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北地区新农村住宅庭院设计初探

2019-01-10颜红影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皖北庭院农民

颜红影

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近年来的重要国策。安徽北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正在探索阶段,虽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整体风貌尚未摆脱简陋、杂乱的形象,农民的居住环境亟待得到改造。庭院对于皖北农村家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农民的生产生活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农村住宅建筑改造的同时,庭院设计也是本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优质的人居环境需要一个功能齐全、美观舒适的住宅庭院;另一方面,当前皖北地区农村庭院大多未经过专业的规划,无法实现其应有的全部作用,影响村民的生活质量[1]。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当重视庭院在农村住宅的功能意义,从农民的切身需求出发,打造符合当地地域特色的新农村庭院。

1.皖北农村庭院存在的意义

纵观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史,早在周代就出现了院落的雏形,院落是中国建筑最基本的组合形式。在皖北农村住宅中,庭院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农民的生活中发挥着多重功能。

1.1 生产功能

农村庭院所具有的生产功能应该是其能一直被保留下来的重要原因。自古以来,农民以农业生产为主,种植农作物、养殖家畜,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在皖北农村,随处可见农民在自家房前屋后种植果树、蔬菜,庭院里跑着鸡、鸭、鹅,还有的家庭在院子里搭建猪圈、羊圈等。农民用勤劳的双手充分利用着土地,既能满足自家生活饮食需求,还能创造更多价值,改善生活。收获的季节里,大量的玉米、大豆等粮食也多是在庭院里晒干才能储存。此外,农业生产所需的一些农具、农用车也往往是存放在庭院中。因此庭院与农村的生产活动是息息相关的。即便是当前改造的新农村社区,也是要考虑农民的切实需要,保留庭院空间。

1.2 生活娱乐功能

我国许多传统民居都是以庭院作为联系建筑空间的元素,庭院是整个住宅空间的核心所在。在皖北农村,庭院多是由村民因地制宜营造的,形成每个家庭特有的乡村景观。庭院也是最重要的家庭活动空间,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庭院。日常生活中,农民的洗衣、晾晒等活动基本都是在院落里进行;院子里种上树木花草,装点了生活环境,给村民提供了休息、观赏的场所。在冬季,开阔的院落可以接纳更多日照,在院子里晒太阳是皖北老人小孩最爱的活动;在夏季,凉爽的傍晚,一家人坐在庭院里吃饭、乘凉,能够驱走一天的辛苦疲累。庭院是从自然中人为划分出的空间,是使用者亲近自然、体验自然的场所,比起城市里的高层住宅,庭院这种“接地气”的生活空间才是最受当地农民认同的[2]。

1.3 文化功能

院落体现着最淳朴浓郁的乡村文化,发展为各地不同的乡村庭院文化,包括庭院的社交文化和农业文化两种。如前文所述,庭院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种植和养殖。农村庭院有着独特的生态系统,实现生产生活的内部循环。庭院种植养殖的动、植物可以作为食物,剩饭菜可以作为动物的饲料,而人和动物的粪便又可以当作天然肥料回归田地。因地理和气候条件的不同,在长久的演变中,不同地区的乡村庭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文化景观和庭院发展模式。

庭院也是村民家庭成员之间,以及与邻里之间交流的场所。院落是一个内向空间,但也是开放和可达的。邻居亲友的聚会交流都可以在庭院进行,能够促进邻里关系的融洽发展,形成守望互助的邻里关系。此外,庭院承担着家庭婚丧嫁娶等重要仪式的举办功能,是民俗文化体现的重要空间。

2.皖北地区农村庭院建设现状

2.1 空间缺失

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在各地稳步推进,很多新农村的社区都以城市居住小区为模板,将高层住宅引入农村社区。高层住宅的出现,一方面确实节约了土地资源,但另一方面也让农民失去了庭院空间。缺少庭院,农民就无法在庭院进行家畜的养殖和蔬菜花卉的种植。庭院最重要的生产功能就无法实现,势必造成农民经济收入的减少,对农民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庭院作为农民生活和社交的中心,其空间的缺失,使农民被迫改变了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的活动,与邻里之间的社交都会因庭院的消失而受到影响,甚至庭院承载的家庭记忆与家族文化都会随之消失。可以说,庭院是农民生活和心理寄托的中心,在新农村社区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本地农民的生活和生产需求,对庭院空间予以保留。

2.2 功能单一

皖北地区农村住宅多是农民自行建造,并未经过专业的规划与设计,庭院的形态也是村民根据自己宅基地情况而建。经过笔者实地调查,本地区多数农村庭院都是以储存功能和养殖功能为主,地面多为空旷的水泥地面,猪圈、鸡窝等都在院子里。只有少数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会设置小花园,种植花卉以观赏。总的来说皖北地区的农村庭院缺少整体规划,空间布局和功能设置不够合理,多以生产生活功能为主,文化与观赏功能较弱,功能单一。在新农村建设中,应重视庭院休闲、文化功能的体现,根据庭院的大小和位置,因地制宜地设置景观小品,种植花卉果木,增加休闲设施,例如凉亭、花架、鱼池等等,打造舒适美观的庭院景观,丰富庭院功能,使居住者拥有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2.3 生态环境欠佳

