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当代书法审美鉴赏的理性回归

2019-01-09傅德锋

中国篆刻 2019年3期
关键词:书法作品书法传统

文︱傅德锋

平心而论,中国书法是存在审美标准的,而且这种审美标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长期的书法实践和理论梳理逐步形成的。尽管中国书法的审美标准不是绝对的、唯一的,但它却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之上存在有它的基本标准。

反过来讲,如果说中国书法没有基本的审美标准,那么是否就可以说,一切使用毛笔书写汉字的书迹留存都可以算得上是书法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真正懂书法的人都普遍认为,只有那些既具备传统功底又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书法作品。从三代吉金钟鼎竹帛文字到秦汉魏晋,再到唐宋元明清民国乃至当代,大量被人们所认可的书法作品都具有这一特征。

非但如此,即便是那些历史上公认的书法作品,也同样被人们分为若干不同的档次和品级。清包世臣作《国朝书品》,将书法分为五品,分别是神品、妙品、能品、逸品、佳品。妙品以降,各分上下,共为九等,分别是:神品、妙品上、妙品下、能品上、能品下、逸品上、逸品下、佳品上、佳品下。这就充分说明,不同的书法作品,可以根据不同的审美鉴赏标准来加以划分等级。从师承、笔法、结体、行气、章法、气韵、格调、意境等不同角度,可以针对一件书法作品进行鉴赏辨别。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些因素,那就是书家本身的身份地位、学识修养和在其他领域的建树等。

中国自古就有“字因人贵”“字以人传”的说法。一部中国书法史,从某种角度来讲,就是一部官员书法史。一个没有身份地位的人,则很难在书法史上留名。历史上很多经生胥吏所书写的书法作品,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准,但他们却很少能将自己的真实名姓流传下来。由此可见在中国书法史上,一定有很多优秀人才和作品因为种种原因被历史的尘埃所湮没。

这就无怪乎僧人书法家怀素为了见知于世人,只得不远千里,“担笈杖锡,西游上国,谒见当代名公”。怀素从遥远的南方(长沙)一路走到当时的都城长安,投奔其表兄钱起,然后在钱起的引荐下,拜见颜真卿等当朝大员,并当众作“书法现场表演”。一方面是希望藉此能够得到高人指点,另一方面是希望得到当朝高官和名人的认可和推重。

就这一点而言,今天与古代并无太大区别。当代的书家要想在社会上出人头地,同样必须经历一个不断进行人际公关的过程。一个普通书法爱好者,不但要在书斋之内静心苦修,还要登门拜访各级名人,参加各类书法培训班、研修班,并从参加县市基层书法展览开始,直到参加全省全国展览,其目的无非也是希望藉此能过获得相应范围内书法家的认可和推重。而且其参加的比赛和培训级别越高,接触社会的面越广,所能学到的东西就越多,其社会影响也就越大。

就当代书法的创作水准而言,似乎是以“文革”作为分水岭的。“文革”以前,建国十七年,由于国家此前经历了兵火战乱,满目疮痍,百废待兴,需要休养生息,恢复国力。所谓盛世修文,像书法这样的艺术门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还不可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只能依附于美术而存在。而从民国过渡到新中国之后的一些书法家,也由于连年的政治运动,不可能将更多的精力花费在书法研究方面,同时也很难具备相应的物质条件。

“文革”结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文化领域获得了空前解放,经济文化水平逐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书法开始逐渐复苏。

然而,当时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书法整体水平还处在一个非常初级的层面上。那时出现的一些书法展览,其作品大多是一些对汉隶、唐楷和前人作品的简单化临摹,不要说是个人艺术风格的形成,仅就技术层面而言,很多基本问题也都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随着上海《书法》杂志的创刊和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成立,中国书法在新时期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中国书法》《中国书画报》《书法报》《美术报》《书法研究》《青少年书法报》《书法导报》等专业报刊相继创刊,再加上很多经典碑帖的大量出版,客观条件和艺术氛围越来越好,中国书法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末期,在长达近20年的生活时段里,中国书法经历了一个自由长足发展的特殊时期。在西方文艺思潮的冲击之下,文艺思想空前活跃。反映到书法上,则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性探索。“现代书法”和“流行书风”风靡一时,成为一个时代书法界的焦点话题。但客观地讲,这个时期的书法审美鉴赏标准是相对比较混乱的。因为今天我们再回头看当年那些“现代书法”和“流行书风”,包括当时由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书法展的获奖作品,很多都已经没法看了,显得非常肤浅稚嫩。在当初那个时候,可能很多作者都接受不了这样的评价,但时隔近20年之后,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

