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通海彝族“吃火草烟”案例的思考

2019-01-09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民族音乐 2019年6期
关键词:通海彝族民俗

■艾 雪(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今日,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抑或是传播发展问题的讨论在大时代背景下始终备受关注,是发展还是保护、是保护中发展抑或是发展就是保护,这样的问题始终云绕。而学者们的逻辑起点都是探讨对非遗文化保护的有效实施方案,如何让非遗文化世代相传、遗泽后代。就是出于这样的“好心”,就有了政府的干预、艺术实施者们的创新发展等手段,但无论政府行为或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对非遗文化传承本身似乎都没有一个公认的、良好的方案呈现。笔者引入的“实践记忆传承模式”理论其中的核心关键词“实践记忆”,较为明晰地见于学者罗正副的《实践记忆论》。该文中对“实践记忆”的姊妹支系作出了清晰的梳理,从记忆的历时性寻找“实践记忆”的理论根源和学术传统,为“实践记忆”提出了科学依据,并肯定了“实践记忆”所能阐述的概念,既要体现其全面的特征还要体现这一概念所具有的包容性和科学性。

“实践记忆传承模式”的提出是基于社会实践,但又不止于实践,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到集体记忆和所属这一群体的文化记忆,体现出记忆的实际功能是对过去经验的当下利用。

笔者对通海彝族“吃火草烟”这一传统彝族民俗的考察研究,提出“实践记忆传承模式”理论,首先着眼于其传承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对通海彝族五山腔文化的传承保护做一些实质性的思考。

■实、践、记、忆的知识谱系缕析与界定

在中国的知识谱系中,实的繁写体为“實”,从宀从贯;贯的拆字为贝,在中国古代为货币,质言之,實乃钱财充满房屋之意,所以实者,富也,殷实丰富之意。在《说文解字》《玉篇》《韩诗》以及《左传》等古籍中,对“实”的解释大致如此。《词源》中“践”有踩踏、足迹所至、承袭、实现、实行、依循等释义,而现代汉语言中,践多为践行、履行之意,也引申为践礼,如同祚礼。

中国语素中,关于“实践”的合称虽最早见于宋朝,实践作为践行、实践活动、事实,与理想相对的概念是1912年的《东方杂志》里的报道文章,而被中国人真正认识实践之涵意是20世纪30年代。在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将“Praxis”翻译为汉语的“实践”,显然这时的实践意为实地履行。之后在汉语言的运用发展中,实践慢慢形成偏正结构,重心后移为“践”,强调履行。《辞海》中,“实践”除了有“履行”还有“社会实践”之意。

在西方知识谱系中,实践(practice)在《韦伯英语百科全书词典》和《牛津英文词典》中解释大致为“习惯性”“重复性展示(演)”之意,即习惯性地践行某事,而这种习惯性通常是约定俗成、稳固不变的行为。而另外的含义是通过学习主体不间断地学习、持续做某事而获得一种技能,获得这样高的技能是通过对某一主题或过程的实践、体验。

综上,无论中国语境中“履行、实现、实行“之意,还是西方“习惯、惯例、惯性行为”的解释,寻找其知识谱系是界定“实践记忆”这个核心关键词源起的最佳依据,这能体现实践记忆的重要价值,是本文立论的根据。

“记忆”一词在现代知识体系中属于心理学或脑部科学范畴,可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无意识记对人们有极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但也带有极大的选择性。因为它要求作用于人们感官刺激是引人入胜或是意义重大,或是要相当符合人的需要、兴趣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有意识记则是有预定目的,通过有意识记能系统地获得知识技能。无论有意识记或是无意识记,需要重复、惯性重复、需要实践性行动。

从实、践、记、忆的知识谱系中不难发现,它们之间是存在某种关联性的,这种关联性就是重复某事使之成为习惯行为,这样就保证了笔者对“实践记忆传承模式”具有了合理的学术传统。

■“实践记忆传承模式”的理论论证

传承模式的界定需要总结文化现象发展脉络,也需要进行抽象和提炼。在文化传承视域下,彝族“吃火草烟”这一民俗文化现象曾世代相传,是文化甚至是血脉的传承保障,其传承模式是一套具体的文化理念、音乐传承的综合体系,它反复出现在传承过程中,成为民众自觉遵从的思维和行为规范。

“实践记忆传承模式”指人们在生活中的日常行为和所属民族习俗,通过反复的活动实践,使人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对本民族的文化形成记忆的一种活态的传承模式。该传承模式所追求的是将文化置于原有的生活场景和文化空间中,讨论其活态传承。该模式所需要经历的理论过程应当包括仪式活动的实施行为、潜移默化中获得记忆、文化记忆的传承3个逻辑阶段。

在彝族文化活动仪式的实践行为中,对当地的文化、思想、心灵、感情体验的触动是显而易见的。这个文化活动仪式就给予人一种记忆,如彝族的火把节,其影响的深度、广度和范围可想而知,当地大多数人都会在前后过不一样的节日,这些文化活动仪式从中培育了当地人所特有的信仰和价值观,形塑或感染着当地人的文化。

