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猪瘟下保育猪疫病防控策略浅析

2019-01-09焦连国王振豫

猪业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养猪业狂犬病断奶

焦连国,孙 伟,王振豫

(浙江海正动保技术部,浙江 杭州 311401)

1 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的影响

非洲猪瘟自2018年8月首次在我国辽宁发现以来,截至2019年4月6日,大陆31省区仅剩西藏及海南还未传出疫情。由于非洲猪瘟传入和传播渠道多、潜伏期长,目前该病毒在我国已形成了一定的污染面。传统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方式难以短时间内根本改变,传播途径错综复杂,且全球范围内尚未研发出有效疫苗,防控形势仍复杂严峻。

非洲猪瘟的发生对我国养猪业构成了空前威胁,这将对我国养猪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非洲猪瘟的发生促进了我国养猪业真正的建立起生物安全意识,养殖场纷纷封场、消毒、排查整顿,重视落实洗消措施,从而推进养猪行业的变革发展。目前在无有效非洲猪瘟疫苗的情况下,落实生物安全无疑是防控非洲猪瘟最有效的方法。

然而笔者调查了解,目前很多猪场,特别是中小型猪场,非洲猪瘟的发生完全打乱了猪场原来的生活与生产秩序,猪场过度的强调生物安全,导致猪场更加封闭与信息隔离。一些猪场特别是技术力量薄弱的猪场,全部精力和关注点都放到了非洲猪瘟上,而轻视甚至忽视了原来猪群存在的一些重要疫病。随着养猪高利润阶段的到来,如何保障猪群健康,是养猪从业者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文章结合当下养猪业形势浅谈下在非洲猪瘟影响下,猪场保育猪的疫病防控策略,供猪场参考。

2 保育猪的饲养特点及常见的主要疫病

保育猪是指断乳奶至63日龄的仔猪,它是继哺乳仔猪后的另一重要生产阶段。保育猪在饲养过程中,面临如下几大挑战:1)断奶应激俗称断奶关,仔猪断奶日龄大多是21~28日龄,仔猪断奶时离开母体,转群等环境条件的突变,会给仔猪的正常生理机能造成巨大应激;2)消化机能的应激俗称补料关,饲料转变对仔猪又是一次大的应激;3)环境变化的应激,仔猪要适应保育舍环境,建立混群后新的生活习惯和位次关系;4)疾病原因的应激,刚断奶的保育猪可能会由于一种或几种应激导致产生某些疫病。

保育猪具有消化机能弱、抗逆性差、免疫机制不健全等特点。仔猪断奶后正常发挥生产潜能的关键是克服或减少影响仔猪生长的主要因素。因此猪场应考虑保育猪的阶段特点,特别要重视断奶后仔猪母源抗体的急剧下降,环境中和体内病原体的活跃而引发的保育猪疫病问题。

病毒性传染病是猪病中危害最大、最严重的一类疫病,其特点是传播快、流行广、损失大。危害保育猪的病毒性疾病有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4种。1)猪瘟可感染各种年龄的猪,一年四季流行,仍是我国猪场发生最多、危害最大、流行最广的传染病之一。当前非典型猪瘟是我国保育猪群中流行的主要病型,其特点是临床和病理解剖特征不典型,发病率与死亡率显著降低,病程明显延长。非典型猪瘟的猪群免疫力低下,免疫过的猪只时有猪瘟的发生,而且易引起混合感染和并发症导致病情复杂,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保育猪发生猪瘟的主要因素是母猪带猪瘟病毒、仔猪先天性感染、仔猪未受到母源抗体保护而感染、疫苗免疫失败等因素。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最早于1987年在美国发生,随后在加拿大、欧洲各国和亚洲各地迅速流行。我国自1995年年底暴发此病,现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疫病之一。在2006年夏季,我国部分地区又暴发了毒力更强的高热病,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近几年,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在我国猪场流行毒株已经发生变化,类NADC30株成为多数猪场主要的毒株之一。类NADC30株是中等毒力毒株,主要侵害哺乳仔猪、保育猪和育肥猪的呼吸道系统,猪群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细菌继发感染和死淘率增高,猪群生产成绩不稳定。3)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多种家畜、野生动物感染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生伪狂犬病的国家,美国从1989年开始启动了根除伪狂犬病计划,通过疫苗免疫加淘汰阳性猪群,2002年美国宣布全国消灭了猪伪狂犬病。然而,2011年猪伪狂犬病在我国的许多省市猪场呈暴发流行趋势,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着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猪场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猪伪狂犬病野毒阳性场,猪伪狂犬病可导致保育猪采食量下降、体温升高、腹泻、咳嗽、喘气、呼吸困难、脑炎等症状。伪狂犬病毒侵害猪呼吸系统是猪呼吸道综合征的原发病原之一。而且伪狂犬病毒还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机体的免疫抑制和干扰疫苗的免疫效果。4)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保育猪主要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表现为进行性消瘦、呼吸困难、黄疸、皮肤苍白等症状,病理变化为全身淋巴结肿大,淋巴器官肉芽肿性炎症和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缺失,肺斑点状出血。圆环病毒病直接导致猪的死亡率不高,其主要危害是破坏猪体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抑制,继发其他疫病,死淘率增高。

