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浙江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SWOT分析

2019-01-10毛晓红傅琳琳毛小报王瑾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浙江省优势农产品

毛晓红,傅琳琳,毛小报,王瑾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农村发展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我国农业正步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阶段,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2017年中央做出了划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部署,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印发了《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鼓励地方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争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指出,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浙江地貌类型多样,光热水土资源区域性特点明显,物种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独特优势和潜力。本文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对浙江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提出推进浙江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的对策建议与保障措施。

1 浙江省农业发展现状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SWOT分析

近年来,浙江省紧紧围绕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和特色精品农业大省主题,坚持“优质、生态、高产、高效、安全”的目标定位,走“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精致农产品发展之路,深入实施农业“12188”工程,加快推进主导产业区域化布局及全产业链建设步伐,茶叶、蚕茧、蜂产品、食用菌、花卉苗木等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安吉白茶、嵊州香榧、三门青蟹、临安山核桃和余姚榨菜列入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录,特色农产品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突破口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产业,全省已形成粮油战略产业和蔬菜、茶叶、水果、畜牧、水产、花卉、食用菌、蚕桑、中药材等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

至2017年末,浙江省累计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0 172个、面积54.6万hm2,建成现代农业园区818个、面积约35.3万hm2,其中现代农业综合区107个、主导产业示范区20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511个。十大主导产业产值已从2002年的776亿元增至2017年的2 252亿元,保障了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了农民增收。

《2018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报告》显示,浙江省2018年度生产总值(GDP)为56 197亿元,稳居全国第4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 967亿元,同比增长1.9%,对生产总值的增长贡献率为56.2%,农民可支配收入为27 302元,同比增长9.4%。

1.1 优势分析

具有丰富的产品资源优势。浙江位于亚热带中部,地处东部沿海,拥有“七山一水二分田”自然环境特点,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气候条件,丰富的物种资源,为特殊农产品的生产种植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孕育了众多极具地方特色的名、特、优产品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宗土特产品,成就了省内不同的特色农产品产区。浙江省已成为全国食用菌、榨菜、花菜、西兰花和杨梅等生产的重点产区,也是世界稀有干果银杏、山核桃、香榧等的原产地之一[1],蚕茧、生态鳖、海水贝类苗种、食用菌、蜂产品、花卉苗木等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全省已探明清洁富硒土壤1.46万km2,为富硒稻米、富硒莲子、富硒水果等特色农产品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具有明显的产业集聚优势。浙江省持续深化农业“两区”建设,深入实施现代农业“12188”工程,推进产业布局集中融合、全产业链发展,培育创建了一批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业强镇,以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加快创建,特色农产品区域化发展日趋明显,初步形成了水产、蔬菜瓜果、茶叶、蚕桑、柑橘、笋竹、花卉、生猪等优势农产品产业区、产业带和产业群。2017年,全省被认定的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个,国家有关部门命名的“特产之乡”达73个,创建全国示范村镇69个,拥有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3个,涌现了一批发展良好的特色村镇,培育了一批在市场上有相当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

具有较强的科技服务优势。浙江省不断探索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了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3+X”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以及科技特派员制度,形成了以产业为载体,专家团队、示范基地、生产主体(农户)相联结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农业信息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2017年,全省创建省级智慧农业示范园区11个,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234个,“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训46.6万人次,实现转移就业5.2万人。农业科技贡献率62%以上,成果转化率59%,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7%。

具有先发的农产品电商优势。浙江是电子商务强省,按照省、市、县、村“点面结合、多级联动”的思路,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产业体系建设,搭建省、市两级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农业”逐渐渗透到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助推农产品上行[2]。2017年,浙江省共有淘宝镇78个,淘宝村779个,均居全国第一。拥有全球最大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网络零售平台,共有各类活跃网店74.1万家,天猫活跃网店2.5万家,其中活跃的涉农网店近2万家。全省网络零售额13 337亿元,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2位,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达506.2亿元[3]。

具有高效的体制机制优势。浙江省政府有着较强的创业创新意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创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农业农村改革创新全面深化,地方金融创新等一系列改革率先实施。浙江省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资本运作的办法,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和信贷资金投资农业,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机制加快形成。在政府、新型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的合力推动下,特色农业产业逐步形成以投入促进发展、以发展吸引投入的良性循环。