综上,“实践记忆传承模式”侧重于描述民众自觉遵从的思维和行为规范,是在人们日常生活、行为和仪式活动中,通过亲身实践获得所属某一民族的文化记忆。换言之,就是人们通过文化行为获得某种精神的体验,这样的记忆参杂了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所形成的文化记忆,固然,这种记忆建立在群体的文化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之上,并在“变与不变之间代代传承、延续”。

■通海彝族“吃火草烟”民俗中的实践记忆传承模式

通海彝族歌舞大致有白话腔、三腔、四腔、海菜腔、山药腔、五山腔这些主流腔口以及三拌四、三拌五、山药拌海菜的复合型腔调,这些复合型腔调掌握在少数技艺较高的歌舞艺人手中。还有彝族人最喜爱的一种歌舞形式是跳乐,其保护和传承都依赖于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和民俗行为习惯,即一种实践记忆的成分。在此,笔者以与彝族歌舞有重大关系的“吃火草烟”民俗活动,讨论“实践记忆传承模式”在文化传承视域下通海彝族五山腔的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意义。

“吃火草烟”当地人也称为“玩小姑娘”。它是彝族民俗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是彝族青年相互交往、加深了解、建立友谊的民俗活动。其中有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成份,是男女青年正常交往、交流的行为聚会。其过程是通过大家群策群力购买必要的物品,如买猪宰羊、置办伙食这样的小青年的筹备实践,唤醒彝族群体对“吃火草烟”民俗的一种记忆以及与民俗相关的秩序、习惯、文化。

在活动进程中,彝族青年男女们脑海中浮现出他们幼时在父辈那里曾经看到的情景和听到的声音,这都是留在记忆中的历史,在特定情境下用歌声表达出来。虽然是青年男女的聚会,在场的人耳闻目睹仪式情境,潜移默化地接受着这一程序和规则,民族文化在民俗活动的现实实践中形成了实践记忆传承模式的功效。彝族男女青年参与这种民俗活动,一方面是繁衍后代的一种必要的社会交流,另一方面是对民族文化无意识地潜移默化熏陶和记忆。

“吃火草烟”所表现的是彝族的内聚力,能把民族文化的价值和民俗情景传输给个人。另一方面,“吃火草烟”民俗活动的召集和举办会形成一个特定的公共的生活场景和文化空间,能体现彝族人群的人际关系。从活动的筹备到结束,属于彝族民族的集体记忆会在这种仪式活动的实践中唤醒,使每一个彝族人自觉地随着歌声笑语的回荡牵引出族源、信仰和禁忌等民族文化思想和观念,从而使民族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重构和传播。

“玩小姑娘”主要形式是跳乐和对歌,唱词和说白有比喻、排比、夸张、象征等,内容多为谦虚恭敬、互相夸赞的词语,也有互相挖苦的、以逗乐为目的唱词,或是叙述劳动生活、男女双方各自展示才华、比赛歌喉。

“玩小姑娘”是一个谈情说爱的机缘,期间所产生的彝族歌舞文化是在集体欢腾的民俗活动展演时呈现的。它能使民族文化的记忆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活态。彝族歌舞文化被民俗活动的氛围、场域所规定,也就为彝族歌舞附加了情境中特殊符号的意义。在这样的氛围中能唤起民族追溯本源的历史记忆,使民族文化得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实践记忆传承模式是立足于现在、重温过去、启示未来的一种传承模式。

■“实践记忆传承模式”的重要性

民俗活动的开展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实践,民俗活动是民族文化的承载,视为彝族人群体记忆的起点。“吃火草烟”孕育和包容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的解释与解读,寄托着民族的期许以及生理与心理、时间与空间的存在,因此对“吃火草烟”民俗活动其丰富内涵的梳理和有意无意地反复实践的原因分析可以逐渐让我们明晰:在民俗活动的反复实践过程中,不仅恢复了民族文化记忆,也明证了实践记忆传承模式是民族文化保存、绵延的重要表述。

记忆是文化保存、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在日常生活生活交往中,在民俗活动的实践过程中,文化记忆涵盖集体记忆、社会记忆、历史记忆所具有的特点。文化记忆融入生活的现实,又承担着文化的传承。事实上在文化传承视域下,通海彝族五山腔的传承离不开实践记忆传承模式,它是彝族五山腔乃至其它腔口赖以生存的“丰沃土壤”,这片丰沃土壤里蕴涵了彝族人的群体记忆,蕴涵着民族文化记忆。换言之,实践记忆传承模式是文化传承视域下不可或缺的重要传承理念。

猜你喜欢

通海彝族民俗
彝族海菜腔
通海古城缀记
民俗中的“牛”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民俗节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漫画民俗
通海蔬菜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分析及优化对策
刍议百亩韭葱示范基地建设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