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育课程如何呈现新时代美育思想
——以《中国美术史》为例
2019-01-09王璟
王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高等院校积极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之方针,将美育工作提高到战略层面,针对我国美育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新要求。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肯定了“加强美育工作”的必要性,并针对今后美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2]等殷切期望。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3]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路径及目标任务,对新时代美育工作者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与此同时,新时代教育工作者针对如何立德树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也进行了深入探讨。如北京大学教授叶朗认为:“大学者、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大艺术家,不能只局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有高远的精神追求,要有高尚的人格修养,要有广阔平和的胸襟,要有丰富的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的学养,要有深厚的人生感和历史感。”[4]作为高等院校美育类授课教师,应该更加积极地认真学习并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观,将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深入研讨我国美育事业繁荣发展的重大问题,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完成中央部署的相关美育工作。
1.明确美育课程设置的重要性,积极实现“以美育人”的新时代美育思想
美育,作为教师向学生传授审美经验并培养学生自觉形成正确审美观念的重要教育形式,多以潜移默化的直观性情感沟通及合理科学的领悟理解等多样化渠道,帮助学生实现各方面能力全面、协调、和谐的发展,并最终促进人格的完善。新时代美育工作者更是承担着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中华民族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历史使命。作为新时代美育思想的高层次传播平台,全国高等院校应在新时代背景及要求下,认真学习并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美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结合本院校专业性、地域性等特色与优势,通过开设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慕课等多种授课方式,努力构建符合本院校发展实际与地方特色的中华传统美育体系,践行时代使命,弘扬美育精神。
在新时代,面对不足,如何迎难而上、积极主动地改革陈旧型教学思路、守旧式教学方法,而代之以开阔、互通的多元教学形式,将新时代美育思想灵动地、潜移默化地传递给祖国青年一代;如何发挥美育工作者的专业特长,让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动起来”、经久流传,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高等院校应按照自身学科发展特色与规律,顺应专业建设的时代要求,对接国家建设与发展需求,构建日趋完善的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同时以美育类课程为契入点,积极落实美育精神与内涵。其次,各高等院校也应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尤其在教学计划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要充分考虑系统开展美育工作、构建中华美育精神在艺术类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再次,各院校应适时地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美育教育过程中,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精神融入其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课程体系中。有条件的可酌情构建“德育与传统文化课程群”,以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厚的价值理念。
本文仅结合高等院校代表性美育课程《中国美术史》,就新时代美育工作者如何以“立德树人”之教学思路、“以美育人”之教学方法,于我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美术类作品讲解中,提高祖国青年一代的人文素养、美育情怀谈几点拙见。
2.“立德树人”之教学思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文明建设与发展,“立德树人”之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太上有立德”(《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等观点的提出表明我国自古便重视立德育人的人才培养目标。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立德树人的教育内涵便具有更高层次的当代价值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教师节前夕向全国1400万教师致慰问信时,对每一位人民教师提出亲切的期望:
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5]
