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诗意空间的原生态回归与自然再造
——以株洲为例
2019-01-09李珂
李珂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近几十年,我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城市化,为扩大城市建设用地,湖泊被填平、一片片森林被砍伐成了“水泥森林”,绿化带狭窄稀疏,四季景色千篇一律,城市与山水融合的特色被破坏了。鸟语花香,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远离了城市,“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的诗意化空间在当今城市景观中已难寻觅。城市空间越来越恶化。城市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无机的身体。[1]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城市空间美学的重要因素,也是美学理论自身现实性品格的必然要求。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城市景观规划与实践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城市发展理念需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深刻思考。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矛盾对立的吗?如何让两者达到和谐?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背景下,人类获取使用空间的手段不能单一以“建筑的”标准(如坚固、实用、美观等)权衡其优劣,必须与“资源”“生态”“未来”’等宏观发展因素紧密联系起来。城市化不仅是一种建造过程,不再仅仅追求建筑的外部形态,更应在建造过程中融入人的情感体验,[2]努力营造一个能与使用者产生情感共鸣的诗意空间。营造诗意的建筑空间是城市景观美学必须考虑的基本理论前提,在城市建设中融入诗意空间理念非常重要。
1.让自然回归城市
中国自然环境的丧失,需要重新梳理和打造。如何让城市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合,把适合树、草、水的空间留给自然?如何满足我们居住习惯和审美回归原生态的诗意空间?我们可以通过生态搭建的方式,整合乡村资源,强化城乡联系,让城市达到我们所向往的田园牧歌式平台,在新的田园生活空间中,给予人和人的链接。“新田园主义”美学观采取修旧如旧的方式,保留村庄内古井、池塘、原生树木等自然形态,提炼当地特色文化,让这片场地充满新的生命活力。在每一个节点设计中,利用代表乡村精神的材料、树种、风貌,进行重塑和提升,并采用生态策略,打造雨水收集净化系统,种植多层次生态水生植物。自然环境空间不是全封闭空间,而是开放和半开放的空间。除了涵盖生产功能、生活功能以及娱乐功能外,我们还注重为精神需求打造的设计。人的需求从物质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时候,需要传统的人居环境和共享空间的使用。城市造成的隔阂,希望在我们的田园里能够消除。诗意空间不仅仅满足于用景观创造绿色生态的人居环境,也想通过自然深入更多人生活之中,传递自然的真实力量。
1.1 再造自然
人类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在不断觉醒,“让自然回归城市”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建设目标。中国很早就尝试将自然请回城市,如老庄“无为”思想追求“自然本真化”,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环境有害,不要人为地加以干预自然,主张顺应自然。中国的几千年漫长“男耕女织”农耕传统是对山水田园等自然环境深刻的依恋。山水园林及其采用的“借景”等艺术手法,都是在有限和局促的城市中,营造自然本真的感觉,是人们对自然美的深情呼唤。在城市中再造自然,让城区布满田野自然之趣,使人们在繁华喧闹的城市生活中享受咫尺山林的鸟语花香,使人们远离都市的喧嚣烦躁,在狭小拥挤的空间中享受一份田园和乡村闲适的诗意情趣和恬静的诗意栖居。
“自然”是被建筑化了的自然元素,自然元素由大自然中的风、水、光等原始物质形成。将自然光线、雨水、风引入建筑,并与自然的结合的建筑形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用纯粹简洁的外部形态,组合成个性鲜明的空间,形成流动、平凡、变化而又简练的空间,让建筑的内涵得到升华并起到点睛之笔。
再造自然也是当今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现实需求。自然与人享有同等的价值主体地位,城市中造的自然景观同样有着自己的主体性和内在灵魂。城市景观形式外观的美和原生态自然环境不可分割,先在的原生态自然景观构成了城市个性的自然属性。[3]“让自然回归城市”不是建个大草坪或在道路两旁植树和公共绿化面积的简单扩大,也不能简单等同于高楼群和大广场,而是有着更为复杂的内容。城市形态应各具特色,再造自然应尊重城市南北地形和地貌的差异。建筑是地域文化的凝聚,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域特征,设计师应将地域文化与地形地貌相结合进行设计。[4]城市开发要依托原有河流、山脉、湖泊,湿地,充分利用自然独特的“山在城中,城在水中”的山水环境特色。还可兼顾城市中树木花草的生态地域性,既保持生态平衡,又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利。
