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
2019-01-10邱园园
口 邱园园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是对青少年励志,对家长传授教子秘籍的书。它记录了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泰戈尔、海明威、杨振宁、丁肇中等五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长故事。书中把鼓励立志,创造环境,培养兴趣,严格要求,积极动手,学会思考,认真观察列为造就天才的七个关键环节。每个孩子身上都具有天才的潜质,关键是要有发现天才的眼睛。纵观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长历程,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为人父母者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但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高尔基说:“爱孩子,母鸡也会。”要重视父母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望子成龙的父母往往都不是龙,却对孩子要求比较高,自己不能以身作则,其教育结果可想而知。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家庭在教育投资上的花费所占收入比重并无明显差别,其差别主要体现在父母与孩子相处时间和教育方法上。中国的父母应该抛弃原有的“只投钱不投时间”以及“黑白脸”的教育方式,以通过增加交流时间、以身作则、兴趣引导等方面进行教育。
其次是教师的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孩子灵魂的引导者。在学校里,老师喜欢的往往是听话、学习好、聪明的孩子,他们的这种观念使得一些孩子逐渐丧失了自主性。习惯于听从别人的安排,抛弃一切兴趣爱好,一心钻进书本里。待步入社会以后,才发现他们所失去的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这是多么可怕!
事实上,我们的社会不可能只需要科学家、公务员,我们也需要商人、工程师、农艺师、作家、艺术家……培养孩子的多重爱好,引导他们的兴趣,教他们做人的道理,这才是教师应该做的。
天才并非少数人的专利,虽然每个孩子不尽相同,但只要因材施教、适当引导,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都能成功。所以,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才是最重要的。十九世纪,德国有一个著名的天才卡尔·威特,八九岁就能说六国语言,通晓各门自然科学,九岁考入莱比锡大学,十三岁出版《三角术》,十四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可是他却说:“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决定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决定于生下来后到五六岁时的教育。
人的天赋差异各有不同,可生命的潜能无限!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重要的是如何发掘这种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