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道德高尚且具有独立人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优秀人才指明了方向。作为新时代高等院校教师,更应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钻研、严谨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方法,勇于担当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以《中国美术史》为例,众多高等院校多将其作为美育类课程,以必修课、选修课、慕课等形式面向全校低年级学生开设。教师多以由古至今的时间性顺承为主轴、以朝代为单元结点,通过对各个时期的美术作品、艺术家、艺术流派、艺术思潮的介绍、讲解,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中国美术发展的基本知识和演进规律,科学赏析中华文明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向世人呈现的众多各色艺术精品,指导学生掌握各时代的文化特征和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日后系统的学习与研究艺术学知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该课程在系统讲述知识点的同时,可结合某一主题,适当跨越朝代、打破时间纵轴,以主题性横轴将同一类艺术作品进行类比式教学。这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横向比较思维能力,更主要的可结合教师所讲述的同类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旨的艺术作品,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民主、和谐、自由、公正、爱国、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在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体现,并最终实现美育“立德树人”之教育目的。
1 鼻胃管与胃造口 鼻胃管为最常用的给药途径,其对上消化道功能正常而不能主动经口进食或是进食不足的患者效果显著,如口咽部疾病、食管穿孔、神经性吞咽障碍、昏迷患者等[12]。
例如,同为借古喻今、彰显爱国主义情怀的优秀美术作品,北宋著名画家李唐的《采薇图》与20世纪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虽绘画背景不同、表现手法也具差异,但其创作主旨均展现了画家浓厚且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采薇图》为我国宋朝著名画家李唐所作。李唐苍劲雄壮、古朴浑厚的独特画风开南宋绘画一派先河,并凭借其《万壑松风图》《奇峰万木图》《烟寺松风图》等山水画作、《村医图》等风俗人物画作以及《采薇图》《晋文公复国图》等历史人物画作享誉南宋,与马远、夏圭、刘松年并称“南宋四大家”。其中,《采薇图》讲述了商朝末期孤竹国国君之子叔齐、伯夷兄弟二人反对“以暴易暴”的征战与侵略行径、向往和平渴望自由的爱国情愫,并隐居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市境内)“不食周粟”的历史故事。整幅画中“伯夷、叔齐席地而坐,抱膝而谈,虽鬓发蓬乱,面有饥色,但目光炯炯,精神坚毅”。[6]画家李唐通过对主人公瘦削之体态、凝重之面色、刚毅之神情、释然之气度等形象描写并烘托象征忠贞志士气节的苍劲松柏、挺拔梧桐、壮丽山河等自然景致,一方面赞颂了叔齐、伯夷二人虽饱受饥寒仍忠于祖国、抱节守志的高尚情操;更主要的,则以回望历史的方式表达了画家在国破家亡、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仍心系祖国、忠于国家的气节与立场,巧妙抒发了对甘为他国效力的北宋臣子卖国求荣之行径的鄙夷、蔑视之情。
教师在《中国美术史》课程“宋代美术”之“南宋四大家”之李唐的《采薇图》讲授过程中,可以结合作品以古喻今的创作思路以及心系祖国、忠于国家的艺术主旨,跨越时空,引入同类型优秀艺术作品《田横五百士》的创作背景、创作思路、思想主旨的深入评述。
现藏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的大型历史题材布面油画作品《田横五百士》,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于1930年完成的著名艺术作品。该油画作品长349厘米,宽197厘米,选取了司马迁《史记·田丹列传》中秦代末期齐国旧王族、农民起义领袖田横在刘邦称帝后无奈前往汉都城洛阳招安之时,其麾下五百名将士及妻儿为田横送行的悲壮、诀别场景。徐悲鸿在全景“舞台式”的构图中,画面右侧着红袍的主人公田横正拱手向送别的众将士们告别,挺胸昂首、气宇轩昂,加之凝重、坚毅的神情,表现了田横不畏强暴、誓死不屈的人格力量。整幅画作,徐悲鸿以写实的油画式语言,利用透视学、解剖学、色彩明暗交接等艺术手法,展现了画作庄严、广博、宏大的叙事主题。与《采薇图》的创作技巧相似,徐悲鸿历时三年精心完成的力作《田横五百士》,于艺术领域希冀借助此幅力作之“为求真之运动”的开端地位,实践其“写实主义”的创作观念。其时代背景正值国民党反动统治背叛和平统一、中华民族面临内忧外患之际,画家借助歌颂田横及众将士忠贞不屈的高尚气节,呼吁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们在家国危难、民族内忧外患之际响应时代号召维护和平统一、坚决抵抗外国侵略,继承并弘扬我国“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之民族气节与伟大人格力量。
同样地,教师在讲述“近现代美术”章节时,可衔接新中国成立后以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傅抱石与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董希文的《春到西藏》、李可染的《万山红遍》系列作品,通过解读画作中的经典艺术形象,如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中央庄严地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时庄重肃穆且喜庆热烈的盛况,旭日东升、祖国江河壮丽的生机勃勃之景象,藏族人民辛勤耕耘的喜悦心情,中华民族山河之气质雄壮豪迈,以对比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的幸福生活,进一步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国家荣誉感与民族自豪感,以实践教学的方式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对文学艺术作品美育功能的殷切嘱托:“我们的文学艺术,既要反映人民生产生活的伟大实践,也要反映人民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从而让人民从身边的人和事中体会到人间真情和真谛,感受到世间大爱和大道。”[7]