城市不仅是一个高密度的人口居住地,还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动植物也应成为城市中没有户口的“居民”。英国著名城市学家霍华德 (Ebenezer Howard)提出花园城市理论,主张建设由若干花园城市组合而成的城市群。倡导建立自给自足的花园城市,彻底远离污染和拥挤的城市,城市间是自然风光或绿化带。[5]城市公园作为一个开放的绿地空间是“城市之肺”,可以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完善绿地系统。在城市公园和住宅小区等相对开阔的地区,还可借鉴我国古典园林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更高审美境界。古典园林中的亭、台、楼、阁、馆、轩等与其他景观区域穿插相连,突出重点景观区域,增强景观的丰富性和层次性,与自然元素配合成景观空间,景物多藏于园林的封闭空间之内,常常局限在城市规划的四线之中。如何不断寻求狭小空间的突破,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无限丰富的景观?园林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形成曲径通幽的屏障型景观,还可以采用借景的手法引入城市景观,增强城市景观的变化趣味性。同时,保存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用水岸、鹅卵石滩、直壁瓦片墙、竹院等传统民族元素表现着传统的园林般意蕴,并处处透露出建构的诗意空间因素。
1.2 保留荒野
自然可以通过保留原生态荒野再现。自然景观的原生态不是简单的人造景观,保留原生态荒野让野生动植物在城市中生息生长。美国城市伊萨卡周边湖泊碧波荡漾,野鸭成群是国内城市难以见到的。还有土耳其安卡拉等城市均与荒野或原生态的森林相连。生态建设需要对建设区域原生态环境进行摸底、分析与研究,尊重其在原有的自然条件下稳定生存延续的生态环境群落。生态环境群落是流动的生命体系,存在复杂多变的特性,但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共生,必然存在某种共性。这就要求设计者以尊重的态度,去挖掘每个不同区域的原生态灵魂,充分利用原生态环境蕴含的生态性、自然性、丰富性,以景观设计作为纽带,最大限度还原草地、水域生态环境,建立起一个依势而造、景观宜人的生态体系,从而建成一个合理性、整体性、生态性及艺术性兼具的城市。
中国的国土非常广袤,但适宜城市化的空间并不宽敞。目前国内城市周边已经很难找到原生态的荒野,如何在寸土寸金的中国城市空间中保留荒野?我们可以通过退耕还林等手段修复城市周边自然,让这些城市周边尽量保留现有荒野与城市相连通。
2.打造株洲城市诗意生态空间
2.1 依托城市特点打造生态转型模式
株洲原是老工业城市,地处湿润多雨丘陵区,河流密布,水系发达,通过打造城市的生态转型模式,已全面进入旧城更新品质提升期。《株洲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16—2030)》提出打造“显山、露水、透绿”的山水型生态海绵城市,形成“一环一带,四楔多廊,多节点多细胞”的海绵空间结构和绿地系统。城市绿地系统是海绵城市生态本底和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株洲绿地系统充分利用各地绿地,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的技术打造生态型、安全型海绵城市,推窗见绿,出门见园,抬头看山,低头戏水……这样的宜居生活正有望逐渐变成现实。根据规划,株洲近期将建设“一江八港”、十大湖泊湿地、十大公园、六条生态景观走廊。湿地公园是原生态环境景观设计的最佳展现,以水为主体,利用湿地良好生态环境和多样化湿地景观资源,对原有生态景观的梳理保护、以修复为主,重构为辅,充分发挥原有生态系统中生物活力与自然活力,遵循植物景观设计韵律与节奏原则,延续和营造一个绿色原生态公园。可实行自然生态保护设计思路。如湿地多样性物种的原始湿地沼泽地可实行完全封闭保护,营造原始湿生沼泽地是保护湿地生态体系的一个必要措施。突出历史人文遗址和人文生态环境,可规划为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建由常绿高乔木、低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水边植物五个层次组成的多层次绿色景观保护区。通过有效的原生态景观设计,营造景观微地形,营造自然旱溪,汇集、疏导、下渗雨水的同时,丰富园林要素,增加景观趣味。同时,重新规划、补种小叶榄仁、丰花型黄花风铃木等高品质、多花乔木,并配以松红梅、薰衣草等特色灌木和开花地被,打造有层次感的生态景观新亮点,成为株洲毋庸置疑的标志性生态公园。通过生态环境和景观设计的有机结合,建成“都市林阴风情带”“滨江湿地景观带”“湘江田园风光带”等特色诗意休闲地带。规划建设凤栖湖(原名枫溪湿地公园,总面积约800亩),以及河东湘江风光带枫溪生态新城段。万丰湖通过生态修复,变荒地为宝地,如一幅热带沙滩自然风光画卷,创造了老工业基地城市向人水相宜的水生态城市转型模式。湘江风光带获“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称号。湘江的改变让绿色成为株洲的幸福底色,湘江流域迈进生态文明新时代。枫溪港旁一处新建的观景台告别生活污水与垃圾,水体两侧栽种了郁郁葱葱的树木,其间鸟鸣蝉聒、水清岸绿,市民徜徉其间。天鹅湖恢复了生态平衡,清理的淤泥经过人为降低泥的盐分“废物再利用”,堆成一个湖心岛,而后种一些耐盐植物如红树林等,逐渐形成了一个小型森林岛屿,吸引了成群的白鹭在此筑巢为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白鹭”公园。城市公园及其他城市景观的景观设计是连接人类与自然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发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人不再是世界的唯一主角,只有尊重地球的原生态环境,最大限度的保护原生态环境,科学的保护、利用,并通过景观设计进行引导和融入,使得原生态景观与城市景观共生共存,人与自然关系才能和谐、久远而又充满美好。
