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好家风 家国共和谐
2019-01-10文--李林
文 -- 李 林
人们常说,大国小家。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是国家的缩影。家风,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承的风尚、作风、风气。家风为家庭或家族后人树立了价值准则和导向,是体现家庭成员的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意识乃至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
我们家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每逢节假日尤其是春节都会齐聚在一堂,我们给父母准备新年礼物,老人也会为晚辈准备压岁钱,每当家中晚辈有人上学、考学、或毕业工作、或成家生子,父母给的新年红包会比以往的大,红包里有一封家书和压岁钱,是长辈对晚辈的关切和祝福。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把孩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才,做父母的首先要以身作则,要不断学习,要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为孩子当好榜样。”“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坚定信念相信党,对党忠诚。”“教育和家庭气氛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和智力,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孩子才能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要培养孩子多方面的知识、兴趣和爱好,要教育孩子包容大度,心怀感恩,多关爱老人。”……这一封封家书正是我们的家风——忠诚、奉献,学习、自律,敬老、爱幼,包容、感恩。
父亲就是榜样。我的父亲是一名抗战老战士,今年93岁了。父亲十几岁在山东参加革命,经历无数战役,南下到了贵州,在贵州一干就是数十载,离休后直到现在,带头学习、带头发挥作用,为地方发展、毕节试验区改革和脱贫攻坚建言献策作贡献,力所能及地为老年教育、老年体育和关心下一代等做工作。
“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坚定信念,相信党,对党忠诚。”——这是父亲日常对我们的教诲,写在家书之中,是家训,也是家风。儿时的我,常常看到那难忘的一幕:夜深人静,几许人家还有一点灯光,而我们家的白炽灯还亮着,细心的母亲正守着父亲吃着晚饭。父亲常常给我们讲战斗故事、讲革命传统,教导我们要忠诚坦白、清白干净,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包容大度、不存私心,要心怀感恩、无私奉献,要弘扬传统、尊老爱幼。父亲始终心中装着老百姓,兢兢业业干事业,任劳任怨做工作,清清白白做人,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影响着我们。记得有一年,一位曾在文革中写黑材料和批斗父亲的人找到家里,请父亲帮助解决困难,父亲了解情况后出手帮助了此人。父亲的坚强忠诚、大度宽容、敬业自律和甘于奉献着实让我钦佩。
作者的父亲母亲近照
母亲勤奋好学、能干而又贤惠。母亲是贵州解放后的第一批财政工作者,也是改革开放后贵州较早拥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的“老财政”。母亲爱学习、肯钻研,在单位是一把好手,退休后创办会计师事务所发挥余热,培养带好年轻人。我常说母亲是我们家的顶梁柱,照顾老人、教育子女、操持全家生活,所有事情都是母亲解决。母亲很会持家理财,工作再忙,总是井井有条把家安排得很好。我离开家27年,始终记得母亲炒的一手好菜——家的味道。母亲也快87岁了,每天和父亲一起读书、看报,看到好文章就推荐给我们学习。
父亲和母亲相濡以沫66载,从我懂事至今,从没有看到父母吵过架、红过脸,偶尔母亲有点小脾气,父亲总是一笑了之。
我的父母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这就是我们的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