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场”的“生活”还原
——《中国现代设计思想——生活、启蒙、变迁》专门史新向度

2019-01-10顾浩谷婧璇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变迁思想生活

顾浩 谷婧璇

1.中国第一部现代设计思想专门史

1985 年,田自秉先生的《中国工艺美术史》刊行。庞薰琹先生在序言中写道,中国人终于有了第一部自己的系统的工艺美术史。2018年,曹小鸥的《中国现代设计思想——生活、启蒙、变迁》为中国第一部现代设计思想专门史,33年间,“工艺美术”作为学科名词被“设计”所替代。巧合的是,曹小鸥正是田自秉先生在改革开放后培养的第一批弟子中的最得意者之一。

本书第一次系统梳理了1840年至今的一百多年间,工艺美术到设计的变迁,以及中国现代设计的起源和发展。不仅解析了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还厘清和总结了中国现代设计的精神实质及其背后的思想体系。本书第一次系统地从国家产业实际和学理诉求出发,灵活运用近现代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相关论据,以中西方文化史的叙述结构,以量化研究和真实经验为依据,勾勒出中国数十年“生活”变迁轨迹,揭示了不断变化的中国“生活”状态和特征,还原了实实在在的设计思想本体。相比之前的零散论述,本书除明晰了中国现代设计的来龙去脉,还着力于设计与国家、社会互动的复杂关系,更重新预见了设计思想的边界和未来。

《中国现代设计思想——生活、启蒙、变迁》显见的卓著学术洞见,可能在于其谨慎地消解了以往学界设计理论研究的“空壳化”主流,将设计回归和嵌入“生活”的本位。在此基础上,重新架构了存在于当下,乃至面向世界的中国设计思想体系。在本书中,限定“现代”的时间主体,也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七十年间中国所发生的多重社会变迁,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已然是遥不可及的历史。尽管,数字时代模拟手段的高速发展、影视传媒的鲜活渲染,任何历史场景都可以被复制、“再现”,但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数十年“生活”的真情实感是无论如何都无法代替的。正是这种鲜活的本真,某种见证的“在场”,令本书的可信度超越了学术和学理,赋予了历史文本无可比拟的震撼力。

曹小鸥的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美术师范专业的大学生,母亲学习生物学,他们大学毕业后双双被分配至江南古城一所名闻遐迩的重点中学任教。受父亲的影响,曹小鸥自幼醉心写写画画,1983年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招收为中国工艺美术史专业首届本科生。在校期间,庞薰琹、雷圭元、郑可、张仃、田自秉、王家树、尚爱松、奚静之等诸先生的言传身教,使得她从这部著作中被反复提及的关键词“工艺美术”开始,不断关注每个中国人衣、食、住、行相关的学术命题。这种原初的关注,又因为四年求学内容和后来工作内容的高度一致,使得思考得以不断深入。而这种状态断断续续延续了三十多年,这也正是这本书从无到有艰辛、厚实的酝酿历程。

这部著作,不仅填补了设计学科的空白点,也邀约了几代伴随新中国诞生而成长的国民,一起回溯几十年间,囊括了从“城乡巨变”过程中的欢欣和叹惋,到衣、食、住、行的精神真空和专业缺憾。这部著作的指向,更是作者深埋初心的青春梦想,希望为缓解中国设计的症结,开出药到病除的文化良方。

2.以问题为导向,揭示中国现代设计思想

著作自始至终,一直通过提出问题,借助看似零散而曲折的过去生活的细枝末节,试图不断穷尽一个完美主义者所认定的全部真理。正是贯穿全书的一系列强烈的发人深省的追问,以及体量庞大的史料文本,不断引导每个读者在掩卷之际陷入新的沉思。这也是整部著作谋篇的巧妙之处。

既然并非编年史,那么《中国现代设计思想——生活、启蒙、变迁》提出设问:中国现代设计发生的基本阶段是什么?作者总结:一是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中叶,现代意识启蒙与转化阶段;二是1949年之后的三十年,中国设计以特有的方式向现代化前行的阶段;三是改革开放之后至今的阶段。

书中关于现代设计思想萌芽的内容,即对著作所设定的另一个关键词“启蒙”的回应,曹小鸥从趋近“现代”的设计思想开始,提出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国货应如何改良?作者逐步厘清厚实的中国近代史论据,归总了几种设计思想导向:一是材料改进;二是形态改进;三是宣传改进;四是生产方式改进。在此基础上,她首次从学理的角度提出,中国设计迈向现代化过程中的三大实践动力:一是受西方文艺思潮和设计运动的影响,成批先行者留学欧美和日本,中国储备了大量设计人才;二是国内专业院校的建立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如在教学中将包含“设计”概念的专业与纯美术专业并置,培养了中国第一批设计人才;三是现代城市的规划和公共空间的改造,给早期设计师们提供了实践平台。

《中国现代设计思想——生活、启蒙、变迁》中的另一个设问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最初的二十年中,为何在设计领域少有成就?

