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与健身气功的跨文化传播路径探析
2019-01-10包雪鸣
包雪鸣 王 磊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提出国家之间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或是经济问题,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我们先不考虑这一论断客观与否,但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在二十一世纪的时代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的必要性与重大意义。如何实现中国文化与价值观念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型升级成为急需讨论的议题。
由于不同文化群体存在思维方式、民俗习惯、审美趣味等方面的不同,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文化折扣”,致使传播的效果不尽人意。书法与健身气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历史文化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成果。二者虽在表现形式上有所区别,但他们在对“气”的运用和冥想方面存在共通之处,因此,我们可以将二者联系起来研究。笔者拟通过分析书法与健身气功的本质内核,探究作为高语境中国文化的代表,在向低语境文化传播过程中产生文化折扣的原因,并针对跨文化传播的当下困境进行讨论,从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提出可行性路径。
一、书法与健身气功的共通性
书法的书写与健身气功的功法都体现了道家“道法自然”的精神内核。唐代虞世南在《笔髓论》中说道:“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妙契于心。神不正则字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康有为也曾说:“通身之力,奔赴腕指间,笔力自然沉劲,若饥鹰侧攫之势。”这与健身气功的“一动无有不动”“周身一体”的练功法则相通,如《服气经》所言:“道者气也,保气则得道,得道则长存。神者精也,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生。精者血脉之川流,守骨之灵神也。精去则骨枯,骨枯则死矣,是以为道务实其精。”
由此可见,虽然健身气功中讲的“气”是无形无相的,而书法的“气”是有形有相的,但是仔细揣摩就不难发现二者之间有着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
“清新静虑”是许多书法家认为通过练习书法可以达到的一种状态。如周星莲在《临池管见》里所说:“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静坐作楷书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躁俱平。”曾国藩在《养心篇》中曾谈道:“写字时心稍定,便觉安恬写,可知平日不能耐,不能静,所以致病也。写字可以验精力之注否,以后即以此养心。”
著名心理学家高尚仁教授针对这一状态提出了“汉字书写的心理几何理论”予以解释。他认为汉字由于具有封闭、平行、对称等特点,因此在书写时,书写者的身体会随着书写汉字的几何模式而进行运动,使身体保持一种稳定、均衡、宁静的状态。而当我们选择使用毛笔时,效果往往会更为明显,用毛笔时进行的是一种三维空间的运动,“三维立体毛笔操作时,更注意空间思维、形象思维、动作思维及执行等方面”。如果我们将书法临帖的过程分为“选、观、写、比、调”这五个方面,那么在这每一个环节其实都是一种对气的控制与静思。只不过与书法略有不同的是,健身气功是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的心身锻炼技能。调身是指调控身体静止或运动状态的操作活动;调息是指调控呼吸的操作活动;调心是调控心理状态的操作活动。气功在训练过程中自始至终贯彻“松”“静”原则,讲究全身肌肉、精神意念的放松,并要求排除杂念,精神内守,意念趋于清静,肌肉和精神最大限度地放松,达到入静状态。特别强调从心理去影响生理功能,这与一般体育项目尤其是西方体育的“身心分离”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们发现,书法与健身气功有许多相同之处,二者都是将肢体运动、呼吸吐纳和心理调节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与在西方流行的瑜伽术中的“冥想”有内在相通之处。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人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三者都是精神和肉体相结合的有益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身心健康,还可以增强自我控制能力,都是用自身的个人意念对神经系统进行调节,从而使得人的整体表现得到优化。人们在对三者的练习过程中,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压力,增强活力,在增进生理机能的同时,还能提高心理素质。
书法和健身气功都融入了儒家、道家以及佛教文化,对西方受众来说,二者具备喜闻乐见的审美特性,可以进行有效且快速的传播。此外,书法和健身气功分别代表了中国思想中的文武两派,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承担者,对于促进中国特色文化的柔性国际传播,减少文化对抗和误读都有显著的作用。书法和健身气功都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往往能发挥意想不到的巨大效果,具备中国文化外交的重要意义。
二、书法与健身气功的跨文化传播现状与困境
