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孝文化成语典故为例谈挖掘成语典故与新农村建设
2019-01-10石洪斌
石洪斌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成语是汉语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它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的一朵奇葩,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一笔巨大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成语有四大特点:意义整体性、结构固定性、出处经典性、语体典雅性。成语典故以其故事的完整、广泛的认同、群众的喜闻乐见而备受文化振兴者的青睐。可以说,一个成语典故就是一枚沉甸甸的历史的化石,蕴藏着成语典故所在地“双富”“双美”建设的巨大能量。
“诗画江南,山水浙江”。浙江是文化之乡,自古至今名人辈出,历史典故层出不穷,在这块肥沃的文化土地上诞生了许多成语。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比如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卧薪尝胆”的勾践,“覆水难收”的朱买臣,“曲水流觞”的王羲之,“东山再起”的谢安,“才高八斗”的谢灵运,“叱石成羊”的黄大仙,“梅妻鹤子”的林和靖,“精忠报国”的岳飞,等等,或人以景名,或景以人名,无不为我们建设浙江文化大省提供了一道厚重、亮丽的文化背景。
1 浙江成语旅游资源品味高雅种类丰富
挖掘浙江成语典故,要立足应用研究,注重文化传承,推动文化、历史、考古、建筑、哲学、民俗学、宗教学、旅游管理等跨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以成语典故为经,11个省辖市为纬,通过成语典故这根红线将浙江的历史名人(包括客居)、古镇古村落、旅游景区串成一体,将浙江的历史文化与文物古迹、青山秀水融为一体,将成语故事与解读浙江历史、回味记忆乡愁、弘扬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建设新农村融为一体。经过前期田野调查,浙江成语典故异常丰富,具有区位资源优势,可以涵盖传统文化四大系列。
1.1 传统蒙学和勤学典范文化
中国著名的传统启蒙读物“三百千”均出自浙江(或治下),为浙江在南宋以后文化兴盛、名人辈出、移风易俗,形成勤学苦读风气,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坚实基础。很多刻苦读书的成语典故已经成为汉民族勤学精神的范本。因此,浙江藏书丰富,拥有皇家藏书馆文澜阁和四大私人藏书楼,绝非偶然。
蒙学文化成语。“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作者南宋王应麟(浙江宁波人)。“赵钱孙李”,《百家姓》作者北宋佚名(浙江钱塘人)。“天地玄黄”,《千字文》作者南朝梁周兴嗣(吴兴郡丹阳今浙江湖州人)。“百世流芳”,出自对联诗词创作启蒙著作《笠翁対韵》,作者清朝李渔(浙江兰溪人)。
勤学文化成语。“负薪挂角”“覆水难收”,朱买臣祠墓(杭州建德、嘉兴)。“王充阅市”,王充(绍兴)。 “入木三分”,王羲之(绍兴)。“八斗之才”“才高八斗”,谢灵运(温州雁荡山)。“妙笔生花”,江淹(杭州萧山)。“燃糠自照”“炒沙成饭”,顾欢(嘉兴海宁)。“五子登科”,五桂楼(宁波余姚)。“程门立雪”,杨时(曾任萧山县令,筑湘湖)。“一挥而就”,文天祥(临安府学参加科举考试,杭州)。“连中三元”,商輅(杭州淳安)。
1.2 孝文化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百善孝为先,在家孝,在外忠,孝是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和根本,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凝聚力的核心。浙江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孝敬父母的动人事迹,至今仍为家乡邻里津津乐道、传颂不休,成为培育中华传统美德的母本。挖掘和弘扬传统孝文化,特别是结合古镇古村落开发和建设美丽乡村,在促进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孝文化带着部分封建糟粕性,愚孝是孝道异化的产物,应该辨其真伪,学会扬弃。
孝文化成语有“孝感动天”“舍已从人”“如丧考妣”“尧天舜日”,舜帝(绍兴上虞)。“乌啼孝子”,颜乌孝子祠(金华义乌)。“黄绢幼妇”“绝妙好辞”,曹娥(绍兴上虞)。“刻木事亲”,丁兰(杭州临平)。“春晖寸草”,孟郊(湖州德清)。“螺蛳壳里做道场”,杭州风波亭(有岳飞之女岳银瓶的孝女井)。“孤家寡人”,杭州孤山(有皇帝行宫和明代郭孝童墓)。
1.3 勤政廉政文化
