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亮“暖心”时刻

2019-01-10蔡海萍

小学生优秀作文(高年级) 2019年9期
关键词:暖心棒极了西蒙

蔡海萍

写一件人们相互关爱的事

人间处处有真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相互关爱可以是大爱,也可以是小爱。可以是扶贫帮困、慈善捐赠、灾区救援等影响面相对较大的爱心事件;也可以是生活中常见常遇的小事,譬如家人间的照顾,邻里间的分享,师生间的提醒,乃至陌生人间的帮助……来吧,着眼我们身边的人与事,捕捉彼此关爱的瞬间,点亮那曾经的暖心时刻。

给力的“场”

这个“场”就是事件发生的特定环境或情境。

《穷人》一课开篇的环境描写字数不多,不仅写出了贫困,屋外的狂风呼啸与室内的洁净温馨形成了对比,更为下文做了铺垫。在邻居西蒙死后,桑娜夫妇毅然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之心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特定的“场”不仅能烘托事件发生的气氛,凸显人物的品质,还能传情达意。著名学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样的景或物,因作者的主观情感不同,描述出来则大不同。如“风吹草动”,这一自然场景,赋予不同的情感,文笔就会变得非常有趣——快乐了,“风吹草舞,纤细的腰肢有节奏地扭着,这是要飞上天的节奏吗。”沮丧了,“风吹草低,是在默默哭泣?还是羞于见人?”得意了,“风吹草摆,如一个个翘起的大拇指为我点赞”……“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为“暖”增色。

放大的“微”

细微之处见真情。

情动而辞发。能打动人心的唯有细致的“言行”刻画。把这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动作、语言、神态等,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与想法放大、放慢,甚至分解细化,就能使平面的文字立体化、形象化。比如这句话——

老师批改着一本本作业,批阅完我的作业时,开心地对我说:“写得棒极了!来,抱一个!”

放慢镜头,一帧一帧,捕捉放大,展开细节——

老师埋着头,一手翻页,一手批阅,一本接一本批改着我们递过去的作业。两眼好似扫描机,头左右、上下轻微摆动着。突然她挺直了腰板,吸了吸鼻子,眉毛微微一抬,嘴巴微微一翘,眼睛微微一亮,赞叹道:“哇哦——这本作业写得棒极了!全对,书写赏心悦目!”转过头来,我已醉在她那两弯清亮亮的月牙湖里。她两臂忽地一伸:“来,抱一个!”

“暖”在细微处。

巧妙的“构”

相互关爱,不是单方面“关心”。选材构思时,可以将一件事中,彼此相互帮助,相互体谅,相互理解的笔墨均衡;也可以是明暗两条线,如《生病的幸福》主线写自己生病后被家长、同学、老师关爱着,而着墨不多的暗线,却处处体现着自己曾经一直也关爱着他人。

匠心独运的“暖”需要巧思妙构。

猜你喜欢

暖心棒极了西蒙
扶贫司令的暖心报告
“硬核”举措下的暖心举动
论西蒙喜剧的现代变异与发展
木板
充分检查
父女情真深似海——威尔第与《西蒙·波卡涅拉》
女儿的奇葩问题,老爸这样回答
暖心小物
满满爱的暖心新年
The Mark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