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模式”在北京“露脸”啦
2019-01-09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1月2日,“2018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郧阳区委副书记、区长胡先平作为全国唯一县市区代表应邀参加,并以“环水有机农业催生贫困山区蝶变”为主题,用3个故事分享了郧阳区2014年以来依托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博文”)形成的现代农业发展“郧阳模式”(环农共举、水土共治、政社共参、平台共建、利益共享)的成功经验。
水土共治生态模型
一颗小草莓引发的大变革
2013年底,在外经商成功人士刘超看中了老家郧阳的好山好水,决定弃商从农,在郧阳区青曲镇成立了伟超农场,一次流转土地550亩,种植蔬菜、瓜果。刚开始,农场大棚种出的反季节草莓,在白雪皑皑的冬天引起了轰动,但由于长时间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酸性增强,板结严重,降低了草莓的品质,人们很快就失去了兴趣。
正在北京挂职的郧阳区青曲镇干部叶宝无意中了解到专攻土壤改良的科技企业“嘉博文”,迅速将这一情况汇报给区委、区政府。2014年,在区里的极力引荐下,伟超农场试验性的使用“嘉博文”土壤改良技术和产品种植100亩草莓,通过土壤改良、蜜蜂授粉,不用一点化肥和农药,产品一上市就因个大、味甜、香气浓郁而被抢购一空。尝到甜头后,伟超农场邀请“嘉博文”技术人员现场测土培肥,指导种植,建起了鄂西北地区最大的草莓采摘园。现在的伟超农场,每天人来车往,草莓卖到50元一斤仍供不应求。
伟超农场的成功探索,引发了一场土壤改良的革命,吹响了郧阳水土共治、建设环水有机农业示范区的号角,一场农业大变革在郧阳大地悄然推行。
一篮菜激起的大辩论
“嘉博文”推行环水有机农业,首先从汉江生态经济带着手,柳陂镇沙洲村就是其中一个试点。柳陂镇地处汉江河畔,位于十堰和郧阳的结合部,该镇80%以上的农户依靠种植蔬菜为生,是十堰城区人民的“菜篮子”。由于有机肥使用成本高,镇、村干部磨破嘴皮,收效甚微,菜农还是认准老经验、老办法。经过反复做工作,菜农老郝答应试试,考虑到投入和收益问题,当年老郝决定一半土地使用有机肥,一半土地使用化肥,他将两种使用不同肥料种植的蔬菜拿到市场上卖,有机肥种植的蔬菜很受顾客的青睐。第二年,老郝全部用有机肥,借助品牌宣传,菜价提高了1倍。没想到,老郝的蔬菜成了远近闻名的抢手货,酒店、农家乐、普通老百姓都排着队买他的菜,一季下来,净挣3万多元。事实胜于雄辩,全村菜农之间的争论平息了,全部使用了有机肥。
一片花海带来的大收益
2015年,五峰乡依托“嘉博文”,开展土壤耕地改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化肥减施替代行动“三治合一”,实施清洁养殖、清洁种植、清洁农村的“环水三清”水土共治,在全乡推广环水有机农业,引导群众使用有机肥种植油菜5000亩。一到春天,田野里、山坡上、江滩边、道路旁,处处开满金黄色的油菜花,给大地披上金色的盛装,让平静的山村鲜活、靓丽起来。乡政府顺势打出“古麇五峰,诗意田园”品牌,连续4年举办油菜花节,吸引近30万游客涌进五峰,赏花、买蜜、购油,综合收入近5亿元,户均增收1.5万元。
随着人们对有机农业的认知和认可,郧阳区的环水有机农业示范区建设正阔步前进。目前,全区已发展有机蔬菜1万亩、有机小水果3万亩,有机水稻5万亩,有机小麦10万亩。今后,“嘉博文”将致力于化腐朽为神奇,为郧阳区耕地质量提升、农民增产增收、有机农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