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谏大
——美术馆功能性的思考
2019-01-10徐轩露
徐轩露
1.我国美术馆建设情况现状分析
最近十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文化事业繁荣,国内的美术馆建设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在这波新时期美术馆建设的高潮中,我国各地、各行业都在投入巨资新建、扩建和改建美术馆,每年都有新的美术馆和个人收藏馆落成开馆。目前我国各类美术馆,无论从发展的速度,增长的数量,还是建设的规模看,都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但与此同时,国内美术馆筹备与建设中也存在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
(1)各地区美术馆建筑盲目攀大比高。为了展现自身对文化艺术建设的重视,一些地方看到邻近省市建了美术馆,就要想方设法建一个比人家更大、更“奇特”的美术馆。在这种攀比心理的作祟下,不顾当地的经济实力,也不管美术馆是否在本地区有存在意义和实际使用需求,不惜巨资在美术馆建筑上盲目攀大比奇,投资规模动辄上亿元,多的超过十多亿元。结果不仅美术馆建成后使用需求不足,建筑空间大量浪费,而且造成能耗巨大,营运不堪重负。
(2)许多地方美术馆为了刷新眼球,不顾当地实际情况,在建筑外观设计上盲目追求“标新立异”。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建筑师,在华夏大地上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有的使出了浑身解数,有的却是浑水摸鱼。如果建筑师团队不是很有名气,那就一味地附和出资方领导的个人品位和想法。如果建筑师团队有名气,有那么一个大师挂名,出资方就一边倒地遵循大师的意见,毫无保留地任大师把自己的城市美术馆做成试验田,肆意挥毫泼墨。不管是出资方,还是那些大师们,既不愿意调研当地的风土人情、水文地理,也不愿意听一听真正使用者(美术馆专家、工作人员)的诉求,建出了很多“UFO”式的美术馆建筑。
2.美术馆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概述
目前各地美术馆建筑设计出现舍本求末,重建筑形态、轻建筑功能的现象。为了将美术馆建成所谓地标性建筑,将其视为政府的形象工程,一些地方甚至过分追求美术馆建筑的外观造型,刻意追求建筑的象征性,搞标新立异或哗众取宠。于是,弄出许多观众根本感觉不到也没有实际意义的所谓奇特“UFO”式的建筑。相反,对美术馆建筑最重要的使用功能需求则不做深思熟虑的规划,导致美术馆建筑功能适应性差,相关设施不配套,或建筑空间浪费巨大。
美术馆建设工程是一项有合理顺序的综合类复杂系统工程,既多程序又涉及方方面面,并且专业性很强。而目前在美术馆建设上本末颠倒,重建筑外观,轻专业功能。误以为建美术馆就是造美术馆建筑,于是建设资金大量用在建筑上,而本该是最重要的展览筹建费用却捉襟见肘,结果造成美术馆展览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导致美术馆建成开放不久就出现门可罗雀的尴尬局面。显然,美术馆是通过举办展览向观众传播科学艺术文化知识的机构,只有推出既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又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精品展览,新馆的建设才能称得上成功。目前在美术馆建设上集中出现的问题具体起来分析有:
(1)不按照美术馆设计和建设的流程与管理要求执行,先盲目按照决定者或者非美术馆行业的纯建筑师设计并建造美术馆建筑,然后再让美术馆使用团队以及策划展览团队去适应建筑空间。
(2)计划设计和建造一个美术馆是需要一系列必备条件的,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以及辐射面,尤其是要考虑这个新建的美术馆是否具备学术研究能力和藏品的数量与等级的基础。如果美术馆缺失学术研究能力与藏品,按照国际艺术博物馆标准,那它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美术馆(art museum),只能是展览馆(exhibition hall)。而很多地方或者是私人机构恰恰刻意忽略这两个美术馆的核心,建立起了一个美术馆的躯壳,却没有美术馆的灵魂。
(3)外行决策者过多干预美术馆建设与运营。由于把美术馆的建设项目作为市政重点工程或者形象工程,相关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从而被严重干预。而下级专业人员又不敢向上级领导提出意见,造成了很多建设功能和运营质量上的问题和短板。为了盲目追求时间和速度,没有按照国际艺术博物院的建设和运营筹备标准需要进行四到五年甚至十几年的论证、规划和建设时间,违背了美术馆建造的初衷。
