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淮河流域工业遗产的构成与特征探析

2019-01-09石川丁杰孙娜蒙

关键词:工业遗产构成淮河流域

石川 丁杰 孙娜蒙

摘 要:以淮河流域与安徽省的空间交集为视角,以形成保护合力为目的,对该区域内的工业遗产进行研究。通过梳理皖淮流域工业发展脉络以及实地初步踏勘后,从位置分布、行业类型、遗产价值3个层面探讨皖淮流域工业遗产的构成,并在此基础上从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的角度分析皖淮流域工业遗产的地域、风貌以及建筑特征,以期为安徽淮河流域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

关键词:淮河流域;工业遗产;构成;特征

中图分类号:TU984.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9)06-0037-08

收稿日期:2019-03-2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18CG197);安徽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9A5015);安徽财经大学科研项目(ACKY1870);2019年度安徽省社科联“三项课题”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石川(1986-),男,安徽蚌埠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工业遗产保护。

Analysis on the Compos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Heritage in the Huaihe River Basin of Anhui Province

SHI  Chuan,DING  Jie, SUN  Nameng

(School of Art,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Bengbu,Anhui  233000,China)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ce intersection of Huaihe River basin and Anhui province,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in this region was studied with the purpose of forming protective forces. After combing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the Huaihe River Basin and the initial exploration in the fiel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of the Huaihe River Basin was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 location distribution, industry type and heritage value, and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geographical and archite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of the Huaihe River Basin ar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building heritage reuse,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search basi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use of industrial heritage in the Huaihe River Basin of Anhui Province.

Key words:Huaihe River Basin; Industrial heritage;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

淮河流域安徽段地處沿海腹地,北临中原,东及长三角,是联系我国南北方的中枢地带,加之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等优势条件,本可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区域,但也正是由于该区南北要道的地理特征,使其自古以来便沦为军屯与战场所在。在此背景下,稳固的基础设施很难长存,因此无论是古代手工业,还是近代工业,都无法被国家列为重点部署的核心区域,工业发展长期滞后于周边的长三江、皖江流域等经济带。这种历史背景继而造成淮河流域人口思想观念保守,且反作用影响至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而使淮河流域的发展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沼之中。然而纵观历史,淮河流域又是不屈的,在多灾多舛的摧残下,淮域经济循环着“开始—发展—全盛—毁灭—恢复—再发展—再全盛—再毁灭”的历史进程[1]。

随着时代的发展,皖淮流域再度进入稳定发展期,建国前工业基础薄弱的状况得以改善,发展出一批具有地域经济特色的工业项目。然而在当下注重人居环境品质的城市化语境中,这些传统工业类型又面临着“退二进三”的转型与更新,老厂区建筑及工业构筑物失去了原有的使用功能,正处于闲置待拆的境地之中。但这些老厂房中有些却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内为皖淮流域乃至国家做出过特殊贡献,具有历史价值的物质见证。加之该区工业类型以煤矿、小三线企业为主,工业遗存占地面积较大,不同于城中厂型的工业遗存,且淮河流域地处中国腹地,其工业发展与资源开发对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如何在兼顾历史与更新的前提下处理好该区的工业遗存,成为了安徽淮河流域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 研究范畴界定

本文从空间、类型及时间3个层面对安徽淮河流域工业遗产研究予以界定。

(一)空间界定

即研究地域的界定,淮河流域涵盖河南、湖北、安徽、山东以及江苏等区域,五省情况又各存差异,本文选取淮河流域安徽段为研究范围。安徽以长江为界可分为皖南、皖北,风俗人情迥异,皖北又以淮河为界,分为淮南和淮北,即皖淮两岸,建国后皖淮流域分属蚌埠、淮南、淮北、阜阳、亳州、宿州、六安、滁州等8座地级市及其所辖县区。该空间范围内的工业遗产即本研究所涵范畴。

(二)类型界定

研究类型的范畴以近现代工业为基本框架,包括重工业、轻工业两大部类所形成的因工业生产而建设的工业建筑、工业构筑物、工业设备、工业场地、工业景观,以及为工业生产服务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相关的住所、教育、宗教崇拜等社会活动场所[2]。重点聚焦采矿、电力、水利、制造业等具有安徽淮河流域区域特性的工业遗产构成与特征研究。

