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与香积寺
2019-01-10陈洁/文
陈 洁/文
在陕西省西安市的长安区,有一处古朴而庄严的佛教之地—香积寺。寺院平时幽静清雅,四周空旷连着起伏山脉,南依秦岭,西向市区,其内有大殿和古塔等,与繁茂的树木相邻而立。
穿着长袍的僧人,不时在长廊中匆忙地走动,或者在堂内久久打坐。每当霞光铺来,暮鼓晨钟的声音,总是伴随着飞鸟传向远方。
与繁华的现代化城市相比,香积寺离普通人的生活有些遥远,透着浓浓的神秘韵味。它始建于唐高宗永隆二年(公元681年),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古寺与古诗,往往很有缘分。这座寺庙建成的时候,繁盛一时,各方访者纷沓而至。据说大诗人王维就是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过香积寺》。
说起王维,世人称他为“诗佛”,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几乎齐名。
王维似乎离“俗世”很远,寺宇深林才是他安居的世界。又或许在他的精神深处,的确存在着这样一片超然的园地,然而现实的生活,却总不能尽如人意。
在唐朝,对于他这样的士大夫来说,融入社会,从政为官,依然是最首要的事情。作为官宦世家的后代,除了通过科考去入仕,他年轻时并没有多少其他的路。
为此,他自幼广读诗书,发展才艺,希望得到朝廷的青睐。
王维的爷爷曾是京中乐官,而王维也继承了这一音乐才能,能弹奏多种乐器,精通此道。除此之外,他还跟着母亲学画—他的母亲出身名门,画功了得。至于读书写文,他更是才华卓越。
总之,王维不但出身好,而且分外努力。
十五岁那年,王维离家来到京城长安,很快就有了名气,结交了一些权贵朋友。在《旧唐书·王维传》中,写着他颇受欢迎的境况:“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
王维也很乐意融入其中,年轻时的他从政的热情很是高涨。又因实力出色,他受到举荐,还考中了状元,一时风头无两。其后,王维担任了乐官“太乐丞”,负责邦国祭祀宴会的音乐舞蹈。
精通音乐的王维,对于这个职位自然是游刃有余。此时,他做着适合的工作,交往着知心的朋友,前途似乎是一片大好,看得见的光明就在未来的路上。然而,万万没有想到,命运却给他泼了大大的一盆冷水。
因为一次排练五方师子舞①五方师子舞:唐代狮子舞名。“师”通“狮”。由龟兹伎表演。缀毛作狮子形,人居其中舞之,做出狮子俯仰驯狎的各种动作,十二人持绳秉拂,前后引导,以太平乐伴舞。,王维被扣了个罪名:私自观看伶人舞黄狮子。因为黄色狮子只有皇帝才可以观看,别的人只能作陪时看。
然而,事实上,此舞是宴会所用,黄狮子只是五种颜色的狮子之一。作为乐官的王维,排练舞蹈时自然也会看到黄狮子,连王维自己也没有料到会因此获罪。然而事实无情,他就此被贬出了京城,到遥远而荒凉的济州去做司仓参军,相当于一个粮库管理员。
这对王维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在济州的几年间,他心情苦闷,倍感挫折,想来想去,还是希望再次回京。
皇天不负有心人,王维终于等来了机会:宰相张九龄为他的献诗所动,重新起用他为右拾遗。其后,王维又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河西。
此后的二十年间,王维就这样稳妥地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其间还购置了辋川别业,颇合他的心意。
但是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他安稳的生活突然又被毁了。
安史之乱,王维被俘。平乱之后,王维成了“罪臣”,虽仍在朝堂,却再不如从前那么志得意满。
王维晚年时,常在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过香积寺》便是他在这样的情形之中,写下的诗作。
香积寺环境清雅,规模宏大,幽静而不偏僻。在一千多年里,原先的寺庙屡遭战乱变故,几经兴废,真正的古迹已留存不多;现在的香积寺,是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按照其基本原貌重新修建起来的。
整座寺院坐北朝南,遵循佛教建筑规制,有五重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展布,依次是牌楼、山门殿、天王殿、碑廊、大雄宝殿、法堂等,另还有地藏殿、僧房、斋堂等,最后西北方是善导大师供养塔。
走进寺院的正门,首先竖立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座高高的牌楼,牌楼前面书写着“香积古刹”,后面为“净土祖庭”,八个镏金大字在空中映着日光之辉,其下并列着青狮、白象、金毛吼三种奇兽,形态各异,透出神秘而威严的气息。
山门楼红柱灰瓦,大门呈拱形,悬挂着“香积寺”匾额,两侧有联:“德慧佛心回头好听禅院声,法正自我醒世愿做明眼人”,令来往之客悟其道,知其慧,从而更加深察事物。
穿过雕梁画栋的天王殿,陈列着历代书法石刻的碑廊,还有钟鼓楼,游人便可来到寺院的正殿大雄宝殿。
香积寺此名,源于佛典《维摩诘经》中的“天竺有众香之国,佛名香积”;而王维的字号称为摩诘,也正是取自此经,可以说是缘分很深了。
从唐代一直留存至今的古迹,分散在寺中数处,善导舍利塔便是其中之一。善导塔高三十多米,青砖碎石层层叠起,岁月在上面刻下了许多痕迹,向游人们讲述着这座寺院的古往今来……
如果我们漫步古都西安,来到这香积寺,看一看那历尽沧桑的古塔,听一听悠扬的暮鼓晨钟,走一走方正庄严的长阶,一定会有不一样的体会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