(4)“击鼓传花”工程。多数美术馆在建设之前,决策者、设计者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对美术馆功能需求的专业性、特殊性进行研究分析,只是把当地美术馆作为一个一般性普通公共建筑,依照行政指令由政府制定的一般工程建设单位建造。而美术馆真正的运营团队没有话语权,无法在筹备建设初期提出自己的建议。造成了决策者按照自我理解把想法传给设计团队,设计团队按照决策者的非专业想法,加入设计团队非美术馆专业功能需求的常规设计方式设计,再传给工程建造单位。工程建造单位也是一般性的公共工程建设部门,在最后还可以弥补功能不足的时候再次忽略使用方的建议进行最后的建造施工。最终将一个不伦不类的美术馆传到运营团队手里,让使用者和专业人员有苦说不出。
(5)在美术馆问题上重营造而轻营运。很多地方建造美术馆之前没有对其功能、展览、推广、社会价值发掘的作用进行充分论证,对建成后美术馆运营的团队人员需求、组织架构、部门职能和运行经费上也没有一个了解和心理准备,片面地认为只要馆体建造完成就可以运转了。最后产生很多严重的后遗症,美术馆建成没有专业运营团队统筹安排运营工作,造成有展览就开馆,没有展览就闭馆,或没有学术能力,长期以租赁场地和单一等待上级单位指派展览来维持美术馆展览内容,或长期陷入经费困境上,成为当地的一个包袱。
3.以小谏大,对美术馆未来建设的一点建议
作为一个在美术馆工作十几年的行业人,对于当地是否需要建大型美术馆我们毕竟没有发言权,这个是需要更权威的专家和学者去论证。但是作为使用者和运营者,我们想通过对于十多年的认知与梳理,通过以小谏大的方式,向那些建造美术馆的决策者和建筑师分析出现的问题,提出我们的诉求。
首先,美术馆建筑设计上尽量要听取使用团队,尤其是美术馆专业人员的建议和意见。建筑建造上使用材料种类不要过多,结构不能过于复杂,同时要与当地的气候(有些建筑师在美术馆外观上为了出奇,材料选用上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与当地气候不契合,会出现过快老化和腐蚀的情况)与人文特色相契合。设计美术馆我们认为功能问题是第一位的。作为一个美术馆(艺术博物馆)一些硬性功能硬件是必须要有的,比如藏品库房、多功能报告厅、学术研讨厅、修复室、摄影室、大型货梯、临时库房、入货通道、多功能操作间、展厅的常规照明系统与展览照明系统。这些往往都是非美术馆专业建筑师经常忽略的功能硬件问题。
其次,从美术馆筹备研究到设计建造再到开发运营,要按照科学的程序和管理要求去做。美术馆的整体建造与开发运营是一项系统工程,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学科,程序多、专业性强、涉及面也广。在设计和建造它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功能性和适用性,尤其是要美术馆的空间去适用展览和活动,而不是让展览被迫适用空间。对于每一个程序的管理要求做到清楚与规范。
第三,美术馆在建造之初要重点研究和分析灯光系统。不管是艺术博物馆或者是博物馆,灯光系统是这个行业的硬件设施的灵魂。没有专业的灯光系统,再专业的展品都是很难展示出来的。因此,灯光类型和其系统的选择是这个行业的重中之重。对这个美术馆未来主要做哪些种类的展览和活动要有一定的分析。这样在提前选择灯光的种类以及电路系统的分类上就会事半功倍,避免出现应用上的短板,造成后期不断地改造和增项,浪费宝贵的经费,也显现出设计团队和运营团队的不专业。
第四,随着未来智能系统发展越来越快,人工智能、网络智能、5G的大面积应用,美术馆在建造时也要充分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争取做到后发先至。美术馆未来不单单是一个展览展示的空间,更是公共社会化的活动聚集地。如何融入智能化系统是新时期美术馆人必须思考的问题。在设计建造之初,在美术馆机电设计和机电深化的时候就要考虑将智能系统和网络发射接收系统安排进去,将美术馆打造成一个智慧美术馆,不断适应未来更多的新媒体展、艺术科技性展览。如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美术馆的接待、场馆信息展示、展讯发布、导览、停车信息服务、衍生服务使用类似人脸识别、动态捕捉、信息主动投送、数字美术馆等技术。
4.结语
美术馆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能给社会与人民造福的长久事业。如何建设好美术馆,让其自身的功能真正发挥出来,真正服务于大众和社会,是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和完善的任务与课题,要让美术馆的建设与发展真正有意义,否则就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是对社会和大众的不负责任。目前我国正在各领域全面发展,不断增长的物质消费正在催动大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增长,未来十几年中国各地的美术馆事业,尤其是美术馆建设将进入一个高峰时期。我们希望通过上述问题的探讨与建议,让更多的主管部门和各地美术馆能够有所参考,后发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