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减贫理论述评及对策研究
——基于欠发达地区分析
2019-01-10蔡玲松
蔡玲松
(塔里木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1 文献综述
1.1 城镇化有利于减贫
持积极态度的学者认为城镇化可以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便于推广科学技术应用以及促进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增加居民收入。城镇化引聚的农村人口可以扩增城市内需,带动生活、就学、就医等需求量从而推动城镇及周边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1]。卡利(Cali)和梅农(Menon,2009)[2]对印度的研究得出城镇化发展有助于提升周边农村贫困人口收入。卡利认为城镇化是通过位置效应和经济联系效应来减少农村贫困的,前者指城镇化进程中,引聚了周边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导致了农村总人口减少;后者指城镇化产生的城乡消费联系,提高了农村就业水平,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市场,降低了农村贫困程度。沙赫巴兹[3](Shahbaz,2010)、阿万[4](Awan,2011) 通过研究表明,城镇化可以效的降低贫困的发生,尤其是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贫困率也将降低。李萌[5]认为城镇化进程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计算中国省际层面(2000—2012年)城镇化率、农村贫困发生率和农村基尼系数,利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区域和城镇化之间的发展关系。经研究发现:若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那么农村贫困率将会降低3个百分点左右。因此,城镇化进程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赵珊珊[6]认为城镇化不仅激发了消费内需潜力,还可以带动经济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是实现减贫的有效途径。黄开腾[7]指出城镇化和精准扶贫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要积极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有效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张立群[8]认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减贫事业进入了新的阶段,需要着力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减贫保障的相关政策支撑体系,构建新型城镇化和减贫事业协同推进的互动局面,有利于消除连片地区贫困。
1.2 城镇化不利于减贫
但也有学者认为城镇化抑制了减贫,持消极态度的学者主要从这几方面考虑:城镇化会引起农村人口迁移,使得优秀的人才和富裕家庭外流,若政策把握不好,易形成留守现象和马太效应,加剧农村贫困状况[9]。农村人口迁移会出现空间置换和土地资源的再分配,若政府引导不及时,制度不完善,很容易以牺牲耕地为代价发展经济,耕地面积难以保证,农业规模化,节约化难以推进;如果不能有效的吸取上世纪牺牲农业发展经济的教训,那么城镇化会加剧农村资源的流失和土地资源耕种率的降低,进一步加大城乡差距,加剧农村经济落后情况[10]。拉瓦雷[11](Ravallion,2007)指出城镇化等于把农村贫困率变为城镇贫困率。盲目城镇化相当于把农村贫困人口变成城市贫困人口。
1.3 城镇化与减贫之间是U型关系
城镇化与减贫之间是U型关系亨德森[12](Henderson,2003)认为城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是倒U关系,在城镇化刚开始发展时,可能的确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到了后期,会表现为阻碍经济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是体现一个区域是否贫困的重要指标,所以也有学者证明了城镇化水平和贫困之间也存在一个U型关系。潘杜鲁基蒂[13](Panudulkitti,2007)、马丁内斯-瓦兹克斯[14](Martinez-Vazquez,2009)指出城镇化发展和贫困之间是U型发展关系。即,当城镇化发展程度超过某一点时,会不利于贫困的减少。何春、崔万田[15](2017)将城镇化引入到贫困理论模型中,得出城镇化会促进减贫的结论。当超过最优段位时超过最优段位时,会产生过度城镇化问题,不利于贫困的减少。彭代彦[16]认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居民贫困率的降低,但是这一减贫效应具有明显的双门限特征;当城镇化率小于55.7%时,其减贫作用十分显著;当城镇化率在55.7%-68%时,其减贫作用开始放缓;当城镇化率超过68%时,其减贫作用不再显著。这一结果说明,当前城镇化进程同居民减贫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非良性互动。单德朋[17]认为城镇化通过集聚效应、收入效应和转移效应来实现减贫,对城镇化减贫效应的三种机制进行了分解,研究表明,我国各地方的总体贫困和城乡区域贫困具有相关关系,城镇化发展有减贫有重要影响,但不同的城镇化模式减贫效果不同。
2 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减贫的逻辑分析
