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监理标准化管理模式

2019-01-10

四川水泥 2018年12期
关键词:沥青路面公路工程监理

何 鑫

(江苏育通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 南京 211188)

1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监理标准化管理所包含的内容

1.1 工程背景

徐州港区顺堤河作业区疏港公路二期工程(003省道),该工程是徐州市“三重一大”重点项目,一级公路,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6.0米,路面结构为:4cmSMA-13+6cmSUP-20+8cmAC-25C+36cm抗裂水泥稳定碎石+18cm低剂量水稳。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为22.2万平方米、交通安全设施为21.2公里、受监建设费近1.8亿元。

本项目沥青面层质量要求较高、体量较大,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严格进行沥青路面施工监理标准化管理,并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1.2 工程开始前对工程的信息整合以及制定工程自身的质量标准

1.2.1 信息整合

施工前,对所要开展的工程进行一个信息资源的整合,同时要保证所收集资源的准确性,让组织施工者对将要开展的工程整体有一个较好的把控。信息整合不是单纯的将所有信息拿来放在一起,而是要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合理分析,制定一定的计划和安排,从而保证标准化管理的顺利开展。详细深入的对现场勘查环境进行了解,设计意图、现场环境、施工条件、水文气象规律等客观因素。同时在设计图纸答疑前进行详细周全的准备。

1.2.2 制定工程质量标准

质量是生命,对于一项工程而言,制定合理的质量标准体系非常重要,这也是评价一项工程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制定质量标准,首先要以国家的相关标准为基础,同时根据自身工程的现实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得出一套合理的体系。监理人员可以根据这些体系标准进行工程的合理安排控制,制定科学严谨的监理流程对工程的进展进行真正的标准化管理,用标准和制度来约束和管理施工人员。如表1所示:

表1:监理流程

1.3 工程进展中成本控制标准

成本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包括原料成本、时间成本、人员成本等。监理人员要进行标准化管理,在工程的进展中必须要按照制定的施工进度进行施工,这样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确保工程的正常开展。同时要注意原材料的使用情况,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监理工程师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监督,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所需要进场的人员、机械设备进行有效全面的监督。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合理的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

1.4 前后场标准化管理

1.4.1 后场标准化管理

后场监理工程师主要负责拌合楼、料场区域的监理工作以及协调。监理工程师需要全天监候拌和楼,观察原材料的情况,并对沥青的各项数据,如混合料的和易性、拌合时间、出料温度(如表 2所示)进行监控,把控沥青混合料的整体质量,确保将合格达标的混合料送至前场使用;每天工作结束后对各项材料的耗损做严格记录;对于质量存疑的,通知试验室人员进行抽样,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

1.4.2 前场标准化管理

前场的监理工程师需要对沥青道路的铺设现场进行严格监督和全面的把关。

监理工程师开工前应该要求技术负责人、设备操作人员、现场工作负责人等必须到场,对工作所需的设备进行开机前检查,检查无误方可开始工作;开工后应对现场监理人员定期记录的虚铺厚度、摊铺、碾压温度、摊铺、碾压速度等做出判断,分析相关动态数据以便铺设工作顺利开展;在铺设工作完成后,对已完成的工程进行检验并将检查结果记录;施工结束后,监督施工单位检查工程用具是否按照规定合理存储,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故障的设备安排专人及时进行修复或启用备用设备。

表3:公路工程中沥青路面的施工

1.5 监理试验室的监督

实行标准化管理模式,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便是对整个施工的过程进行合理的监督。监理人员应该设置一个专门的监理组试验室,对工程质量的各个方面进行监督:施工前的原材料比质比价、施工过程中对已完成的部分进行检验、施工结束后对工程进行验收、整个施工过程中对各种数据进行严格记录。每个施工单位完成之后,都要做出一份质量检验报告,将各单位的检验报告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再重新找出问题。在一些特殊的地段,可以增加试验的频率,确保工程整体的质量。对于沥青路面的质量情况要不断收集数据,及时绘制动态曲线图,观察其中变化,如果有异常情况要从各方面不断分析,找出并且解决问题。

2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监理标准化管理在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1 原有模式对标准化施工模式的制约

目前,随着我国的公路运输事业不断发展,对于公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质量上的缺陷在大程度上会给运输带来一定的影响,实行监理标准化管理势在必行。部分施工单位会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企图通过一些不法手段来获取利益。实行监理标准化管理的模式,就必须要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脱离原有模式的制约,确保公路沥青路面工程的顺利开展,同时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2.2 标准化管理的整体运作成本控制与工程管控

监理标准化管理的实施,能对整个工程的实施起到一个较好的监控作用,但需要大量的成本,监理单位应该要注意运作成本的控制。标准化管理的实施需要对工程中一些重要的地方严格把关,进行问题记录、质量分析等履行监理。监理人员在日常监督中应对施工单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将问题归类处理,把一些处理程序固化,以应对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各类事件。对工程的整体质量有一个大方向的把控,同时对分段的施工单位进行细化处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同时,监理人员在监控工程的整个过程中,应确定监理人员的相关工作职责,应对监理人员自身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以保证监理人员能够合理运用自己的职权,保证监理标准化管理模式的顺利进行。

2.3 标准化管理的专业知识技能培养

随着对公路工程的要求不断提高,监理标准化管理的相关知识专业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对监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监理机构应该定期对监理人员组织相关的知识技能培训。标准化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保障有很重要的作用。

3 义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监理标准化管理的现实意

3.1 公路沥青路面病害

公路的沥青路面在施工的过程就存在很多的困难,这也就导致了在施工结束投入使用后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较为常见的有:由于未考虑道路积水问题导致的路面出现坑洞以及路表突起;在道路自身的重力作用和所承受的行车的不断碾压后出现的道路沉降;施工时未考虑横向沟槽部分处理导致的路面呈网状断裂;车辆长时间从一个位置通过导致的路面平行断裂等。这些路面病害都对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有的是属于自然的损坏,但是很大一部分则是由于施工时未按照相关的施工标准导致的。路面病害导致了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不断的修复工程造成了成本的不断增加且质量得不到保证。

3.2 标准化管理的优点

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监理标准化管理模式有着以下优点:

(1)提高公路对人民群众的服务质量

不标准、不合理的管理方式是无法使得公路对人民的服务质量得到提高的。公路工程中,标准化的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无论是在施工前还是施工时还是施工后,都有着符合标准的控制指标,这样能够保证施工结束后道路的质量,让公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安全便捷

保质保量的公路能够提供安全便捷的运输和出行,能够真正满足社会的不断发展。进行标准化的管理模式,能够让道路的安全和稳定性能得到不断提升,使我国的公路路面质量得到提高。

(3)促进公路方面的相关知识不断发展

监理标准化管理模式要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合理科学的监控,这样能够现实地处理一些问题。一些简单问题的处理程序固化,为以后所遇到问题提供解决办法和经验;一些特殊问题集思广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增强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和实际不断结合在一起,让我国公路建设方面的知识不断发展。

4 总结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监理标准化管理模式在不断总结实践的基础上,路面质量及使用效果得到较高提升及更多的突破。

猜你喜欢

沥青路面公路工程监理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沥青路面养护的新工艺新方法探讨
路基换填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实践
各阶段造价控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机的研制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工程量清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公路工程投资快速估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