细菌性传染病由原发性疾病逐渐变为继发性疾病或条件性疾病。保育猪常见的细菌性疾病有支原体、链球菌、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等几种。1)猪支原体肺炎,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俗称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接触性传染、高传染性、高发病率和低死亡率的特征, 被称为影响养猪业经济效益的“隐性杀手”,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之一。支原体存在于病猪肺的细支气管和支气管上皮细胞表面和纤毛,经呼吸道传播,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或继发感染时,常使猪的病情加剧乃至死亡。2)猪链球菌病是由C、D、F及L群链球菌引起的猪的多种疾病的总称。急性型常为出血性败血症和脑炎,慢性型以关节炎、内膜炎、淋巴结化脓及组织化脓等为特征。保育猪常见的以脑炎和关节炎为主。3)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又称为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特征。其常发生在保育猪,特别是保育后期,该病严重影响着猪群的健康。4)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格拉泽氏病或革拉泽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表现为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脑膜炎等。保育猪病毒性疾病感染继发的主要细菌病就是副猪嗜血杆菌病,俗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影子病。

3 保育猪的疫病防控策略

保育猪的生长特点和疫病种类的不同,所以保育猪的疫病防控采取不同的策略,以保障猪群健康生长。病毒性传染病要采取疫苗预防免疫,综合防控策略。猪瘟和猪伪狂犬病的防控要选择优质疫苗并制定科学免疫程序进行免疫,还要结合实验室检测及时进行免疫效果评估,淘汰带毒的种猪,降低猪群带毒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圆环病毒病结合流行病学规律与当前疫苗特点,采取综合防控为主,疫苗免疫为辅,重点降低保育猪的病毒血症,提高机体免疫力,控制继发感染。对细菌性传染病的防控,猪场应结合其饲养模式、保育猪饲养特点及疫病的规律性,采取预防保健为主,治疗为辅,饲料投药与饮水加药相结合,关键是采取筛选敏感组合抗菌药物的策略。

浙江海正动保技术部结合多年的临床服务和实验室药敏检测,针对当前保育期猪群常见疫病的特点与发病规律,建议猪场在细菌疾病防控上,重点关注3种药物的组合应用。第一种是5%氟尼辛葡甲胺颗粒(海炎舒),具有解热、镇痛、消炎的作用,能强效抑制内毒素产生,强效减轻内毒素造成的微循环障碍和肝肾等器官损伤。第二种是复方阿莫西林(君乐: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钾组合),解决了阿莫西林的耐药性,达到强效杀菌。第三种是20%磷酸替米考星(呼原净),解决了水溶性难题,对多种细菌具有强力的杀灭作用,是呼吸道疫病的克星。其具有靶向聚集和趋化转移,在巨噬细胞的富集,能够降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病毒血症。保育猪的预防保健,可采取如下方案:海炎舒1 000 g/t料+君乐1 000g/t料+呼原净1 000 g/t料,连用7 d;发病猪群饮水加药,海炎舒500 g+君乐500 g+呼原净1000g加水1 t,其中海炎舒、君乐连用7 d,呼原净连用15 d。

4 总结

保育猪阶段属承上启下,此阶段也是面临疫病风险最复杂、挑战最大的阶段。保育猪的防控好坏直接关系到猪的出栏情况,是生产成绩关键的阶段。在非洲猪瘟的影响下,各场生物安全进一步加强,病原体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然而大环境没有根本改变,关注非洲猪瘟的同时,猪场也要关注其他疫病的威胁。猪群的自身抗病力和免疫力的提高、其他病原体感染机会的降低,对于有效防控非洲猪瘟也是相辅相成的。

猜你喜欢

养猪业狂犬病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聊聊古代是如何防治狂犬病的
2022年养猪业或将迎来“大变局”
2020年养猪业盘点
Hunter—Gatherers
打败狂犬病
印度首现“无狂犬病死亡邦”
冬天不宜给孩子断奶
科学看待狂犬病
河北唐县四措施推动生猪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