著作基于大量史料研究认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设计的实验主要集中于平面领域。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二十年,旧文化被推倒,又没有建立起新设计思想体系,中国日益增长的设计思想的诉求与羸弱生产力不对应,即设计并未被看作生活的必需品。本书指出,走向现代的设计,应该包含的两个支柱,一是工程结构上的支柱,二是风格意义特征上的支柱。中国设计现代性表达困惑的缘由,一方面是对西方参照物的疑虑,另一方面是需要应对社会内部系统的复杂调整。所有这些富于逻辑的推理,正是作者基于个人“在场”鲜活经历的真知灼见。

《中国现代设计思想——生活、启蒙、变迁》还设问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什么中国设计的现代性出现得如此之晚?

行文中一针见血地提出,当代设计的先声始于1978年之后,起点为首都机场壁画运动,以及环境艺术发端的初步设计试验。作者认为,设计的身份具有高度隐蔽性,即民众群体某种自发的、原生的对于生活美的渴求,在特定条件下只能是潜在的。改革开放之初,皮尔·卡丹对中国设计的震动,集中触发了来自基层的内省,即催化了每个人对于触手可及的生活品附加值的追求。这使得国人逐渐从“设计”的沉默中苏醒,非常急迫地从影视作品和文艺作品中寻求可以模仿的生活。

《中国现代设计思想——生活、启蒙、变迁》着眼于另一对名词,也就是整本书持续关注着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实也正是被学界曾经漠视的学术转折点,即“工艺美术”走向“设计”。那么,名词变迁背后的“生活”本质是什么?

1982 年,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牵头召开了全国高等院校工艺美术教学座谈会(西山会议)。诸多工艺美术界老先生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声:工艺美术应该与生活相联系,将工艺美术与生活脱离是错误的(郑可);工艺美术不可以忽视生产(?);设计不应该脱离百姓的日常生活(祝大年);……1983年,曹小鸥考入大学,当时与会的诸多老先生,这些未来与她朝夕相处的恩师的纲领性论断,对她的学术影响是刻骨铭心的。正因为此,本书对工艺美术与设计深层关系等诸多问题的回应,显然是因为曹小鸥是那时那刻的“在场”者,凭借她所耳闻目睹接蹱而来的八五新潮运动波及的设计实践,使得她在这部著作中的学术判断分外有理有据,并且学术观点掷地有声。

在“对工艺美术的诘难”“名词变迁的背后”两章节中,她以杭间先生那篇檄文开篇,对因“工艺美术”关键词的变化而引发的诸多设计事件做出评述,从而不断揭示设计的“生活”本质。近二十年,关于工艺美术与设计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遗憾的是,其中绝大部分,或者着眼于传统工艺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或者致力于中国设计萌发的考证,或者蜂拥于工艺美术和设计在社会服务产业中的运用等。而本书则不同,对于这对关系的最终揭示,《中国现代设计思想——生活、启蒙、变迁》单列一章,讨论“现代设计”在中国的语言方式,体现了对于中国现代设计从学习、模仿、消化到本土意识判断的价值先知先觉。

全民装饰、十大建筑与国际化正反两方面的史料分析,可以被看作铺陈了一系列令读者拍案叫绝,同时又能引起强烈共鸣的尖锐问题。另外,著作单列“技术美学”一节,认为这是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现代设计转向的极为重要的分水岭。其中包含了向西方学习缩小差距、提升自我技术能力、达成艺术与科学的合作以及对传统的不离不弃等内容。所有这些新观点的环环相扣,以及持续嵌入,用个案点击填充了历史文本书写的丰满,使得“史”“论”穿插,珠联璧合。