古代的勤政廉政成语典故对于各级党政干部反腐倡廉、提高执政能力,具有示范标杆的教育作用。成语有“三过家门而不入”“七起之劳”,大禹陵(绍兴)。“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食不重味”“时不再来”,勾践越王台、府山、吼山(绍兴)。“三顾茅庐”“淡迫明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思贤若渴”“如鱼得水”,诸葛八卦村(金华兰溪)。“东山再起”“始终不渝”,谢安故居(绍兴上虞)。“近水楼台先得月”“一路哭”,孤山范公亭(杭州)。“圆木警枕”,钱王祠(杭州)。“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胡公庙(金华永康方岩)。“莫须有”“还我河山”“精忠报国”“怒发冲冠”“直捣黄龙”“树倒猢狲散”“东窗事发”,岳庙(杭州)。“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台州三门仙岩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百废咸举”“马到成功”,刘基庙(温州文成、丽水青田)。“冷面寒铁”“恶人自有恶人磨”,吴山城隍庙周新祠(杭州)。“两袖清风”“大白天下”“粉身碎骨”,于谦祠墓、故居(杭州)。“刚正不阿”,海瑞(杭州淳安千岛湖)。“良知良能”,王守仁故居、王守仁墓(宁波余姚、绍兴)。“巾帼英雄”,秋瑾墓、秋瑾故居(杭州、绍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故居(绍兴)。
1.4 仙道文化
道教是中国的国粹,是在华夏本土萌生、成长起来的宗教。浙江道教非常发达,早在东汉末期会稽上虞人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阐述道教修炼术,成为道教外丹修炼的最高经典。唐末五代著名道人杜光庭(缙云人)评定洞天福地,全国十大洞天浙江省有其三:委羽、赤城、括苍。三十六小洞天,浙江一省乃居其九;七十二福地中浙江有十七个。大小洞天福地合计118处,有29处在浙江省境内,山川灵气独占全国1/4。
“洞天福地”,杜光庭(丽水缙云仙都)。“其犹龙乎”“月下老人”“赤绳系足”,黄龙洞(杭州)。“三生有幸”,三生石(杭州)。“立竿见影”,魏伯阳(绍兴上虞)。“东海扬尘”,葛洪抱朴道院(杭州)。“江郎才尽”,江郎山(衢州)。“摧眉折腰”,李白梦游天姥山沃洲湖重阳宫(绍兴新昌)。“一人知俭一家富”,谭峭(嘉兴海盐谭仙石城)。“叱石成羊”,黄大仙(金华)。“王质烂柯”,烂柯山(衢州)。“天台路迷”“掷地金声”,天台山(台州)。
2 浙江孝文化成语典故非物质遗产现状开发建议
2.1 现状
浙江孝文化成语典故呈现的特点是源远流长,连绵不绝,品味高雅。从《二十四孝》第一则舜帝侍奉双亲孝感动天的故事,到秦朝颜乌葬父感天、东汉曹娥投江救父、《二十四孝》第十二则东汉丁兰刻木事亲,唐朝孟郊吟出孝子千年绝唱《游子吟》、南宋岳银瓶投井殉父、明朝郭金科投火救母。孝文化话语重心演变发展规律是由中国第一孝舜帝故乡上虞,逐渐转移到两浙经济文化的中心杭州。
孝文化成语典故所在地目前还保留了一部分古迹遗物,比如舜王庙、舜耕公园、曹娥庙、颜乌孝子祠、丁兰墓、孟郊祠、春晖公园、孝女井、郭孝童墓等,还留下了一批具有非物质遗产性质的地名,如上虞、余姚、姚江、义乌、曹娥江、曹家堡、丁桥、丁山、孝女路等。但总体上无论是开发的品味,还是文物保护现状都不容乐观。
上虞形成了以舜王庙、舜耕公园、曹娥庙为核心的景区,有一定规模,旅游资源等级4~5级,没有形成产品,也没有进行营销,年游客接待量只有几万人。
义乌孝子祠在一处公园里,常年关闭不开放,周边配套的颜乌像、孝经墙、颜乌墓建造粗陋,不仅没有形成景点,由于缺乏严肃性,还会对孝文化形成反作用。
湖州德清的孟郊祠建造地更是不伦不类,在德清县城询问当地市民,均不知孟郊祠所在位置。而借孟郊诗句命名的春晖公园是个市心公共公园,并没有体现出孝文化和诗句的内涵。
杭州的孝女井因道路改造已经不在原处,移到同样是新建的风波亭,处于湖滨一隅,由于没有明显的导览标志,不要说游客甚至大多数杭州市民,都不知道孝女井的位置。郭孝童墓据说在地面以下2米左右,在孤山的草坪上只有一块黑色大理石牌默默地蹲在路边,游客走过根本不屑一顾,这或许正是当下孝文化在社会上所处的位置吧。
2.2 开发建议
各地文化部门应当依据正史、野史、地方志、家谱等资料,以当地名人为线索,挖掘本地孝文化(包括上面其他文化)成语典故,普查登记摸清家底。把成语典故作为一个古镇或乡村的精神核心,强化凝聚力,也树立起有别其他古镇或乡村的文化特色大旗,精准确定市场需求。乡村围绕定位进行规划整治,开发乡村旅游、美食旅游、生态旅游、房车旅游或文化旅游。文化带来了精神共识与和谐,带来了旅游;旅游带来了美丽乡村,带来了经济发展和美好生活。
浙江省内孝文化形成上虞、义乌、杭州-德清三个孝文化中心支撑点,上虞旅游资源最好,应当做强做大,精心规划,提升景点文化内涵,树立精品战略,可独立设计孝文化旅游产品。
义乌、杭州-德清的孝文化资源级别较低,可以将三个中心串联起来设计孝文化旅游专线,也可以将孝文化景区与本地优势旅游资源融合。比如义乌可以与4 A级景点国际小商品城结合,打造父亲节、母亲节孝文化购物游。杭州可以直接将两个点融入西湖游览线路,也可以针对小学生设计儿童节杭州—德清孝顺父母游。
把上虞定位为中国孝文化中心,定期开办孝文化节和国际孝文化论坛,成立中国孝文化协会,与其他孝文化地区共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3 挖掘成语典故与保护“非遗”的现实价值
3.1 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挖掘成语典故,理清乡村历史文脉,培养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和“非遗”保护文化自觉意识,使传承者认识到自己唱的歌、跳的舞、画的画,具有宝贵的历史、民俗、地域、审美等价值,助其传承,实现乡村文明复兴。很多古镇原住民对于平时司空见惯的一只家具、一块木雕、一段故事、一款小吃,都有非凡的自豪感,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成语典故凝结的孝文化、廉政文化、勤学文化以及仙道文化等等,只要合理开发,强化乡村特色基因符号,都可以成为村规民约家风建设的主题。有了抓手和向心力,乡愁越浓,魅力无穷,影响越大,效益越好,让乡村留住人的神,留住人的胃,留住人的腿,留住人的伴;让人有回忆,有回味,有回头的感念,有回乡、思乡、想乡、念乡、怀乡的深刻体会,基本做到“科学布局美、村容环境美、乡风身心美、创业生活美”,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路径和有益启示。
