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阳市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社会养老服务新体系

2019-01-10李万发赵勇皓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沈阳市居家养老

李万发 赵勇皓

(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142)

我国老年人口每年以3.83%的速度增长,到2030年将高达3亿,是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1〕,社会养老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改革开放40年以来,老龄化问题愈发严重,家庭、社区、社会在养老服务方面的缺陷不断显现,而养老服务逐渐成为家庭乃至社会各界的普遍需求。沈阳市老人户籍总人口已达180.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4.6%〔2〕。然而在社会养老服务领域存在着各有关要素定位不足、资源优化率低、技术弱化的症状。沈阳市的社会养老问题已经愈发严重,需要进一步改善当前的不协调因素。本文主要对沈阳市的养老问题进行综述。

1 社会养老服务现存的误区

1.1过度依赖养老服务机构 关于新闻报道中在沈阳预约“养老院床位”的现象屡见不鲜。养老机构在现今社会具有“绝对的信任度”,作为该地区养老服务体系完善与否的重要指标,机构数量及床位多少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该地区养老服务水平的发达程度,实际上社会服务机构数量的增长并不能反映养老服务的发达程度。到目前为止,沈阳市处于老年阶段的群体有意愿到养老机构养老的已达沈阳总人口的18%~20%〔3,4〕。然而,服务质量高低不均衡、专业化程度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是沈阳市养老服务机构的现状,并且没有体现出该地区因老人的需求而应有的差别化照顾服务,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不同类老人的真实需求。

1.2家庭养老服务理念偏差 家庭养老的“思维概念”存在缺陷:在社会大众中存在着老人在自己的家庭中生活、度过晚年就是所谓的“家庭养老”。而现代社会的家庭养老(即居家养老)应该是在社区乃至社会资源的支撑下,运用相关专业技能在家中提供老人所需要的服务,社区作为联结家庭与社会及专业机构的平台,获取社会中的潜在资源及相对应的技术,以整合服务计划为家庭养老提供保障〔5〕。

在沈阳市一些社区的走访调查中了解到,长期以来,家庭养老方式并非以社会化的形式出现在社区中,而是家庭成员以更加孤立、封闭的模式为老人提供照顾,大多数社会成员认为照顾好老人“一日三餐”即为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责任。恰恰相反,应该建立以“家庭为主体、社区为平台、机构为助力”的社会养老模式,将家庭养老社会化使老年人获得综合性的照顾服务,从物质和精神上对服务对象的需求给予支持〔6〕。

1.3“一刀切”问题普遍存在 沈阳市各个地区有自己不一样的、具有特色的社区文化。但是,对于社会养老服务的推行在每个地区却采取了照搬模式、笼统匹配的结果,各个社区的个性化不尽存在。同时,没有体现出因老人的差异化而应该保持的“三因原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可以说,每一个地区每一个社区都有着自己相对独特的养老方式,简单的“一刀切”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总和需求。老年生活没有一个“范本”,对于养老更是如此,幸福的老年生活是老年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创造的。作为养老服务的提供者,要更关注老年人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而不应该以执行者自己的想法去替代老年人的想法〔7〕。

2 “三位一体”社会养老服务新体系的内涵

2.1“三位一体”社会养老服务新体系的养老服务类别 它集合了健康维护、经济保障、就业休闲、社会参与、婚姻家庭、居家安全、后事安排等的一条龙照顾服务〔8〕。根据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9〕来讲,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每一个年龄阶段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生理精神需求。可能需要接受居家养老、社区照顾、院舍照顾等不同类型的服务,这就需要发挥“三位一体”的社会养老新体系的作用,重新定位家庭、社区、机构之间的功能要素,在对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中体现出关联性、整体性的照顾。不论是沈阳市还是其他地区,构建社会养老新体系的根本目标就是让老年人拥有高质量的晚年生活。多维度、多层次服务内容的更新可以在对老年人的需求方面有一个质的提高,在养老服务新体系运行的过程中更能体现出人性化服务的宗旨。