(三)时间界定

淮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使其自古以来作为极端重要的军事要道而存在,手工业及相关建筑物屡遭战火摧残,未能留存具有保存价值的古代手工业遗产。及至晚清,皖淮流域在西方外来技术影响下方始发展,但仍以制茶、榨油、酿酒等传统工业类型为主,存在规模小、技术落后、缺少重工业等问题,未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现代工业类型。民国至抗战时期该区工业发展趋于停滞。解放后,随着发展稳定,形成了一批具有地域特征的工业企业。因此,本文时间界定共分为三个阶段:即萌芽时期(1840—1949),奠基发展期(1949—1978),新陈代谢期(1978年后)。

二、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脉络

(一)萌芽时期(1912—1949)

由于津浦铁路及淮南铁路的开通,提升了该区的交通运输能力,商业也随之繁荣。手工业仍是皖淮流域市镇经济的主体,仅蚌埠、六安、淮南等铁路沿线城市的现代工业有所发展,但进程缓慢。民国成立后,该区近代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受传统经济形态影响,新建工业主要为粮食加工、烟草、造纸、纺织等轻工业类型,重工业则以采矿业为主。1917年英美烟公司于凤阳门台孜建烟叶复烤厂为本区机制卷烟的肇始。1928年实业家杨树诚在蚌埠建成宝兴面粉厂,磨粉机为德国进口。六安以当地特产为原料兴办造纸厂、茶厂。日军侵华期间,域内工业发展几近崩溃,仅淮南、淮北因煤矿而继续得以发展。日军占领淮南煤矿期间,实行“以人换煤”的残忍政策,在九龙岗设立淮南矿业所,对皖淮地区煤矿大肆破坏性开采,1938—1945年间共计开采原煤430余万吨[3],两淮煤矿沦为其侵华煤矿资源重要储备地。

(二)奠基发展期(1949—1978)

皖淮流域地处内陆,几乎没有近代工业基础,解放后方始发展。建国之初通过依靠中央财政以及与沿海区域对接进行现代工业的发展。在1953年毛泽东“让工厂到内地去生孩子”的号召下,上海、青岛等沿海城市的一批工业企业迁入安徽,为皖淮流域的工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一五”期间,在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下,主要以苏联对华援建的“156项目”进行建设。淮南谢家集中央洗煤厂作为皖淮流域唯一的“156项目”于1952年施工,历时七年建成,年产能达100万吨[4]。电力工业也在大炼钢铁时期得以发展,淮南、淮北电厂相继完工,六安佛子岭水电站也于1954年建成,为皖淮流域乃至华东地区的电力工业奠定了基础保障。1965年三线建设开始实行,皖淮流域的金寨、霍山、舒城等地开始兴建小三线项目(图1),主要为生产机械制造的军工企业,80年代中期转为生产民用产品并迁出一大批企业至合肥、蚌埠、淮南等地,增强了这些地区工业发展的基础。

图1  皖西机械厂现状

(三)新陈代谢期(1978年以后)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皖淮流域地区开始了工业企业改革。根据中央八字方针,本区35个工业企业被列为整顿范围,如蚌埠柴油机厂、蚌埠空压机厂、淮南发电厂、淮南矿务局、淮北矿务局、佛子岭水电站等皖淮区域传统工业企业。在历经放权让利、增强企业活力、转变经营体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后,本区工业经济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两淮煤田更是作为黄河以南最大的煤田而被称为“中国的鲁尔区”,肩负并支援着华东地区煤炭及电力的供给。但与此同时,由于兼并改革也造成了一批工业企业的没落,厂房、构筑物等工业设施也随之荒废。

三、安徽淮河流域工业遗产现状

在历经民族工业建设、小三线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发展阶段后,皖淮流域沉淀了一批具有遗产价值的工业遗存,它们承载着该区的历史文化及工业文明特征,是极具价值的历史建筑遗产。随着近年来国家东部崛起战略的实施,皖淮流域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在“退二进三、土地转型”的背景下,工业遗产的损毁也日趋增多,大量见证了城市发展历史,承载着产业工人情感记忆的旧工业建筑正处于荒废或拆除的境遇之中。与此同时,该区也出现了一些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积极的尝试。皖淮流域工业遗产现状正处于进退交汇的矛盾境遇之中。

(一)工业遗产类型丰富

安徽淮河流域涵蓋城市、山地、矿区、水利等多种区域形态,工业类型多样化,现存工业遗产类型较丰富。如老工业城市蚌埠自上而下式工业布局模式形成的诸多老厂区,其工业位置分布多集中在老城区,现存一批集中布局式的工业老厂区,这类遗存体量大、位置集中,生产类型以机械制造、轻工纺织、食品加工为主(图2)。又如在“备战、备荒”战略背景下形成的大别山小三线工业遗存,此类工业布局形态以靠山、进洞、隐蔽为手法,形成了一批极具时代特征的山地工业建筑遗存。再如以煤矿资源为特征的淮南煤矿工业遗产群,拥有矿区、工矿设备、运输车站、生活建筑设施等丰富而系统的煤矿工业遗存(图3),以及抗战时期因日军占领开采而遗留的大量遗存也极具历史价值。

