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忆苏帮菜

2019-01-10顾志骋

苏州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苏州人鲜味道菜

顾志骋

我要写一篇有关苏帮菜的文章。

那天去观前街太监弄的新聚丰吃饭,落座时有幸坐在新聚丰的老板朱龙祥旁边,听他谈起自己早些年的经历,如何学厨艺、出国、在大使馆工作,朱老板娓娓道来,我听得蛮有滋味。

菜过五味我才反应过来,原来我要写一篇命题作文!这下可好,酒肉穿肠过,故事也没心中留,我像穿着一身现代衣服误入苏州园林,透过漏窗左右张望,万般感想都化成了空,舌尖上只余一丝滋味。

不论从什么角度来谈,我都不是一个爱吃的人。每当读到“桃花流水鳜鱼肥”“乃思吴中莼菜鲈鱼,遂命驾而归”等诗词,旁人可能想象得口舌生津,于我则是感觉自己沉浸在恰好的人间烟火中,像清晨石板路边摆摊人的第一笼包子,打开的刹那白汽蒸腾而起,迷了惺忪睡眼,却总能熨帖归家人的脾胃。

用时尚话来说,我吃的不是味道,是感觉。而新聚丰的朱龙祥先生就有那一种老苏州的感觉。

我从未见过像朱龙祥先生这样热爱苏帮菜的人。不论是他提起早年拜师学艺时的趣事,还是分享烹饪苏帮菜的经验,朱龙祥先生都带着一股近乎学术研究的谨慎和热情,我能感受到他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尊重。

朱龙祥先生也有苏州人恰到好处的自信,他指着“五件子”这道菜和我们说,以后去外面吃都不要点汤啦,不会比这道菜更好吃了!听得人想笑又服气。

世人皆以为苏州安逸,一口吴侬软语连吵架都是又嗲又慢,好像在这里怎么虚度时光都不为过。世人却忘了江南最出状元郎,苏州人的用功劲儿都在骨子里,朱龙祥先生也不例外。当年他初到大使馆工作,发现每天的早点翻来覆去就那几样,于是他决心用苏州特色做出一番成绩。

朱龙祥先生每天五点起床备菜、揉面、烹饪,做到一个月早点不重样,就这样在一众大师中脱颖而出,不知后来的招牌菜“枣泥拉糕”是否就是当年打下的基础?

说到甜食,我还想给苏帮菜洗“沉冤”。每当有外地朋友来苏游玩,我都会带他们去吃一顿苏帮菜,每次都收获到“清淡”“甜”的评价,其实苏帮菜真的冤死了。

对苏州人来说,鲜才是最要紧的,青菜就必须是青菜的鲜味,鱼就是鱼的鲜味,绝不能被调味料掩盖了食材本身。甜味只是为了抑制食材或者酱油里的苦味,行话叫“吊鲜头”。

我前些年在外读书、工作,也尝过大江南北各色菜系,而苏帮菜之于我的意义,不是好吃好看,而是家乡的遥思。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苏州能出朱龙祥先生这样的大师,想必也能包容我这样天生舌尖上缺了点滋味的小娘鱼罢。

猜你喜欢

苏州人鲜味道菜
听起来很奇怪,结果是道菜
鲜味的秘密
“鲜”是苏州人的执念
Exercise cardiac power and the risk of heart failure in men:A population-based follow-up study
春日水中鲜
动物教你做道菜
入静止观的苏州人
朋友圈『厨艺大赛』,吃的是哪道菜
张建霖
一本杂志和她的生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