2.2“三位一体”社会养老服务新体系的养老模式 它可以统筹多种养老模式,协调与发展以社区为平台集聚各种社会资源,支持家庭养老服务的开展,吸取机构照料的专业技巧到居家养老的方式中,明确此养老模式社会化的重要意义〔10〕。然而,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定位不清,服务对象混杂不明确,存在着严重的功能误区〔11〕,以“家庭为主体、社区为平台、机构为助力”的三位一体养老新模式则能够巩固家庭养老的重要地位,各服务主体得到系统化以重新定位其职责归属,从根本上优化养老服务的质量。此模式的实施可以进一步防止“一刀切”问题的发生及蔓延,做到实事求是,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势利导的原则。

2.3“三位一体”社会养老服务新体系的社会支持网络 它可以充分调动养老服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激发其相关人员的创新性,合理配置其政策资源,提高社会创造活力〔12〕。沈阳市作为省会城市,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积极吸收民间组织优势资源,纳入到社区养老服务的板块中,为老年人提供更加稳固的社会网络资源〔13〕。社区作为机构养老及居家养老的中介因素,在新体系的运行中良好的互动关系关键在于社区,而社区又是最具“风土人情”的区域,新体系的运行会更符合中国的特色文化,老年人不出家门就可以得到“三位一体”体系下的优质照顾服务〔14〕。

简言之,“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可以使老人在家获得综合性及社会化的养老服务,它倡导的是老年人不脱离家庭与熟悉的社区环境而接受照顾服务,使其尽可能过着正常的社会生活。

3 推进沈阳市社会养老服务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3.1强化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情感支持 充分发掘家庭成员与老人之间的互动性、互惠性,通过正向的情感联结,积极的沟通与交流,正确对待家庭角色分配关系,强化老人与子女之间的情感纽带,构建家庭成员之间的“家庭思维”〔15〕。扭转“家庭养老服务理念偏差”的局面,改变照顾起居即为养老服务的思维,物质提供与精神照顾应该同时进行,经常组织一些深入的家庭情感交流活动,注重内在的感受与感知〔16〕。不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家庭是每个人生活的最初主体,是老人社会化及再社会化的开端。情感支持作为家庭重要功能之一,可以有效缓解老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感。

3.2以社区为平台,推进社区照顾 把沈阳市各个社区作为集聚该地区优势资源的主要平台,接纳专业人才为“三位一体”社会养老新体系提供专业帮助〔17〕。物质基础是老人正常生活的前提,在家庭未能满足老人生活需要的情况下,社会各相关组织和企业应伸出援助之手。积极开展“公益资助服务”,根据社区具体特征建立综合配套超市,以低价或免费的方式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生活物资帮助,规划相应的与社会工作有关的设施安排,使其社区照顾达到科学发展。

3.3倡导完善社会政策,健全社区保障体系 发挥沈阳市社区志愿者的公益力量在社区开展各种老人参加的公益活动,健康知识专题讲座,招募、组织社会志愿者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作用,推动普及社区志愿者制度体系化发展。社工机构和政府层面相互合作,促进政策倡导,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坚持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人而异的原则推动老人社会保障服务事业的发展〔18〕。例如,以社区为单位,采取听证会或其他民主的形式活动,汇集民意,了解社区内老年弱势群体的实际生活需求,采取当地政府与社区对接的方式,对社区老人一对一服务,完善符合当地老人需求的社会政策。对于老人最重要的“老有所依”、“病有所治”方面,通过对有困难的老人家庭情况的评测,给出在生活保障,医疗服务方面的救助政策。

3.4增强社工行政能力,实现社会多元互动 社会工作者发挥作用的最直接途径即强化执行者的实践操作化能力及网络资源的优势。构建稳固的老人社会支持体系,需要加强社工机构与政府、社会相关组织的互动,使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这就需要社会各界实现充分多元的互动以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水平〔19〕。

对于社会服务机构来讲,作为当下社会服务的主体,在社区、居民、社会之间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应当及时掌握信息资源,为居家老人生活获得优质资源,排忧解难,争取合法权益。采取政社合一的社会福利模式,积极引导当地基层社会民间组织和居民参与福利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形成多方参与,资源共享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作为主要的、可行的养老模式,其社区及机构作为照顾者可以提供家庭照顾资源、方法技巧,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生活知识与健康服务活动。总之,当下社会养老领域缺少“三因原则”差异性,应把具有沈阳特色的“风土人情”与现存的社会养老服务相联系,解决其存在的诟病。

猜你喜欢

沈阳市居家养老
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养老生活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爱是逐梦的翅膀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养老更无忧了
微生高的往事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