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电影市场中“大众化”与“小众化”
2019-01-09孙鲁涛
孙鲁涛
1.“大众化”与 “小众化”催化下的电影创作
1.1 市场的氛围对 “大众化”电影创作的影响
如今电影市场多元化发展,电影工业飞速进步。人们在影院观看电影的同时,往往都会用自己的审美观点去评判这部电影的坏。当我们看到那些高成本、大特效的商业电影时,巨大的视觉冲击震撼着我们的感官。而当我们看到小成本的艺术片的时候更多的是思考电影本身所带给我们的反省。追求视觉奇观,厌倦深度纪实是当今大众审美的趋向。在如今浮躁的社会背景下,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多样性使得大众审美出现了或多或少的畸形。尤其是在自媒体发展的今天,电影市场也是如此。但是由于电影的广域性使得人们在浮华的背后很难看到当下的社会气氛。这也使得小众电影的创作偏于消解这种浮躁的文化氛围。但是大众的审美还是电影市场的根本,所以说好的大众电影具有引领大众审美的作用,但是小众电影却在艺术创作和剖析社会等方面上远远高于大众电影,所以说两者的关系是存在一定互补性的。如果小众电影在妥协于市场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原有的艺术性和哲理性的话,就有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众电影的创作,从而打破现有浮躁的文化现状。
当人们走进影院看见《英雄》《十面埋伏》这样的国产商业大片的时候,肯定会为电影的场景和画面所震撼。庞大的电影投资使得电影无论是从美术还是从摄影的调度都变得宏大,使得更多的人愿意去影院去消费。这就是商业电影迎合大众的一种方式。电影美术是商业电影重要的部分,高科技把想象变成了可能,也使得大众阅读电影方式变得直接。商业电影从而变得让人通俗易懂,变成了所谓的大众电影的一部分。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更是开中国商业电影的先河,虽然说当时一开始没有在国内上映,但是现在再去看依然觉得是很好地迎合了大众的审美。无论是从剧情还是各个方面来说都能让大部分的人看懂,电影也没有抖一些特别让人纠结的包袱,是大家都能看得懂的一种娱乐性。陈凯歌电影感觉富有诗意,也让大家容易接受。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比较能让大众接受的就是符合当下的题材和一些颇有幻想意识的商业大片,所以才有了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系列的辉煌,也使得大众电影的范畴从一开始的传统叙事又加入了国外的科幻大片。21世纪,网络时代的来临,大投资商业大片以庞大的预算闯进了内地的电影市场,大众在电影院观看电影的同时,对于大众电影的审美也在评论中变化。人们可以在网络上对电影进行公开的交流,所以才有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样的恶搞电影的出现。大众对与电影的评判不再停留在观看的直观感受上,而是开始从科学、社会、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来评价电影的质量,这就把电影的区域性慢慢地扩大开来,从而促进了大众电影发展。人们从一开始的观看者变成了电影的评论者,从而使得电影的观看人群产生了变化。当初的人们从接触电影慢慢地转变为了客观地去看电影,从而使得富有艺术和形式的小众电影慢慢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也促进了优秀的电影的出现。大众审美层次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对电影进行更加细致的评判,也推动了电影市场多元化格局的出现。国外大片的引进使得我们对国产电影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在原有的模式下,人们开始对电影所传递的意义进行详细的解读,从而使得大众审美得以进一步提高。但是由于广域性也使得大众在浮躁的文化氛围中,沉迷于那些媚俗的,色欲横生的影像文化之中。因为要拥有更好的票房,所以一些大片里经常会有离奇的情节和出格的表现,有惹眼的性感部位,有宫廷的女人暗斗,有兄弟的背叛和父子的仇恨,还有在丰富电脑特技下超真实的魔幻效果。人们在猎奇心态的驱使下,远远躲开了灵魂深处,也使得大众电影从原有的大众中分出了一部分追求电影艺术性和独特见解的小众人群。