2.2 借助江山之力打造山体自然景观
人类建造城市过程中,“江山之助”发挥了重要作用。“江山之助”是《文心雕龙·物色》中提出的中国传统美学概念:“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略语则缺,详说则繁。然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明确肯定了江山的直接作用。随着人们对山体自然景观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城市逐步开发主城区周边的山体供人们登山健体、融入自然。
这些山体公园的建设都遵循“生态、自然、野趣、节约”的理念,充分挖掘山体自身的自然地貌,梳理植物群落,通过景观设计,营造更为丰富的生态环境。依照原有山体山势脉络,尽量选择山体破坏小、周边植被良好的山谷位置,最大限度地就地取材,运用自然材料,通过搭设栈道、修缮原有山路的方式延长步行线路。对原有的山体公园早期建设中存在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景观,或者遭受自然灾害的山体景观,进行有效的修复。利用先进的生态保护技术,既恢复了生态环境,又大大美化景观。这些山体公园的建设都遵循“生态、自然、野趣、节约”的理念,充分挖掘山体自身的自然地貌,梳理植物群落,通过景观设计,营造更为丰富的生态环境。依照原有山体山脉络,最大限度地减少用非自然材料,尽量就地取材,选择周边植被良好的山体,搭设栈道、修缮原有山路的方式建步行道,在原生自然外观形态的基础上建造城市。
《株洲市2017年城市绿荫行动建设计划》中“绿荫行动”项目共计131个,项目总投资101.35亿元,规划52个公园,如城东的新苗公园、日月湖公园,城北的雪峰岭公园,城南的凤栖湖公园。其中,山体公园建设也是绿荫行动的重点内容之一。株洲规划面积12.9平方公里的枫溪生态新城内,除了已开工建设的天池公园,将新增一座原生态山体公园,占地面积150多公顷,依托自然山体,修建游道,完善沿江两处入口景观。上述两处景观项目完成后,将推动枫溪新城(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2.9平方公里)的综合开发利用。西边临近湘江,北边为枫溪峡谷(东起枫溪大道,西至湘江入口,长约1.3公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公园游道铺装(游道长4060米,宽度1.5~4米,采用砂石、麻石铺装);沿江西入口广场铺装4500平方米(采用嵌草砖、碎石、自然石铺装);游道及入口绿化工程,绿化面积12500平方米。武广新城中心区域将新建博古山公园,该公园毗邻株洲西站,定位为市级主题公园。公园计划总投资约15亿元,总用地面积约735050平方米,分山体和水体两部分建设。其中,博古山山体景观480903平方米,星月湖水体景观254147平方米。公园将利用现有博古山地形,依托山体自然高差,将分别在山顶、山脊、山腰、山谷设置四类不同山体景观,带有浓厚的体育公园特色,致力打造体育赛事体验区。借助慢行步道、景观水池、户外拓展基地、山地自行车道等景观,创建全长6公里“铁人四项”活动体验赛道。公园建成后,将成为文化展示和城市候客厅。
3.结语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空间设计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搭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发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人不再是世界的唯一主角,只有尊重地球的原生态环境,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大限度的保护原生态环境,科学的保护、利用,并通过景观设计进行引导和融入,营造自然环境与人产生情感共鸣和独特的场所精神的城市空间,使得原生态景观与城市景观共生共存,人与自然关系才能和谐、久远而又充满美好。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层面上,结合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准确地定位城市个性,建立和发展城市空间美学,让城市真正成为人们依恋的诗意栖居的家园。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年,第95页。
[2]彭兴:《建构——诗意空间的营造》,《建筑与文化》,2014年第3期,第159-151页。
[3]代迅:《城市景观美学:理论架构与发展前景》,《西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第173-180页。
[4]陈卓:《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美与时代》,2018年第10期,第74-75页。
[5]巴尼特,科恩布卢姆:《城市规划与设计》,程锦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第19页。
[6]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