1.2 劣势分析

产业化整体水平依然较低。农户分散经营比重依然较高,多数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合作方式较为松散,全省参加农民合作社的农户比重仅为8.8%。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交易、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滞后于生产发展,采后商品化处理、全程冷链物流水平仍显不足。龙头企业少而小,主要以原料生产和初级加工为主,全省农产品加工外贸额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仅为1.26∶1。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增收能力有限,与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亟待完善。

区域发展不均衡较为明显。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经济基础的差异,浙江省不同区域村镇之间发展的差距日趋拉大。发展特色鲜明、拥有多个全国、省知名农产品品牌的“一村一品”的村镇,生产稳定快速发展,对当地区域的农业经济带动非常显著。但仍有不少已实施多年的“一村一品”战略的村镇比较薄弱,发展特色不明显、品牌意识不强、品牌杂而小、依然停留在小农经济的阶段,对政府支援的资金应用不到位,区域差异非常鲜明[4]。

品牌建设相对滞后。品牌发展缺少统一、系统的规划组织和引导,同类农产品品牌存在相互模仿、恶性竞争现象,缺乏市场定位及品牌所特有的文化内涵,没有自身的品牌特性。品牌影响力多数停留在局部地域,如西湖龙井、仙居杨梅等已有较好的口碑和品牌知名度,但这些品牌农产品生产规模不大、市场占有份额不高;桐乡杭白菊的品牌有田野菊海、东风杭白菊、圣福德、三百年留香等等诸多品牌,但各品牌特点相似,且产品包装、价位均较接近,难以区分各类品牌的优劣。

建设投入相对不足。农田基础设施仍较薄弱,高标准、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不足,集约化、机械化程度不高,防灾减灾能力较弱;农产品交易、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配套滞后于生产发展。名特优品种研究滞后、新技术储备不足,不少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多沿用传统的种植方式,一些名特优产品因品种混杂退化、质量下降而面临失去特色和优势的危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有待加强。

1.3 机遇分析

宏观政策环境持续优化。随着农业农村改革的全面深化、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的全面实施、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大力创建,为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和资源空间,将有力破解现代农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为浙江省特色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加速形成。随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在浙江省交汇,以贸易投资、海洋经济、中国制造、信息经济、创新驱动、金融发展等国家级改革试点在浙江省叠加,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和“四好农村路”建设在全省实施,发展外向型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地缘区位更加凸显,为浙江省特色农产品“走出去”和先进农业要素“引进来”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农产品消费结构持续升级。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对优质、营养、绿色农产品,及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健康养生等新业态的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对优质农产品的价格承受能力明显提高,特色优质农产品逐渐从区域性消费向全国性消费转变,从少数群体消费向全民消费转变[5],市场需求将持续上升,为浙江省特色农业发展及一二三产融合带来强大拉力。

信息技术加速向农业领域渗透。浙江省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及电子商务大省,全国首个“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落户浙江省,杭州获批全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促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渗透到现代农业的各个领域,进一步为特色农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积极性高涨。以浙商为主体的工商企业、民间资本对浙江农业投入数量日益增多、领域日益广泛,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工商资本大量进入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营销等各个环节,拓展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全新途径,通过高起点开发、高技术嫁接、发展高品位产品,有力地促进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提高产业效益水平,为浙江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及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1.4 挑战分析

资源环境约束持续加剧。浙江人均耕地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理特征,致使浙江省的农业发展以小片的区域经济为主。随着工业化进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农业发展空间呈刚性减少,人多地少矛盾日益突出,连片、规模化生产难度加大,过度开发利用现象发生,耕地质量持续下滑,水资源区域性、结构性缺乏问题依然突出,农业环境污染短期内难以整治消除,农产品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农业劳动力素质整体下降。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老、弱、妇、幼成为农村留守的主要人口构成,导致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以及农忙季节、区域性用工短缺问题日趋突出,农业劳动力呈现结构失衡的特征。第三次农业普查显示,浙江省农业从业人员55岁以上的比例达54.0%,小学文化程度占47.9%,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等问题突出。

农产品价格调控难度加大。农业生产已进入高成本时代,土地租金、劳动力成本快速增长,农机、化肥、农药、精饲料等生产要素价格也不断上升,土地流转难度加大,农业投入成本呈现持续走高态势。农产品供求紧、部分农产品结构性短缺成为新常态,偏紧的农产品供求关系与不断上升的农业生产成本将推动农产品价格继续上升并保持高位运行。

