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山白墡话旧

2019-01-09孙中旺

苏州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长洲范成大阳山

孙中旺

位于阳山北麓的通安树山村有一条山岭,名为白墡岭,岭下的山坞亦名白墡坞,均因曾盛产白墡而得名。

所谓白墡,即白垩,因“垩”字与“恶”同音,为人所不喜,古人改以反义的“善”字,使其在文字上弃恶从善,加以其性属土,故名白墡,也有记为白蟮或白磰。又名白涂、白土、白石脂等,属于高岭土的一种,用途广泛,可作建筑材料、书画材料,还可以入药。

早在唐代,白墡岭的白墡就成为法定贡品。唐代中期,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五《江南道一》中载苏州在元和间的土贡,就有“白石脂三十斤”。晚唐陆广微的《吴地记》更是详细记载了白石脂的产地:“余杭山,又名四飞山,在吴县西北三十里……山有白土如玉,甚光润,吴中每年取以充贡,号曰石脂,亦曰白垩、白蟮。”余杭山即今阳山的别名。

宋代的阳山白墡用途很广。据北宋李宗谔的《祥符图经》载:“(阳山)山出白磰,每岁官取万余斤,为钱唐宝兴监铸钱之用。又可圬墁,洁白如粉。”可见当时的苏州官府每年上交白墡已达万余斤,成为钱唐宝兴监铸钱的辅助原料,同时还可以作为白色涂料粉刷墙壁。南宋人范成大在《吴郡志》中详细记载了阳山白墡的开采和质量情况,“凿山为坑,深数十百丈始得。初如烂泥,见风渐坚。腻滑精细,他处无比者。”从“他处无比者”的记载中,可见阳山白墡的质量之高。

范成大在《石湖居士诗集》卷三中还有《白墡坑》诗云:“银须玉璞紫金精,犯难穷探亦有名。白垩区区土同价,吴侬何事亦轻生。”此诗题下有小注云:“凿山成井,深数十丈,复转为隧道以取之,危险不可逼视。”范成大应是亲临白墡坑参观过,当时的白墡坑已深达数十丈,从坑底再向内开挖隧道,可见开采的规模之大。另外从“吴侬何事亦轻生”及“危险不可逼视”的记载,可见当时白墡开采者们经常面临着生命危险。

明清时期,白墡坑属于阳山的朱姓家族世产,清初的阳山朱鸣虞“富甲三吴”,可能就和垄断了白墡的开采权有关。朱氏家族上交的白墡税还曾助力过灵济庙的修葺。灵济庙祀白龙神母,为阳山地区影响广泛的民间信仰。灵济庙在阳山有两处,一在阳山东澄照寺,一在阳山西白龙坞白龙祠。清代屡次兴修,每次官府都下拨白墡税十两作为香火修葺费,也算是对阳山的回报了。

由于阳山出产白墡闻名,民间还附会了一些传说,认为阳山又名羊山,白墡就是羊脑所化,此传说为道光《浒墅关志》记载。虽然荒诞不经,但巧合的是,阳山下以前确实有个叫石羊头的地方,此处曾有两只石羊,一只完整,一只无头,相传是被仙人从山上驱赶下来,至此化为石。石羊头附近的一家墙下,还有个半埋在土中的女石人,当地人称为石婆婆,认为其即驱羊仙人所化。从阳山到羊山,再到石羊、石婆婆,最后到羊脑、白墡,形成了一个系统的传说故事链,为阳山的白墡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为了保护阳山山体及白墡资源,苏州地方官府规定,民间开采白墡只能“止于旧坑采取,不准开及生地”。但由于利益驱使,仍有不少人试图在阳山开挖新的矿口。乾隆初年,就有乡人擅自开挖,浒墅关士绅吁请当时榷关主事海保“饬县廉禁止”,此后数十年没有出现盗挖的情况,达到了“国课丰盈,民生安乐”之效。