3.“以美育人”之教学方法:努力为国家培养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祖国青年一代
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中国美术史》为代表的美育课程时,同样应将美术教育和美育思想贯彻并落实于教学环节中。通过讲授、赏析中国优秀美术作品、艺术现象、艺术思潮等,一方面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启发学生在鉴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我国精湛艺术技法的基础上,对我国几千年技艺承传及壮美河山产生眷恋、神往之祖国荣誉感。
以中国传统山水画创作技法及经典作品鉴赏为例,我国宋代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以及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虽创作背景不同、所绘景致不同、艺术表现手法迥异,却通过画家各自精湛的绘画技法及丰富的山水表现方式,向历代欣赏者展现了我国几千年的美丽山河。
面对北宋末期王朝衰微、国土沦丧、民生疾苦之现状,青年画家王希孟怀揣富国强兵、收复宋朝山河的爱国主义理想,在北宋末期动荡无力的时局中无奈将“人与社会”之关系转化为“人与自然”之思考,凭借严谨的生活态度,景随步移,运用青绿色为主、蓝绿色渐变的我国传统“青绿山水”绘画技法,将宋朝绵延之丘陵、苍莽之崇山、旷远之江河、秀丽之亭台巧妙地互相关联成一体,将中国青绿山水画之色彩表现力发挥到极致,虽时隔近千年却依然生动鲜活地向欣赏者展现了我国宋朝时期的江山美景以及人类所追求的理想人居环境。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以纸本水墨设色山水之方式描绘了位于山东济南的华不注山和鹊山一带恬静清旷的田园式秋景。与移步换景的散点透视法不同,《鹊华秋色图》采用了由近景渐趋伸展至远方的平远拉伸式构图方式。画作“主角”即两座山峦分处画面左右两端,呈半圆形(鹊山)与尖三角形(华不注山)遥遥相对。在鹊山淡花青设色、披麻皴渲染及蕴藉典雅之半圆形山峦造型对比之下,更凸显了右端略近处华不注山崎岖险峻之态,再布置穿插若隐若现之房舍、高低多变之林木、乡间劳作之村民,使整幅画作笔法多变、疏朗有致,“既显示出秋的清旷高洁,亦呈现出人情的和乐安详”[8],呈现出秋天的济南牧歌般的民居气氛。随后,略晚问世的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之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及周围景致为背景,以淡雅的笔墨、疏朗的布局描绘了浙江桐庐县境内富春江畔及富阳之美景。明代画家邹之麟在题跋中写道:“知者论子久画,书中之右军(王羲之)也,圣矣。至若《富春山居图》,笔端变化鼓舞,又右军之《兰亭》也,圣而神矣”,由此,该画被誉为“画中之兰亭”。画作全长约6.5米,采用移步换景的展卷式观览式创作手法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美景,峰峦冈阜、陂陀沙渚、林木高峰间点缀村舍、茅亭,疏密有致,令人心旷神怡,展现了江南地区独特的生活气息。
类似教学实例不胜枚举。我国历史悠久,文化艺术承传生生不息,这既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几千年积淀的宝贵艺术财富,又为教师教授以《中国美术史》为代表的美育类课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鲜活素材。基于此,更应当要求授课教师在教学研讨及授课过程中不断完善“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用优秀作品引领人们追求崇高、向往美好”[9]的教学思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的主线,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授课方式,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由衷兴趣,建立他们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大好河山的钦佩之情及学习意识,启迪思想、温润心灵,进一步为塑造新时代青年一代健全之人格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注释:
[1]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年,第19页。
[2]《习近平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新华网,2018年8月30日。
[3]《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军网,2018年9月10日。
[4]叶朗:《以美育人:以美育培养时代新人》,《人民日报》2018年09月18日,第23版。
[5]习近平:《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新华网,2013年9月9日,转引自顾明远总主编:《21世纪初中国教育》(中国教育大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387页。
[6]王朝闻:《中国美术史·宋代卷(上)》,济南:齐鲁书社,济南:明天出版社,2000年,第117页。
[7]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新华网,2016年11月30日。
[8]袁志正:《中国画名作鉴赏》,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年,第183页。
[9]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