章节即将落幕,曹小鸥又直陈了一个关键设问:中国未来设计思想的体系是什么?“Made in China”繁荣表象的背后,却是中国设计灵魂的长期缺失,除了外商出图或者国人仿制外,我们几乎很难找到作为一个庞大国家的现代设计立体坐标。廉价和“山寨”,成了横梗在中国现代设计发展道路上难以逾越的大山。作者提出了中国设计的学院出路,倡导设计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并有效地与商业发生实质性的结合。即通过设计工作室和事务所推动产学研互动模式,最终在生活中实现包豪斯所推行的设计工作室乌托邦。

本书游刃有余地将“史”和“论”交叉论述。首先,她以城市化想象正反两方面作为例证,阐释了现代设计思想在新时代酝酿与实施的艰难历程。其次,她对比“全球化”的设计大背景,以苹果设计为案例,分析了未来设计之于产业革命的重大意义。最后,她将时间重新定格在改革开放后,剖析中国设计师们朝向“本土化”探索的无数次尝试,并以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整体设计作为典型案例,试图廓清中国现代设计未来发展的方向,即弘扬民族文化是中国设计走向未来的一条康庄大道。

在阐释这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过程中,《中国现代设计思想——生活、启蒙、变迁》后半部分,陈述了多个具有点穴效果的原创观点,使得整部著作的学理启迪意义被持续拔高。如书中写道:设计语言方式的跟进,应该强化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设计与材料的结合。同时,书中还写道:民间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人倍感温馨,如果只对其做出言过其实的溢美之词,而无视其在工业化批量生产过程中的迟钝,这对于意欲迈向现代乃至未来的设计必将是危险的。另外,书中还指出:但凡被消费和流通的商品,成本中的物质占比必然越来越小。相反,由设计和创意生成的文化比重必然越来越大。

书末,《中国现代设计思想——生活、启蒙、变迁》又给所有设计师,乃至整个国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发问:设计应该担负怎样崇高的社会理想?

就设计伦理与道德,作者鲜明地提出了“设计为人民服务”的论点。设计道德问题,不仅关乎人与人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审视人与物的关系,探讨物在流动中的特性,以及重组在同物质特性下人的行为和价值取向的合理性。最终,作者对于中国设计“思想”未来走向的回应是,设计不仅担负造物的重任,同时还应该洞察物的未来,亦即她所认为的设计师们的“求善”“为善”,乃至达到“至善”的精神大同。

3.推动现代设计思想走向新高度

对于这部专著,与其说曹小鸥在破天荒地撰写第一部中国现代设计思想史,不如说她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以行云流水的方式,凭借“在场”的经历,叙述了一个普通中国人所真切感受到的生活,并对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设计”进行探研。现代设计理论研究的前行,总是不断面临推陈出新,在反思中立足、完善自我。恰恰是这部《中国现代设计思想——生活、启蒙、变迁》的适时,以平实的方式呈现了一个中国普通人的“生活”和“在场”,以及将确切感受到的实实在在的“生活”疑问,如数家珍般地娓娓道来。这其中所蕴含的学术张力,并不是强悍的和来势汹涌的,而是启迪的、绵长的、内敛的、持久的。

中国现代设计史论研究,有着其他任何学科所完全不具备的客观难度。其一,在新中国成立的最初三十年中,除了与苏联和东欧文化有所交流外,设计理论和学科建设总体处于封闭状态;其二,初期阶段作为学科门类,“工艺美术”被暂时代替并具有了“设计”概念,理论的零星探讨仅限于此,第一部《中国工艺美术史》1985年才诞生;其三,作为参照的西方设计理论成果,一直推延至新世纪之交才开始在中国学界初步普及;其四,也正是最近二十年,中国经济和科技的持续发展,使得设计已经成为广泛而急需的社会整体实践行为,相关理论研究在蜂拥而至的同时,呈现出总体认知的肤浅和重复;其五,立足于中国本土的、反思和正视自己的问题的理论观照严重青黄不接。

《中国现代设计思想——生活、启蒙、变迁》,虽然并不是一部编年思想史,然而,著作中很多学科重大命题的诘难,可能是那些沉迷于传统和故纸堆中的研究者们长期熟视无睹的。尽管,第一次修史并非成果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必要前提,但是,却往往可能是学者仰望新的制高点无尽的勇气和动能。

新书发刊伊始,当年即荣膺第27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金奖,这绝非偶然。毫无疑义,《中国现代设计思想——生活、启蒙、变迁》的面世,对于中国的、现代的、有效的、及时的设计思想研究来说,第一次蓄积了足够超越时代本身的学术穿透力。

猜你喜欢

变迁思想生活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小渔村的变迁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一纸婚书见变迁
清潩河的变迁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