1.2 “小众化”电影的艺术创作本质
电影是造梦的艺术,有些小众艺术片并不是导演不迎合市场,而是价值体系的不同使得有些导演从思想上并不愿屈服大众审美的市场。从2018年的电影票房成绩就能看到大投资商业电影所占的票房收入,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催发了小众电影的发展。
小众电影没有明确的定义,显然小众电影与大众电影相区分。小众电影通常投资较少,制作简单,观众较少,大多数小众电影很少甚至没有票房收入。因此,小众电影通常是个人或极具吸引力的导演,不是为了公众的利益或迎合观众的口味,而是遵循他们自己内在的渴望而创造出来的电影。这在贾樟柯的电影中就能充分地体现,在大家看惯了大制作商业片的时候,就会对其给予我们的视觉感受深深的吸引,但是有时候我们也会觉得其对本质纯粹感略微的缺乏。但这并不是符合大众审美的范畴。一些小众电影往往是追求镜头的写实和对内心思想的表达,从而催生出电影市场之外的产物。以《三峡好人》为例,镜头粗糙和简单的电影调子让大家感觉到沉闷,但是电影所表达的思想和意义却是特别的深刻,把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内心思想用朴实的手法表达了出来。他们在时代与社会的变迁中,尽管孤独、卑微、苦闷,却追求着自己的梦想。但可能是这种深度的真实不太符合中国当代大众的口味,人们不愿意在沉闷而超长的长镜头中反思什么人性和时代,更喜欢在虚幻的商业大片中被震撼的晕头转向。这可能就会导致有一些导演并不适合迎合大众市场,更愿意去体察人文的关怀,他们更不愿意在世俗的社会下让自己的电影失去了原有的艺术性和自己想要表达的初衷。当然也出现了一些脱离大众审美的实验性质的影像。说是影像更确切地说就是影像艺术,是脱离了原有的电影模式,追求一些个人的思想和艺术行为的影像。有一些导演抛离原有的展映的模式不去电影院去做公开的展映,因为这类电影的拍摄角度并不是迎合大众的审美。以库布里克的《发条橙》为例,电影中用暴力充斥现实社会的方式使得大众审美难以在短时间去接受,社会的体系并不是特别的认可,影院也不允许去播放,但是从影片的艺术性和特立独行的想法上却是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可。虽然这部电影在今天看来是大师的精品,可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更愿意去看一些美好的符合大众审美的东西。大众电影的包容性在现在看来尺度是很大的,但是往往在大众的审美下,更有导演愿意其拨开这层外衣去看社会和艺术的本质。一旦眼中只有市场,只有金钱利益,电影这门做梦的影像艺术也就变了味道。所以小众电影更像是导演自己思想的载体,一旦强制依附于市场,也就容易失去其原本的味道。大家也会因为失去小众电影根本意义的原因,不再为导演的思想、实验和所要表达的含义所买账。贾樟柯的《世界》就是很好的例子。小众电影要在艺术上和商业世俗趣味上进行取舍。往往小众电影没有现象级的明星,更没有庞大的特效场景,所以在中国电影市场并不卖座,反观海外市场倒是很注重这种艺术电影,从而是小众并不小众。贾樟柯也是通过其几部小众电影拿下了不错的海外票房成绩。所以说,国内的电影市场主要还是看大众的审美思想,在世俗和艺术中抉择。
1.3 “大众化”和“小众化”的相互作用
我们看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山河故人》《江湖儿女》,会发现它们的创作思路和叙事逻辑都有很多相似之处。的确这三部影片体现了小众艺术电影在吸取大众电影思路的发展过程,在电影创作的语言和手法上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三峡好人》虽然在摄影条件有限,但是很好地诠释了反大叙事的语言创作载体,也是贾樟柯的代表作品。真实、残酷就是他的语言,人生变故、人情世故,一幅浮世绘。电影中大时代下的小人物,要故事有故事,要艺术感有艺术感,要细节有细节,其中包括超现实感、非现实感,充满了马尔克斯式的魔幻超现实主义。而《山河故人》和《江湖儿女》都有类似的感觉,这不是导演江郎才尽,但可以说这逐渐成为贾樟柯的一种创作模式。但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大众商业电影的影响。因为如果小众的艺术电影的创作思路一旦被观众所认可,那就证明有了市场,接下来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很长时间内很难脱离这个创作逻辑。从《三峡好人》之后的票房受众来看,这种语言已经成为他的创作逻辑根本。这就不能排除市场对小众艺术电影的创作影响。