皖北地区农村庭院大多没有经过科学的规划,仍然采用原始的排污水和垃圾处理方式:污水直接排在庭院里或者大门外;家庭垃圾随处丢弃等等。在本地乡村,厕所也往往是在院子一隅搭建的露天旱厕,庭院的卫生环境堪忧。经调研,当前部分村落经过新农村建设的改造,在村庄里建立了公共垃圾箱和公共冲水厕所,村落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本地区整体农村生态环境仍不够理想。新农村建设应进一步对村庄排污系统进行改造,与城镇污水处理系统连接,解决污水处理问题。应指导农民建立家庭沼气池,将人与动物的粪便、厨余垃圾等作为产生沼气的原料,实现粪便无害化处理,减少环境的污染[3]。推动农村庭院生态农业模式的发展,改善庭院生态环境,促进乡村环境的优化。

3.皖北新农村庭院设计模式的探索

安徽北部的几座城市位于江苏、山东、河南三省交界处,地处淮北平原,四季鲜明。根据皖北乡村的自然与经济条件,以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该地区的新农村庭院式设计可以有三种模式。

3.1 生态经济模式

皖北地区农村部分家庭的院落比较开阔,拥有面积较大的土地资源,并能够接受良好的光照。此类庭院适宜规划为兼顾生态和生产经济的庭院形式。在庭院中进行果木、蔬菜的种植,家畜养殖等,既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又可以优化庭院生态环境。

果蔬种植区可以设置在庭院一侧或房前屋后。果木种植以选用春季开花、夏季秋季结果的本地树种为宜,如石榴、桃树、梨树等。此类果木观赏时间长,又因是本地乡土树种,因此成本低、易成活。成熟的果实可以供家人自用,多余的还可以出售,产生一定经济价值。蔬菜种植区主要种植若干常见的蔬菜,如西红柿、青菜、莴苣等,满足四季的家庭食用需求。还可以单独设置庭院休息区,搭建凉棚,种植丝瓜、葡萄等攀爬类植物,家庭成员可以在此聚会、纳凉。庭院里还可以养殖鸡鸭等家禽,为家庭提供肉、蛋等食材,鸡鸭的粪便还可以收集来产生沼气,或者作为果蔬种植的肥料,形成良好的生态经济模式。

3.2 休闲景观模式

在皖北地区农村庭院中,娱乐休闲功能是最为缺少的。大部分家庭仅仅将庭院作为生活、储藏等空间,未能充分发挥庭院应有的观赏、娱乐作用。庭院是家庭成员主要的户外活动场所,在新农村庭院规划时,对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家庭,可以倡导营造景观庭院模式[4]。

景观庭院模式不以创造经济效益为目的,而是致力打造一个美观、雅致、富有乡村自然意趣的庭院空间。该空间面积可大可小,根据庭院实际形状灵活设计,合理设置水景、凉亭、绿植花卉等景观元素,承担着家庭成员室外活动、娱乐、赏景的功能。庭院中可以设置小型水景,放置景石、养几尾鱼、种几株莲。围绕水景,铺设防腐木地板或者鹅卵石小径,打造休闲散步的区域。庭院内规划种植区,栽种花草树木,如桂花、月季、蔷薇等等。墙面栽种爬山虎,还可以搭建紫藤花架,放置休息座椅,既能增加庭院的绿化率,塑造赏心悦目的绿化景观,又为家人提供了悠闲的娱乐空间[5]。

3.3 旅游民宿模式

民宿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旅馆模式,以古朴自然,极具地方特色的风格形式而深受游客的喜爱,已经成为带动区域旅游经济的重要因素。皖北地区交通便利,风景秀美,拥有皇藏峪森林公园、相山公园等风景名胜,也是曹操、华佗、闵子骞等历史名人的故里,有着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因此,在风景区、古镇等周边的村落,适宜打造乡村民宿模式的庭院,将风景观光、民俗体验、乡村度假等活动相结合,使游客能够领略乡村风貌、体验乡村生活方式,带动家庭经济乃至区域经济的发展。

民宿模式庭院以为游客提供一个田园式居住环境为设计目标,打造精致、自然的庭院空间。除了设置必要的景观小品、绿化植物以外,还应为游客提供公共活动空间。要放置休息座椅和娱乐设施供游客使用,还可以安排室外餐桌椅,提供在庭院里就餐的服务,增加游客游玩的乐趣。此外,还应注重乡土文化、地域元素的运用,将其融入客房和庭院空间中,提升民宿所蕴含的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

4.结语

庭院是农村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一个家庭生产、生活等多种活动。乡村住宅庭院的建设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之一。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庭院,既是村民的生活需求,也是乡村景观环境建设的必然趋势。而皖北地区乡村庭院大多不够完善,环境欠佳,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未经过系统的规划。本文根据皖北地区村民的实际需求,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尝试探索新农村住宅庭院设计的方向,以期为该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提供参考。

注释:

[1]方丹:《农村庭院景观营造初探》,《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年第10期,第78-80页。

[2]杨春锁:《地域文化与乡村住宅特色景观的打造思路探析》,《黑河学院学报》2016年第11期,第180-181页。

[3]朱俊:《新农村住宅生态环保化的发展方向和设计趋势》,《科学发展》2016年第11期,第65-72页。

[4]刘国银:《新农村景观规划研究——以皖西地区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沈阳师范大学,2018年。

[5]汤振兴,闫芳:《新农村庭院植物绿化规划及空间结构布局——以河南省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年第7期。

猜你喜欢

皖北庭院农民
摄影·美好安徽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回到庭院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皖北小麦病虫害防治
饸饹面“贷”富农民
庭院
庭院中的童年
淮北市在皖北六市中经济增长质量实证分析
斑鸠飞落的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