近年来,我国书法与健身气功的海外传播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早进行海外传播的媒介,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以各国、各地区书协为纽带,以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为网点,以全球各高校汉学系与汉文化研究机构为辅的传播矩阵。截至2019 年9 月30 日,全球已有158 个国家或地区设立了535 所孔子学院和1134 个孔子课堂,而其中绝大部分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都开设了书法相关的课程。此外,健身气功也以“非医疗健康干预”为主打形象,在全球进行了广泛的推广与传播。2012 年,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在杭州成立,截止2019 年8 月,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会员数量已达到102 家,覆盖了五大洲的51 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在开展书法与健身气功对外传播过程中,也碰到很多问题。如我们付出了很大努力,但实际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我们诚然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完成了数量多与覆盖面广的指标,但传播效果尚待进一步提高。
影响传播效果的根本原因,其一是支撑书法与健身气功的知识体系过于深奥晦涩,影响文化媒介在受众国的深层次交流与推广。譬如书法中的“气韵”“筋骨”和健身气功的“天人合一”、“气”“神”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概念与西方文化不在同一语境体系,无法引起西方民众的理解与认知,从而导致书法与健身气功的传播仅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影响了它们的深层次传播与影响。其二在于传播过程中存在“重技术”而“轻文化”的现状,术道比重有所失衡。无论是书法还是健身气功,在传授过程中极易流于形式,侧重于“怎么做”,而忽视了“是什么”和“为什么”这一文化、艺术层面的精神理念,从而使得书法与健身气功缺乏了必要的文化内涵。其三在于受众战略布局不够清晰明朗,两者在国外的受众多以青少年与中老年人为主,而忽略了对于社会中坚力量中青年阶层的业务扩张,中青年阶层作为社会的精英,如若缺失他们便等同于缺乏了必要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导致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来自受众的口碑传播大打折扣。
三、书法与健身气功在不同语境国家间的传播
文化传播离不开文化行为本身所处的特定语境的影响,书法与健身气功在对外传播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语境下传者的话语模式与受众的接受程度。著名学者爱德华·霍尔的高低语境理论为探究书法与健身气功跨文化传播的效果及路径升级可提供一些启发。霍尔在《超越文化》一书提出文化具有语境性,并将语境分为高语境(High Context)与低语境(Low Context)。他提出:高语境传播即绝大部分信息或存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而极少数则处在清晰、被传递的语言编码讯息中;低语境传播正好相反,语言的作用较为突出,因为信息主要是通过语言来传递。霍尔认为中国属于高语境文化的典型代表,美国是低语境文化国家代表。
从语境角度来看,中国作为高语境文化的国家,书法与健身气功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与历史内涵,在起始阶段难以通过语言被受众所理解与接受。相反,外在的表象特征是针对低语境文化受众传播的有效途径。
书法拥有天然的人际交往符号的特点,其优美的线条符合世界人民对美的追求,西方受众可能不懂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或历史内涵,但都有着近乎相同的审美视角。同样地,人在健身气功练习过程中的形体变化兼具了美学与健身的双重意义,其美学价值直观明了,健身作用不言而喻。以上这些表层的特征都是高语境文化向低语境文化进行有效传播的突破口。唯有注重方法,有效地选取传播重点,才能实现有效的传播,提升受众对于跨文化舶来品的接受程度,从而在通过书法与健身气功增进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的同时,激发受众了解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书法和健身气功这两个高语境文化产物,与早已流行于西方低语境国家的瑜伽术中的“冥想”有很多相似之处。“冥想”源于佛教中的禅定,是瑜伽的一种修行方式,在西方社会得到普遍的接受与认可。陈兵曾在《佛教心理学》一书中提到:“获得禅定的共同法则是‘系心一缘’或‘制心一处’”,这与书法和健身气功有高度吻合之处。
在高语境向低语境的文化传播过程中,相较于书法和健身气功,瑜伽中的冥想所存在的生理状态往往是以打坐为主的修行,这些动作作为生理的一种行为学起来很快,但却缺少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同时,它需要通过音乐、香薰等很直接的外在文化因素来影响参与人的心理活动。然而在练习书法与健身气功的过程中,所运用到的冥想方法,除去瑜伽中冥想所包含的物理行为,还是一种心理行为。在书写一个笔画或完成一个气功动作时,毛笔上下的提按、毛笔书写的速度,包括所写文字的内涵;每一个气功动作的停顿与间歇,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这些是简单的瑜伽冥想所做不到的,打坐只能产生一种静的状态,而毛笔书写与气功运动,能更好地完成自我的内心修习。
结合高语境所特有的文化内涵特质,通过书法和健身气功中的冥想,可以将西方文化受众的心理和生理保持高度的协调统一,而不是把心理和生理的关联度停留在表层。这种体艺双修的修行形式,是一种崭新的、融入了中国哲学的修行,是让各国人民在身心健康两方面都能获得深刻体验的有效途径。
结语
中国书法与健身气功在对外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应当提高文化认知,在坚持高语境文化内涵不丢失的同时,降低文化折扣,寻求低语境文化的认同。然而结合历史经验与当今世界格局来看,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不可能做到一蹴而就。传者本身在传播过程中既要避免文化中心主义,又要防止文化自卑,被接受者的文化同化而迷失自我。
为更好地完成“文化走出去”到“文化走进去”的转型升级,在依托传统文化自身特质进行高语境向低语境文化传播的同时,我们更应探寻传统文化内在的联结纽带,从而在传播上互相借力,互相依托,一起走向国际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