图2 蚌埠柴油机厂现状

图3 九龙岗淮南矿业所办公楼旧址

(二)工业遗产认知不足

安徽淮河流域的工业遗产社会认知程度较低,工业遗产的价值缺乏广泛及正确认识,正处于被破坏或即将消失的境地。具体表现为两方面:

1.城市工业遗产的境遇最为堪忧,城市功能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正逐步与老厂区格格不入,转变土地性质拆旧建新成为当下皖淮流域城市的发展趋势。大规模的老厂区被列为拆迁改造对象,在新城新貌的蓝图下,承载城市历史的工业建筑遗产正经历和面临着消失。

2.小三线工业遗产由于地处偏僻山区,暂未因城市开发的进程而面临加剧流失的危机,但其遗产价值的评价认定以及再利用方式也亟待重视。作为一段峥嵘岁月的历史见证和几代人的情感记忆,小三线工业遗产不应被淡忘。随着三线厂的迁出,物是人非的厂房正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渐凋敝,这些厂房或荒废或被破坏性利用,其历史价值正犹如风中凋零的枯叶般岌岌可危。

(三)保护利用成果缺乏

尽管安徽淮河流域工业遗产尚未引起广泛重视,但也有一些地区已经意识到工业遗产的重要性,并着手开始了保护再利用的尝试,然而尚未形成具有区域影响的成功案例。如霍山仙人冲画家村、月亮湾作家村就是基于霍山县的皖西化工厂、淮海机械厂等小三线工业遗产改造而成。该项目依托大别山的自然资源将小三线工业遗产和文创旅游经济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保护性再利用尝试,对历史价值的保护和经济价值的提升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起步晚、传播弱等因素,仍未成为具有区域经济辐射力的热门旅游项目。纵观皖淮流域工业遗产,这类实践仅是为数不多的保护利用探索,全域内大量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仍缺乏相应的具体方案措施。

四、安徽淮河流域工业遗产的构成

(一)分布构成

皖淮流域工业遗产主要分布在六安、淮南、蚌埠三地,域内其它地区未能保存具有遗产价值特征的工业遗存,或仅零星存在少量单点遗产,经实地踏勘后筛出工业遗产45处(见表1)。其中,六安工业遗存主要分布在霍山、舒城、金寨三县,其中霍山、舒城两地为小三线工业遗产,数量多,已停产。金寨工业遗产为水坝、水库等水利设施,目前仍在使用。淮南工业遗产以煤矿工业为主要类型,分布在大通、九龙岗、谢家集等矿区。矿井、井架、日军屠杀万人坑、水牢等遗存保存较好,因煤矿运输而建的诸多火车站仍保存完整,这也使淮南被誉为火车站最多的城市[5]。蚌埠的工业遗产呈两翼式布局在城西与城东工业基地,“一五”时期建成的肉联厂、柴油机厂、纺织厂、拖拉机附件厂等大批厂房仍保存完整,其中西市区较东市区数量更为丰富[6]。

(二)行业构成

结合安徽淮河流域现存工业遗产现状,按行业门类、行业大类、行业中类三个层级对这些工业遗产做行业构成划分,可知皖淮流域工业遗产行业构成(见表2)。制造业遗产数量占皖淮流域工业遗产比重较多,主要由东风机械厂、皖西机械厂、淮河机械厂等皖西小三线工业遗产和蚌埠的肉类联合加工厂、柴油机厂等制造业构成。另一大主体则是由自然资源发展形成的煤矿、水利以及与之相关的工业门类综合构成,以淮南的大通、九龙岗煤矿等采矿业和淮河流域的佛子岭水库、淮河蚌埠闸等水利工程设施为主要类型。

(三)价值构成

当下国内对于工业遗产价值的研究已较广泛,本文参考前人对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方法的研究,从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科技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7]等五个层级探析安徽淮河流域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见表3)。从分析结果可知,由于以流域为单位集合了研究对象,因此皖淮流域工业遗产的整体价值较全面。其中,皖西小三线工业遗产群见证了我国特殊历史时期“三线人”的峥嵘岁月和社会情感记忆,极具历史与社会价值;两淮煤矿以各类先进采矿技术构成了丰富的科技价值;以及因津浦铁路而形成的城市——蚌埠在我国铁路建成史和城市建设史中都蕴涵着极具特征的历史价值。