经历了“文革”的思想禁锢,迎来了“改革开放”。人们压抑已久的沉闷思想需要通过某种方式得到宣泄和释放。于是,片面强调“个性解放”和“艺术创新”成为了当时人们的狂热追求。事实上今天我们冷静下来做一番分析思考,就会发现,其实当时的书法家们缺乏了一个锤炼功底、积淀修养的必要过程。当时的展览作品固然在形式上、视觉印象上有一定的突破,但在技术含量和内在意蕴上非常匮乏。作品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张扬、浮躁,揭示的还是作者们内心的焦虑和彷徨。片面追求形式设计和视觉冲击,流露出的还是对传统经典的浅层次理解。但这并不是说,那个时期的探索毫无意义,而是说这种探索还远不能以成功来加以诠释。

艺术审美鉴赏能力的获取,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升的过程。作为书法艺术的基本审美标准是自古以来就早已存在的,只不过人们需要一个了解和认识的过程。中国书法到底应该走向何方,应该如何推陈出新,应该在多大范围内、什么程度上求新求变,这都需要人们不断思考并付诸实践。但无论如何,都必须经历一个足够长的基础锤炼和修养积淀过程。只有在精湛的技术和丰赡的学养之上,才可能有真正有价值的艺术探索。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然而就在这样的困惑时期,因着市场经济观念的不断冲击和影响之下,“官本位思想”在书法界一度呈泛滥之势。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批的只有普通票友水平的“官员书家”似乎一下子找到了借助书法沽名敛财的捷径,纷纷通过综合运作手段,跻身书协,担任了书法协会的各种要职。一时之间,这些人的“信笔涂鸦”之作在“主席、副主席、理事”的耀眼光环映照下,水涨船高,大行其道。人们纷纷趋之若鹜,争先购买,甚至以“奇货自居”,以期“待价而沽”。其实除了一部分人是出于讨好官员,迎合“权力寻租”之外,大部分人都是在盲目“收藏头衔”而已。

书法界丑拙低俗书风盛行,不能不说与只具备普通票友水平的“官员书家”纷纷担任书协要职关系甚大。一时之间,书法界演变成了一些官员延伸腐败的灰色地带。

近年以来,中央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伴随着一批腐败官员的相继落马,一些书法官员被书法协会陆续清退,这些人的作品价格一落千丈。一些收藏人士在吸取了沉痛教训之后,才开始重新审视书法的真正价值。

就近十年以来的全国书展而言,其审美导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一方面是开始抵制那些过度的表面化的“形式设计”,另一方面刚在大力提倡向传统回归。除此之外,还倡议书家多读书,加大提升自身综合修养的力度。这些无疑都是好的方面。

事实上,好的书法作品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先决条件:一是扎实的传统功底;二是鲜明的艺术风格;三是作者本身具备的独特的人格魅力。这三者实际上是与古代书家一脉相承的。

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固然非常重要,但如果要以书法的名义在社会上立足的话,那么你就必须具备最基本的书法功底和综合艺术修养,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口碑。好的书法作品,不仅要有鲜明的艺术个性,更要具备世所公认的艺术共性。传统功夫就是艺术共性,经典碑帖就是最好的参照。失去了这个基础,任何个性都谈不上艺术个性。

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书法家们越来越趋于理性,他们越来越注重传统功夫的深入锤炼,越来越注重提升自身的综合修养。社会收藏人士也逐渐不再以书家的社会头衔作为衡量一件作品艺术价值高低的主要标准,开始就作品本身来加以考量。这无疑是一大进步。

有人说,“回归传统”相比于当初的“流行书风”是矫枉过正,认为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但我认为,回归传统本身并没有什么错。关键在于如何真正实现对传统的回归。因为传统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流动发展的存在,它不是僵化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的积淀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只要我们深刻认识到了传统的主旨所在,则这种回归就会使我们越来越走向理性,走向成熟。

猜你喜欢

书法作品书法传统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书法作品选登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战“疫”书法作品选登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书法欣赏
我行我秀