《江湖儿女》的创作可以说是《三峡好人》的B面,在很大程度上有借鉴,这也有对电影市场的妥协成分。再就是贾樟柯电影中开始使用著名的演员,这也是大众电影市场对小众艺术电影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相互的。大众商业片的创作也受小众艺术片的影响颇深。比如2017年上映的《我不是潘金莲》是典型的大众商业电影,但是我们从中能找到《山河故人》相似的创作逻辑。电影的画面都有一种递进的关系,画幅的裁剪,也都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我不是潘金莲》的表现手法更加的商业,只是在创作题材上和创作的艺术形态上有向小众艺术片的借鉴,就是采用一种小叙事的手法,不同的是在这种小叙事的基础上来进行背景的扩大化。电影中画幅的变化随着时空背景的变化而逐步发生变化,用偏艺术的手法来讽刺官僚主义、酒桌文化等。这在意识形态上都是有对小众艺术片的借鉴。大众商业片和小众艺术片在近几年的创作上都有或多或少的相互的影响,之前可能较少,但是现在在市场的催化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变得密切。电影艺术创作艺术需要进步,无论大众电影还是小众电影其根本目的都是要征服观众的眼球。大众电影想在原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小众艺术电影则是让观众更加喜欢,更加接受这种创作上的艺术独立。
2.“大众化”与“小众化”电影市场和艺术价值融合性
2.1 “小众化”电影的试验性与市场的融合
小众艺术电影不能回避受众,应与广大的受众群体寻求沟通。小众电影往往是用电影的镜头语言去关心人,让观众去了解这个社会的现实。既然是现实就往往过于真实、偏激。导演真正想表达的无非是真实状态下的形象。从中国电影的发展一开始就存在小众的观众群体,从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到今天商业电影的繁荣,有大众审美就必然催生小众的审美。这是相对应的。有的导演因为不满足于大众审美的趣味,觉得大众化的影像不能表达社会带给人该有的文化的时候,就去做一些关于影像的实验,从而催发了小众电影的诞生,也就有了贾樟柯、侯孝贤等这类的小众电影导演。而且他们善于挖掘人物内心的“善” 与 “仁”,引起观众的心理共鸣。但小众电影并不是很讨市场的欢心,观众也并不是很买账,因为小众电影的拍摄手法往往是是现实主义或者超现实主义。以贾樟柯为例,他的电影往往是很难看见一些高人气的明星,往往是靠声音和写实的手法来讲故事,拍得很艺术,又带有偏实验的性质。所谓的实验性就是抛开传统的商业运作的模式,去探求电影的内心,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初级层次是诉诸个人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第二层次或中级层次是让个人的心灵或头脑产生兴奋,感受电影的内心,第三层次或高层次则是“入神”或“畅神”,即深入个人内心幽微至深的神志层次。当下中国电影很大程度上只达到了第一层也就是单纯的视觉感受层次,而心灵的震撼微乎其微,真正能畅神悦志的影片并不多。在这个要求娱乐性和视觉体验压倒一切的时代,正是因为这些小众电影导演不停留于单一的制造视觉传奇,而能够坚守人文思想和关怀,追寻更纯粹的艺术境界,始终充满激情地去关注人性深层的魅力,发掘内心的故事,这是小众电影所带来的实验性,也是它的审美的艺术性。这样的电影有可能不会太迎合电影的商业市场但是却能发人深省,由于小众电影的艺术性和造诣水准很高,从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电影市场的市场区间和影院的排片。这便是小众电影和市场的融合影响。
2.2 与时俱进的“大众化”电影
电影是面向与大众的艺术,电影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迎合大众的艺术观和大众的消费观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变化,电影从一开始由供人们单纯的观看娱乐变成了一个有独立思想的艺术形式。大众电影一直在不断地创新,但是这种创新很大程度上只是面对观众、电影市场,面对票房去改变,在艺术的理解上大众电影往往没有小众电影那么的深刻和纯粹。这也就产生了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想,大众电影往往是迎合电影票房而进行大的布局,它所追求的试验是因大众审美而改变,因票房而改变。