五、安徽淮河流域工业遗产的特征

(一)地域特征

与所在流域自然因素联系紧密,是安徽工业遗产最显著的地域特征。通过对皖淮流域工业遗产脉络的梳理,归纳出各遗产形成的地域因素,可知皖淮流域各类型工业遗产的形成都与淮河流域的地质特征相关联 (如图4所示)。如皖西小三线工业建设的选址需满足“靠山、分散、隐蔽”的战备原则,因此选择位于皖淮流域的大别山区作为安徽小三线建设基地。大别山竹竿河、潢河、灌河、史河等水系汇入淮河,山南处还形成了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等淮河直流水库,这些地域特征造就了皖西小三线及水利设施工业遗产。又如1908年津浦铁路淮河铁路桥的选址,因蚌埠沿淮地段河床土质坚硬,水势平缓,故选此地。大桥建成后,位于淮河与津浦铁路交汇处的蚌埠便迅速发展为当时安徽的商贸枢纽,也为后来成为老工业城市奠定了基础。再如淮河平原内因地质构造所形成的“大淮南盆地”,该概念由我国著名地质学家谢家荣勘探调研后提出,据此明确并扩大了淮南矿区的范围,形成了淮南煤矿区。可见安徽淮河流域工业遗产的形成与淮河流域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地域特征明显。

图4 安徽淮河流域工业遗产地域特征关系

(二)风貌特征

山地环境、矿业型城镇环境、老工业城市环境是安徽淮河流域工业遗产的主要环境背景。通过对工业遗产所属区域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技术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等要素进行归纳,可将其风貌要素概括为点状、线状和面状三种要素类型。点状风貌要素主要有:闸坝、单体厂房建(构)筑物;线状风貌要素主要有:依山而建的狭长型小三线厂区、铁路遗产;面状风貌要素主要有:水库、煤矿区、工业生活区以及城市老工业片区。这些风貌要素综合体现了皖淮流域工业遗产的风貌特征,是该区工业遗产生态环境、工业发展、社会文化和物质空间等因素外在形象表征的集合。

(三)建筑特征

从建造年代对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建筑遗产进行归类(见表4),可以看出:皖淮流域工业建筑的特征主要受工业技术和自然环境影响,随着时间的演进呈橄榄式特征,即建筑形式在1949年—1978年间最为丰富,其余两个时期则相对简单。这是由于近代工业萌芽时期工艺技术刚刚起步,设备、工艺与工业建筑的匹配还不成熟,因此建筑形式较为简单,尚未形成真正的近代工业建筑[8]。及至奠基发展期,随着各类工艺技术的完善发展,以及建国伊始百废待兴,皖淮流域工业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工业建筑也随之多样化、成熟化,工业建筑遗产的数量也以此期最多。1978年后,随着“退市进园”“退二进三”等工业企业的改革,以及钢结构大跨厂房的发展,工业建筑类型也逐渐趋向单一化特征。

六、结论

皖淮流域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经济发展滞后、社会观念保守等因素导致该区虽有一定数量及价值的工业遗产,但却未引起广泛重视,不少极具历史价值的工业遗产已在城市化进程中消亡。尽管域内也有地方或单位认识到了工业遗产的重要性,并在旅游、文创等经济价值层面做了积极的尝试,但仍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落实的过程中推进较难,收效亦不明显。域内更多的工业遗产价值仍未引起广泛关注和正确认识。以流域为视角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将有助于形成合力,充分发掘域内集合“山、水、矿、城”等多种特质的工业遗产价值,并期待最终以大遗产群的形式把域内工业遗产研究好、保护好、利用好。

参考文献:

[1] 王成. 當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2] 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工业遗产之下塔吉尔宪章[J].建筑创作,2006(8):197-202.

[3] 潘企之. 淮南煤矿和官僚资本[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65.

[4] 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安徽(上)[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439.

[5] 韩瑞丽.淮南市煤矿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条件与对策分析[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2):53-56.

[6] 石川,孙丽,徐艺.蚌埠市工业遗产保护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2):7-14.

[7] 刘伯英,李匡.工业遗产的构成与价值评价方法[J].建筑创作,2006(9):24-30.

[8] 徐震,王薇.安徽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和特征[J].工业建筑,2015,45(12):69-73.

[责任编辑:范 君]

猜你喜欢

工业遗产构成淮河流域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魏山忠副部长率队赴淮河流域安徽、山东开展汛前检查
淮委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推进河长制工作
工业遗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齿轮油的构成和分类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
玉门工业遗产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