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投资和经济活动,将人口、资源等要素集中在有限的空间内,带动了欠发达地区周边分散的资源集中配置,推进市场化竞争达到均衡状态,使区域资源的配置接近“帕累托最优状态”,实现共享、创造和节约,使资源达到最大程度的利用,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益,降低了行业间的延伸成本,吸引大量的相关企业汇聚,使有原本孤立的市场环境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推动欠发达地区城镇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城镇的经济发展成果将通过涓滴式效应,外延惠及贫困人口,带动贫困阶层或地区的销售和就业来实现发展和脱贫。
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吸引了欠发达地区周边的农村贫困人口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城镇建设中,并迁移到城镇生活、就业,在源头上降低了周边农村的人口总量,降低了农村贫困发生率。城镇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亟需大量的劳动力,包括产业工人、服务人员等基层性岗位。集聚的人口产生了大量的消费需求,促进了城镇消费总量提高,间接的促进了周边地区农民销售收入。同时还间接的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发展,迁出的人口给留守的人口腾出了更多的农业资源,也为实现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了发展空间。留守人口的人均可利用资源进一步提升,使得留守人口的收入增长,实现致富,在实际上降低了欠发达地区农村贫困发生率。
同时,强化城镇政府的服务职能,为居民消费各类产品增加了更多的选择,会引导消费行为,产生更多的消费需求等等。城镇的消费市场扩大,同时也使得第三产业的产值增加,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
3 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减贫的对策
3.1 改善经济环境
城镇化水平需要建立完善的交通体系,要提高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就要解决欠发达地区的“孤岛”劣势,要加大投资打造“进得来、出得去、跑得快”的交通网络,加快铁路、公路、机场的建设,优化交通网结构,增强交通的通行能力,减少区域劣势的影响,推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2 以产业聚人口
成熟、高效、特色的产业链能够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发展效应——聚集人口。利用周边的石油、矿产资源,积极争取国家扶持政策,吸引外资和技术产业工人,产生了众多的消费需求,吸引其它区域农转非人口来此就业、定居。重点引进规模大、实力强、品牌响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改变农村种植、养殖户“丰产不丰收”、“谷贱伤农”现象,用二产发展带动一产的收入,提升人均生产效率和人均收入,解决农业贫困人口收入低的问题;鼓励发展商贸服务业,引进大规模的企业集团和市场带动专业性强的三产企业,改善服务业市场经营主体规模小、组织程度低、零散状态,提升三产服务业规模,为学历低、技能单一的人口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其非农产业的经济收入。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工作。一方面,建立健全政府基层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责任制,储备、培育具备高学历、综合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年轻干部,将其用在各基层重要岗位上,发挥战斗堡垒的引领作用,带动欠发达地区的各项改革稳步发展;另一方面,出台一系列的人才引进、稳定就业政策措施,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3.3 加大公共设施建设
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营造商业环境,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社会和外资来进行投资,实现多元化资金参与,推进卫生设施、体育设施、文化设施、交通设施建设。充分发掘欠发达地区的自然文化资源和悠久历史人文底蕴。着力健全商业CBD中心服务功能,布局文化与产业融合与共生,打造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购物餐饮的宜居城市,利用新城镇发展潜力来吸引外来人口。同时,增加保障房的建设,实行以“房”引人政策,降低准入门槛,确定合理的准入条件和标准,解决住房问题,改善生活水平,让更多的低收入人群享受到经济发展红利。
3.4 医疗方面
加大财政医疗资金投入,制定贫困人口的医疗帮扶政策。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的医疗软件和硬件资源,着力提升欠发达地区的医务水平,提供较好的医疗服务。推进医疗分级诊疗制度,加大医院的基础设施、设备配置、人才队伍建设,解决贫困人口发生重大疾病的风险,遏制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发生。
4.5 教育方面
欠发达地区在教育资源上不如发达地区丰富,因此,更要在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品牌的基础上,统筹优化团镇学校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质量提升工作,加快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大力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实现教育资源的均等化,改善农业贫困人口教育资源不足现象。同时,扩大职业技术学校的培训范围,以政府出资和企业投入的合作模式,新增成人职业技能培训,免费为农转非贫困人口提供各种技术性培训,并颁发有效证书,使其由普工向技工身份转变,提高其技能价值,增加工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