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塑形
——吕学晶访谈
2019-01-09吕学晶LvXuejing
吕学晶 Lv Xuejing
《当代美术家》(以下简称“当”):您一直注重探索、挖掘雕塑的材料语言,专注于木雕的创作。您如何理解木这一材质的物理属性和文化属性?
吕学晶(以下简称“吕”):很高兴,我们的第一个话题从雕塑的材料语言开始,这是多年以来,我创作过程中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我认为,尽管在艺术发展的的长河里,艺术的形态不断发生着变革,观念、形式乃至表现的内容都随着时间在不断变化,但对艺术语言的探索与挖掘一直是艺术家们所共同关注的,因为艺术语言才能真正体现一个艺术家的艺术特质和秉性,或者说人格魅力。艺术创作一贯有“求新求异”的特点,艺术家只要真正尊重自己真实的感受,挖掘自我的艺术表现语言,其作品将注定与众不同。分析自我,远比推演艺术理论更重要。而雕塑的材料语言与艺术家的艺术表现语言本质上是相通的,艺术家眼中的材料是有情感的,是活的、有生命的。雕塑家和雕塑材料是可以对话并融为一体的。
木在雕塑创作中的物理属性和文化属性,是我在读研究生时的研究方向。我将其分为木的自然特性、应用特性和认知特性,其概念与物理属性和文化属性是基本一致的。我们所接触到的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状态的木;另一类是被“人化”了的木。前者体现了它物理属性的自然形态,或者说区别于其他材料的形态特征,比如硬度、纤维构成、颜色等,也包括生长过程中所体现的生命表征。从这个角度来看,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我更将木视为一种生命体。有些艺术家在用木头做雕塑时,最担心的是木头会“裂”,而这是我最期待的,我将其视为木的生命存在形式之一。这种“裂”有不可预知性,既是偶然的又是必然的,它更能体现一件木雕作品是由雕塑家和雕塑材料共同完成的,两者是互动的,而不是一方支配另一方的。关于木的文化属性,它更体现在被“人化”了的木上。不管是人类开始“钻木取火”,还是木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建筑、农耕以及家具等方便的应用,都在历史长河里沉淀下了它特有的文化属性。木不但承载了先人的智慧,更一直流露着温和且有韧性的秉性,这恰恰与我们中华文明有着天然的一致性。
当:木的特殊质感和加工手法给木雕作品带来了特殊的肌理。您近两年的作品出现了明显的刀刻痕迹,并以黑色强调轮廓的雕塑语言,如《头像No.1》《午后》《壮族的壮娃》等,十分有个人风格。请谈谈这一风格形成的过程。
吕:对于木的特殊质感和加工手法带给木雕作品的特殊肌理,其实是我一直比较看重的。但这并不是刻意的,而是在塑造表现过程中自然留下的痕迹。在创作过程中,我尽量专注于自己的情绪,只有这样,雕塑的肌理才不表面,反而能记载自己一分一秒的情绪变化,这样的过程更加有趣。如果说我近两年的作品刀刻的痕迹越来越明显,我想可能是创作状态越来越放松的体现吧。“以黑色强调轮廓”这一表现语言,虽然在我第一件木雕创作《2004.3.24至2004.5.25》就开始运用,但在近两年运用得很充分。作品中的“黑色”,其实是对“墨”这一材料的运用。墨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我迷恋它的深邃。在木雕打制的过程中,我用它来划线和形象初设,起初作品中的墨色是在木雕打制过程中自然留下的痕迹,我将其保留,在作品完成阶段又逐渐加以强化,让它成为作品表现的一部分——既可以强化艺术的视觉效果,又能增强层次感。另外,我觉得墨色与木材料有一种天然的协调感,它便逐渐成为体现我作品灵魂的关键。
当:《亮丽的风景线》是一组群像,集合了各个时间段的不同清洁工形象。这件作品的创作是否筹备了很长时间?为何使用这种跨越时空的组合方式?
吕:《亮丽的风景线》不仅是为今年全国美展准备的一件作品,也是我在过去的两年,作为广东省宣传部组织的“广东美术青年人才培养基地”学员所完成的作业。整件作品从构思到完成大概有一年多的时间。本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艺术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的创作理念,我深入环卫工人的工作生活,搜集大量素材,体验了他们工作的辛苦。正如我在作品简介里所说,环卫工人为我们的城市环境默默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的衣着可能不整洁,但他们走过的地方一定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的内心也有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是一群可爱、可敬的人。整个创作过程,我都心怀感动,不管是构图还是每个细节的处理,都是情绪先行。作为群像,我打破了很多艺术家常用的特定场景的照片式构图,而是表现了不同时间、地点的环卫工人形象,是跨时空的组合,能更全面地展现环卫工人这一群体的形象,既体现它的象征意义,也试图营造一种纪念碑式的艺术氛围。《亮丽的风景线》是带有表现性的现实主义作品,塑造手法粗狂写意,也是力图将雕塑材料、艺术语言和表现主题高度契合的作品。作品自展出以来,先后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的金奖和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获奖提名。对我而言,这样的成绩无疑是一种肯定和鼓励,我很感谢“广东美术青年人才培养基地”两年来的培养,也感谢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提供的创作环境以及所有关爱我的师长。
当:请您谈谈对主题性创作的理解。
吕:主题性创作有主题明确、创作题材典型性的特征,要求能体现时代精神、吻合时代主旋律。它除了保证很高的艺术品质,又强调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性,在一定范畴内,它区别于纯粹表现自我的个人创作。其实,纵观美术史,不管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主题性创作一直存在,它是艺术创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全国美术作品展已举办了十三届。当下艺术的发展更加多元化,各种因素的介入削弱了全国美展的权威性。您认为在今天这样的大环境下,全国美展的意义是什么?
吕: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发展的多元化源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我国提倡的文艺创作精神,从未否定“百花齐放”的方针!从我个人的理解和感受来说,全国美展作为以反映时代精神的主题性创作为主的展览,最大的受益者是人民群众。今年全国美展的各个展区陆续开幕,不但受到了媒体的关注,而且各展区都迎来了众多观众,其中最多的就是平民百姓。他们走进展厅,至少看到了能“看得懂”的艺术作品。在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感染的同时,能够从艺术家的视角看到中国发展的繁荣景象,增强了民族的文化自信,也看到了社会上理应该被讴歌的、为我们社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人,这也是全国美展主题性创作的社会功能性意义。艺术创作中的“大我”和“小我”是相辅相成的,相信绝大多数参展艺术家在表现作品主题的同时,并没有抛弃对艺术语言的探索和苦苦追求。我认为,我们应该站在更高的视角看当下的艺术发展,不应该简单地站在“此岸”看“彼岸”。
最后,再次感谢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评审专家给予我作品的肯定,我将继续努力创作。同时,呼吁我们广大艺术工作者,能够积极创作更多可以服务于社会的精品力作,也希望我们的全国美展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