但在乾隆六十年(1795),又有人打起来阳山白墡的主意。当时有一帮当地人“纠合在城豪棍”禀告长洲县官府,要在阳山旧白墡坑外新采白墡,当时的长洲知县梁兰生没有亲自前往勘察,只让属下的吴塔司巡检到阳山去看了一下,这年的八月廿八日,就开始在白墡岭附近的金芝岭开挖。此事传出后,浒墅关士人大为震动,认为金芝岭历来属于禁山,若在此开挖,会损伤地脉,故“合镇惶惶”。当地士绅陆元琛、吴维震、张懋泽、凌奎、徐鸣盛、朱鹤年、施凤翥、吴宗华、朱豫、张栋、张锡祚、张乔、包祖望、朱兰玉、王晞公等人联名向浒墅关榷使徵瑞控诉。徵瑞当即檄令长洲县,要求将聚众开挖的“匪徒”们先行驱散,并出示严禁。但禁令发出后,仍然有人开采,长洲县衙也没有及时回复公文。于是徵瑞函告苏州知府李廷敬,要求李廷敬命令长洲县“即出示严禁,不许再行开挖,毋任该县再行宕捺”。

徵瑞当时的官职是“钦命奉宸苑卿、兼佐领督理苏州织造部堂、兼管浒墅关税务”,不但官居正三品,还是皇帝亲信,故苏州知府李廷敬不敢怠慢,马上命令吴塔司巡检到金芝岭驱逐“聚众开挖匪徒”,同时立碑示禁“附近关镇军民地保人等”,如果再有违反,“许地保居民扭解本府究办”,如果有知情不报等包庇情况,就“察出并处”。长洲知县梁兰生也赶忙立碑示禁,要求当地地保密切关注,若再有此事就“送县备案”。浒墅关榷署、苏州府、长洲县三禁碑曾竖立于管山东岳庙山门,现在虽已不存,但碑文在道光《浒墅关志》中有载,留下了关于此事的珍贵资料。

道光年间,浒墅关凌寿祺在《白墡叹》一诗中,对当时阳山的白墡开采进行了详细记载。当时白墡岭中的白墡坑已经从宋代范成大记载的深数十丈发展为深百余丈,由于一斤值数钱,所以当地不少人舍命下去开采,条件十分恶劣而危险,“裹粮篝火久复远,气阴地湿寒且冷。穴转正黑土正滑,出没虺蟒巨更猛。连宵竟日力鎚凿,易几青蚨私庆幸。忽然崩坠震山岑,骨肉粉碎与墡并。”凌寿祺认为“区区土价何足贵,陷之坎阱争驰骋。人生衣食天所赋,如此谋生乃可警”,并发出“噫吁嚱!危哉白墡岭”的感慨。但对于衣食无着的贫苦人民来说,靠采掘白墡为生,本来就是无奈的选择。

民国时期,阳山的白墡开采开始引入机械化操作。据《浒墅关志》记载,民国十五年(1926),阳山首次出现朱氏私营君方公司,在人工开采矿泥的同时,伴以杠杆机械操作。后来白墡开采企业发展迅速,抗日战争前已经有16家之多。日军占领苏州后,日商滕元兼并了阳山的白墡矿,成立汉洋公司,所产矿泥材料被掠夺运往日本国内。抗战胜利后,阳山白墡矿逐步恢复开采,成为全国高岭土材料主要产区之一。

解放后实行公私合营,1955年4月,原阳山8个私营瓷土矿收归国有,建立采矿公司,后更名为“苏州阳山瓷土公司”,1962年6月划归为建材工业部直属企业,1967年6月,原建材部非金属矿研究室移交苏州瓷土公司管理,成为全国第一家高岭土专门研究机构。1971年,公司改为苏州地区管辖,改称江苏省苏州地区瓷土公司,1985年,瓷土公司定名为中国高岭土公司,隶属苏州市。1999年,中国高岭土公司已形成机选、手选等两大类60个产品,并获得部级“金牛奖”。

近年来,为了保护阳山山体,白墡矿已全面禁采,白墡岭千余年的白墡开采历史彻底结束。当地政府对废弃矿坑进行了生态复绿改造,适当保留的断岩宕口成为自然景观的组成部分。现在的白墡岭已经满目葱茏,成为颇受欢迎的休闲赏景之地。

猜你喜欢

长洲范成大阳山
The First Lesson of School
Spring Outing
赞船工
大连海逸长洲居住区景观设计探索与实践
小刺猬的烦恼
长洲水利枢纽建成“船舶吃水智能化检测与预警系统”
太平清醮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超级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