3.2 对深化乡村旅游的影响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必须立足地方和民族的地理历史、传统文化、民俗情感,挖掘浙江成语典故,以文铸魂,匠心创意,讲好那山那水那人那事,勾勒最神往的故乡,书写最动人的乡愁,给游客会心一击,让游客流连忘返、心旷神怡、魂牵梦萦。根据问卷调查分析结论,游客来古镇乡村旅游的目的55.7%是度假休闲,41%是观光,只有3.3%的游客是会议考察。以成语典故为主线,将成语典故涉及的名人、民间故事、神话传说、遗址、景点进行包装,设计有主题的旅游产品。成语典故比较集中的地区还可以设计成语旅游专线,从而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品味档次,打破当前乡村旅游不上不下、不尴不尬的囧境,突出展示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农事节庆文化、饮食文化等;要加大创意设计,创作一批充满艺术创造力、想象力和感染力的创意精品,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和康养的深度融合。保护和活化传统优秀文化,回味乡愁,宣传“非遗”,促进建设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的特色小镇、古村落,让乡村成为有情怀、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挖掘浙江成语典故,还可以促进景区管理人员开发保护利用“非遗”的意识。让他们懂得在不断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仅要保护“非遗”的自身及其外在形态,更要保护它们所依赖的生存环境,成为这个环境中的“活文化”,要尊重“非遗”文化创造和传承的主体对现代生活的追求,不应停留在“记忆收藏”和“实物收藏”的层面上,要创造一种非物质文化的现代生存方式。让当地居民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生活条件,创建乡村旅游新常态。“非遗”保护可为现代乡村人文建设重建注入文化灵魂,而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造新的衍生空间。
3.3 对农村基层政府的影响
成语典故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特定区域的民族文化深层认同心理和民族的记忆,是通过固态载体和活态载体的相结合来为人们所认知的,是“乡愁”的精神家园,是新农村建设的文化主轴。挖掘成语典故促进当地政府加大扶持“非遗”保护力度,延伸产业链、提升竞争力,尽快建立和完善“非遗”文化保护监管机制和法律政策体系,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中来,确定保护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点项目、编制保护规划,制定出有针对性、有操作性的规划方案,做到立足长远,科学保护,切实履行职责,促进新农村建设和“非遗”保护的协调进行,传承一批、保护一批、发展一批,允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单位和传承人按市场规律去运作,打造新农村成语典故“非遗”文化品牌,为新农村的文化发展注入一股新力量。文化建设不仅为美丽乡村发展提供巨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而且也为美丽乡村发展提供经济空间。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挖掘各省市成语典故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以成语为切入点,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其优点一是落实程度上各地差别不大、比较均衡;二是覆盖面广,涉及多部门、多学科;三是群众喜闻乐见,较易转化成旅游产品;四是操作具体方便。每一个成语所涉及的名人典故、传说故事、村落古建,以及其所涵盖的各类文化,都是当地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有待开发或深化的旅游资源,是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有资源和稀缺资源。各地政府和文化部门应当有步骤、有重点的抢救挖掘一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发设计一批特色成语文化旅游线路。比如针对家庭团队的孝文化旅游产品、针对学生的勤学典范旅游产品、针对党政干部的勤政廉政旅游产品,让游客陶醉于优美的山水之间,穿行于历史长河的人物之中,沉浸在成语典故的氛围之内,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从而打造文化旅游知名品牌,建设散发浓浓“乡愁”的特色文化城市、特色文化古镇、特色文化乡村。促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重点文保单位的保护建设,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和传承,进一步展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美丽形态和美好状态,让人民生存在富饶秀美、和谐安康、人文昌盛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提供文化“软实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