票房成功了这部电影也就是成功了的。大众电影往往就是商业电影,是为了迎合人们生活娱乐的产物,那些高投资的商业大片都是希望得到大众的认可,而得到大众认可的重要标志就是高票房。大众电影追求的就是和商业对等或高于投资的回报。追求票房的成功是其根本的出发点。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原有的电影工业达不到当下的要求,于是大众电影又开始了科技的实验,就是这些实验才让我们看到了如今大特效的电影。可以说电影的制作方式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电影工业的进步是大众电影实验的方向。大特效的电影得到了高票房回报也就是意味着实验的成功。小众电影的实验是从内开始的,而大众电影则是从外向开始。但这种试验首先都是从创作开始的,小众的艺术想法和一些意识形态也会随着工业的进步,进行相应的改变。这也是大众商业电影随着市场的变化所做的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思想层次的进步,使得观众在看够了视觉奇观之后想要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大众电影这时候也会向内进行改变。这是两种同时发生的改变。《我不是潘金莲》等电影就是大众商业电影和小众艺术电影很好的一次融合。
3.未来电影市场的展望
中国电影如何培养大众审美的多元化,从而寻找更好的发展模式。改变中国电影艺术化的审美情趣似乎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当时代的步伐在加速推动艺术交互的形成的时候我们应该更理性的去看待小众电影的模式。然而在当今电影市场的宣传中却往往不太愿意去做艺术性的宣传,即使是商业形式的宣传也对其艺术上的形式做了畸形式的处理,这使得原本艺术的形式不再是导演的初衷。电影的思想和审美艺术形式是导演创作的关键。好的审美才能让观众去凝神关注,才能更好地去回味欣赏。当下中国电影很大程度上只达到了表面情感层次,心灵的震撼微乎其微,真正能畅神悦志的影片更少。在当下娱乐和视觉压倒一切的时代,小众电影对社会的感悟力和阅读力远远超过了大众电影的审美思想。这也促使大众电影去关心社会的发展和对人性的理解。有些艺术电影在其艺术的范畴中不断地去探求受众的层次。大众电影市场始终不能回避受众,应与广大的受众群体寻求沟通。当代大众的世俗态度,中国电影产业的传播机制还有待完善,诸多因素影响了当代大众的审美趣味。这也就从根本上使得商业电影的市场更加趋向于当下的社会环境审美,也使得电影成为一种符号化的东西。其次,视觉文化也促进了影像的消费,娱乐至上成为了商业电影的基本创作模式。大众电影在追求娱乐性的同时应该也同时具备电影该有的艺术性和传播性。大众电影还要努力提升大众审美的水平,不应该满足于现象级的电影票房。也就是说,我们在追求大众商业电影市场票房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其艺术价值和审美趋势。小众艺术电影应在感性创作的同时,对大众审美进行判断和解读,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其艺术价值和审美取向。国外许多电影大师的作品都是由一开始的小众电影慢慢去增加删减,重新创作才有了当下的票房的号召力。所以,有时候小众艺术电影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让大众所接受认知的过程,要想让市场接受你的同时,也要完美融合自身独有的艺术语言,才能更好地让大众所接受。无论大众电影还是小众电影,都需要通过适应接受时代变化和电影工业的发展,促进电影市场多元化。
4.结语
随着电影市场的发展,时代的变化,网络媒体的发展,影像传播的媒介日益多元化,电影市场的主流文化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由此可见,“大众”和“小众”之间的融合点也会变得丰富起来,观众的审美区间也会有很大的选择变化。无论是“大众”也好“小众”也罢,其创作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社会、文化和观众。一个好的市场是具有文化判断力的。所以,大众电影和小众电影所谓的融合也是市场的繁荣和文化的传播,以及弘扬审美的正能量。只有这样,电影创作的进步才能推动市场文化的进步,从而影响大众审美,正确地引导广大的观众。这也是“大众”和“小众”电影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