入”行动,还可增强攻击战略目标的能力。与30年前相比,部署在战区的陆基系统,比海空平台系统的成本更低,反应速度更快,打击效果也有所提升。四是特朗普政府在做出外交与安全决策时,往往无视国际社会的反应和对现行国际秩序的尊重,我行我素,单边主义倾向明显。
《中导条约》的废除对中国国家安全和全球战略稳定有多重负面影响
首先,国际核裁军机制不断坍塌,将破坏全球战略稳定。随着《中导条约》寿终正寝,美俄之间其它核军控与裁军条约也面临被废除的危险。近期已经传出美国有意退出《开放天空条约》(Open Skies Treaty)。该条约1992年在芬兰赫尔辛基签署,2002年1月1日生效,现有34个签约国,规定签约国之间可在别国领空进行非武装空中侦察,检查军备控制条约的执行情况。《开放天空条约》的主要用途是增加互信,美国一旦退出,美俄、欧俄战略互信将会进一步降低。其次,《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New START Treaty)将于2021年2月到期,届时美俄若不能就继续延长该条约达成协议,条约将自动失效。该条约规定了美俄双方将各自部署的可携带核武器的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重型轰炸机限制在700件以内,将上述系统携带的核弹头限制在1550个(1架轰炸机计为1个核弹头)以内,将部署和非部署的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重型轰炸机限制在800件以内。这个条约是美苏在冷战时期所达成的一系列核裁军条约的继承,如得不到延长,冷战以来确立的两国核武库裁减进程将不复存在。此外,也需要密切关注美国会不会继续“退群”,甚至放弃履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规定的义务。
其次,核裁军条约的陆续被废除,对国际核不扩散体制构成严重冲击。该体制的最初设计是希望达成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国家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核武器国家承诺进行核军控和核裁军,直到完全销毁核武器;无核武器国家承诺不发展和拥有核武器;所有国家都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当核武器国家在核裁军方面不进而退,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要求无核武器国家保持无核的正当性和合法性。而一旦无核武器国家不再履行自己的承诺,世界将进入核武器迅速扩散的时期,核武器被有意或意外使用的概率将大大提升,中国生存发展的安全环境必然大为恶化。
2019年1月23日,俄罗斯莫斯科地区爱国者军事展览中心,一名俄罗斯军人站在伊斯坎德尔-M导弹综合体旁。
《中导条约》的废除为美俄发展中短程导弹松了绑,也会刺激更多国家追求这一能力,导弹军备竞赛将趋于激烈,中国将面对军备竞赛的压力。另一方面,美国曾多次表明中国是其退出《中导条约》的原因之一,要求中国加入新的多边裁军谈判。中国导弹的数量和能力,也成为国际防务界讨论的热门话题。美国高官还明确表示,没有中国的参与,继续延长《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无意义。2017年7月7日,联合国大会以122票赞成通过了《禁止核武器条约》,要求世界各国停止所有与核武器相关的研发、制造、生产乃至持有等相关活动。尽管包括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和法国在内的五个常任理事国和核武器国家都没有参加谈判,也拒绝签署条约,但这个联合国主持制定的条约事实上宣布了核武器“非法”。面对广大无核武器国家的强烈要求,中国也面临更大的核裁军压力。
第三,亚太地区陆基中程打击能力的增加,将影响中国的安全环境。中国周边陆基中程导弹的扩散可能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是美国研发并在其盟国部署针对中国的陆基导弹系统;另一种是亚太国家自己研发并部署的系统。如果美国默许并鼓励盟国和伙伴国发展陆基巡航和弹道导弹,或将类似导弹出售给这些盟国和伙伴国,也将严重恶化中国的周边环境。
面对全球军控裁军进程的倒退和周边安全环境的恶化,中国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归宿,思考国际军控与裁军领域的新动向和新对策,为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维护和平与发展,提出“中国思路”,拿出“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