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浙江农产品面临国内、国际双重压力。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部分特色农产品的地缘优势丧失,同质竞争加剧,市场风险加大;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农产品需求不振,低成本优势虚化,农产品价格容易波动,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不够稳定,同时绿色贸易壁垒日益增多,对浙江农产品出口造成极大威胁。

2 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的对策措施

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市场和农户等主体共同参与,对优势区实行政策倾斜,加快科技创新,培育经营主体,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质量和标准。

2.1 依托科学规划,优化发展布局

科学编制建设规划。规划引领、优化发展布局,是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的前提基础。要全面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坚持绿色发展,充分利用浙江省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独特的人文历史,不断优化农业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和功能布局,加快推动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和区域布局;要明确规划在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的导向作用,通过“12188”工程、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田园综合体建设带动,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优化。

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各级政府要把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作为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重点和重要内容,积极开展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创建与申报、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创建与认定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委政府领导、部门齐抓共管、分工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强政策、科技、信息和流通服务,积极引导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内的各类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普通农户充分参与创建工作,形成高位推动、上下联合、多方共建的创建机制。

2.2 依托财政支持和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环境

丰富财政金融支持手段。完善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建立健全与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涉农资金投入保障机制,鼓励各级政府整合优化相关涉农资金,集中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和关键区域,完善产业链条。设立特色优势农产品发展基金,通过PPP、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贴息等方式,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特色农业产业[6]。鼓励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支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商业银行对新型经营主体开发低息、中长期贷款产品,对授权使用“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称号的企业予以增信。将特色农产品纳入地方农业保险支持范围。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对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实行政策倾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完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用地政策,加强用地供应保障,优势区内用于特色产业发展的生产设施、附属设施和配套设施用地,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按设施用地管理;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用于优势区特色主导产品的加工、仓储、物流等建设,并优先审批,农业用水用电实行优惠政策等。

2.3 依托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市场竞争力

着力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重抓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高能级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向优势区内聚集,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通过“公司+合作组织+农户” “公司+基地+农户” “订单农业”等模式,形成资金集中、生产集群、营销集约,种养加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格局[7]。推进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产业化示范基地、农业示范服务组织创建,以及职业农民的培育,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有志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增强发展活力。

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创新土地流转引导和服务机制,鼓励、扶持和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连片种植、规模饲养,提供专业服务和生产托管等全程化服务,促进优势产区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积极培育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专业性社会化服务组织,采用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模式,开展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产品营销等服务[8]。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优势区的示范作用,推进“订单生产”和优质优价,强调签订双向订单,即“专品种种植、分品种收购、优质优价”合同,保证优势专用农产品品种获得较好收益。

着力构建市场营销体系。鼓励发展特色农产品物流运输、快递配送,探索农批、农超、农社、农校、直销等产销对接服务模式,以委托生产、订单农业等形式形成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借助农产品博览会、农贸会、展销会等渠道,利用电商平台、“互联网+”等新兴手段,以及拍卖交易、期货交易等方式,扩大和提升特色农产品市场影响和占有率[9]。完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联网农业信息网站,提高特色农产品的信息收集、处理、发布的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特色农产品进出口预警系统,及时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2.4 依托农业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

大力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坚持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重点解决特色种养技术、专用农资、专用机械、病虫害防治、疫病防控、储藏保鲜等关键问题,开展精深加工技术和信息化、智能化、工程化装备研发。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优势,采取田间指导和集中授课的方式,对农户加强特色农产品生产指导。通过网络、手机APP等方式强化与农户的沟通反馈,及时对新技术、新品种生产效果进行收集,有计划、分层次的向农户传授新技术、新技能。加强科技示范,培育示范农户,树立示范基地,带动农户掌握和推广运用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建立完善质量标准化体系。加快制定和完善特色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产地环境标准、农产品加工贮运、包装质量标准等一批与优势区特色主导产业相关的标准[10],涵盖特色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并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相配套。加强国际标准的跟踪、研究和转化,推动与国际标准相接轨。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全面实施物理、生物、生态等绿色防控技术,保障生产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健全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加强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猜你喜欢

浙江省优势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初心》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矮的优势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浙江省特级教师
——吴淼峰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画与话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